三顾茅庐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真相是什么?

  三顾草庐指的是 汉末刘备三次诚访诸葛亮出山辅佐的故事。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在《三国演义》之中,有一个经典的故事情节——“三顾茅庐”。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刘备可谓是个求贤若渴之人,此人愿意礼贤下士,即使吃了很多次的闭门羹,都可以继续寻求获得良才的机会。正是被他的这份毅力所感动,诸葛亮才决定出山辅佐刘备,并最终帮助他建立起了蜀国。

image.png

  然而,《三国演义》毕竟只是个小说,为了衬托人物形象,他会杜撰一部分的故事情节,而人们不知道的是,我们所津津乐道的“三顾茅庐”之事也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在真正的历史上,刘备不曾“三顾茅庐”,而诸葛亮在毛遂自荐之时,甚至还吃了闭门羹。

  比《三国演义》,甚至是《三国志》还要早的一本书《魏略》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曹操统一中国北方以后,荆州成为众矢之的,直接面临曹操、孙权两方面的军事威胁,荆州牧刘表则缺乏应对之策。被曹操赶出中原地区的刘备此时驻扎在樊城,引起了诸葛亮的关注。”

  此时的诸葛亮已经在山野之中隐姓埋名数十年,在这十年之间,他一边创作“八卦图”,一边观察世间局势变化,等待机会。世间匆匆而过,转眼间,诸葛亮已经快三十岁了,他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如今的乱世正是大展身手的时候。于是乎,在老师和朋友们的建议下,诸葛亮看中了刘备,并亲自前往樊城会见刘备。

  诸葛亮见到刘备之时,他正好在会客,当他看到诸葛亮之时,脑中的第一反应是,此人太过于年轻,并不可靠。于是乎,对于这个素不相识之人,刘备并不在意。等到宴会结束之后,全场只剩下了诸葛亮一人之时,刘备也并未觉得有哪里不对,只顾着自己用髦牛尾编织饰物,而将诸葛亮晾在了一边。

image.png

  诸葛亮见此,内心自然是绝望的,但是他并不想就此放弃,于是便走到刘备的跟前,说道:“我以为将军必定胸怀大志,想不到原来却只知道编织而已。”刘备一听,觉得不大高兴了,于是便将目光放在了诸葛亮的身上,并和他进行了一番交谈。

  交往过后,刘备才知道,诸葛亮是一个不简单的年轻人,这么难得的人才,自然是不会轻易放过的。于是乎,在这一刻,诸葛亮才真正成为了刘备手下的一个谋士。

  对于诸葛亮毛遂自荐之事,在《九州春秋》之中也有记载,并与这个故事大致类似。由于这两本书都早于《三国志》,因此人们猜想,或许是陈寿为了渲染诸葛亮的形象,才编造了“三顾茅庐”之事,而“毛遂自荐”才是最真实的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