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宋强明”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宋朝300未能打下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一年收了回来!
“弱宋强明”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宋朝300未能打下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一年收了回来!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在历史上那些大一统王朝中,宋朝的版图应该是最小的了。虽然宋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历史上的巅峰时期,但是在军事方面却一直很弱。有宋一朝,300多年的时间一直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使得宋朝一直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不得不定下“檀渊之盟”。
宋朝的软弱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历史爱好者都把宋朝称为“弱宋”。宋朝和之后的明朝相比,在很多地方上都远远不如。宋朝300年没收回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只花了1年的时间就收复了。而且宋朝的皇帝在骨气上面,也远远不如明朝皇帝。北宋末年,才子皇帝赵佶在成为金国俘虏的情况下,还接连生了好几个孩子。而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为了避免成为俘虏,最后自尽殉国。两相比较之下,也难怪会有“弱宋强明”的称呼了。
那么,为何朱元璋1年时间就能做到的事,宋朝花了300年时间都没能做到呢?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一点也不复杂。
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中原王朝的屏障。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光义也曾经想要收复这块地方,甚至也曾经亲征辽国,但是先后两次进攻都是以失败告终。无法收复燕云十六州,成为宋朝一个最大的问题,使得宋朝完全失去了北方的屏障。如此一来,每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宋朝皇帝首先想到的就是逃跑。后来在寇准力谏之下,宋真宗才不得不和辽国定下“檀渊之盟”。
“檀渊之盟”的订立对于宋朝来说,有好处也有坏处。损失的一些钱财对于宋朝来说并不算什么,宋朝也因此获得了一段时间的和平。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尝到议和甜头的宋朝皇帝,逐渐丧失了继续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努力。无论是最早的辽国,还是后来的金国,又或者是最后的蒙古,每当宋朝面临北方的威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能不能坐下先谈一谈?谈着谈着,人家就已经打到家门口了。
在历史上那些大一统王朝中,没有一个像宋朝这般艰难的境地,可以说是整个宋朝周围都是它的敌人。南有交趾,东有倭患,西有吐蕃、西夏,北方更是接连出现辽、金、蒙三个强大敌人。有意思的是,就算面对四方敌人,宋朝实行的偏偏还是“重文轻武”的政策。很多人难以理解这一点,认为宋朝皇帝这种做法太愚蠢。实际上,从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那一天,就注定了武将在宋朝不可能得到重视。
宋朝皇帝缺乏进取心,遇到敌人进攻就想着议和,而且整个宋朝都“重文轻武”,虽然出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墨客,但是却一直被人吊打,南宋末代皇帝哥俩东躲西藏,最后还是没有避免宋朝灭亡的命运。如此软弱的朝代,也难怪被人称为“弱宋”了。
整个宋朝真正有能力的皇帝,从始至终只有赵匡胤一个。可是赵匡胤死的早,还没有完成统一大业就死了。继位的赵光义能力不行,两次进攻辽国都以失败告终,连收复丁朝这么个弹丸之地都没成功。反观明朝,朱元璋虽然出身卑微,但是无论是军事能力还是治理天下的能力都非常厉害。朱棣更是雄才大略,收复安南只花了数月的时间。两相比较,高下立判。
朱元璋从小就饱受元朝的欺压,所以在朱元璋有能力之后,把元朝赶回漠北,恢复汉家江山是他的一个信念。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再加上徐达、常遇春等名将的帮助,才轻轻松松收复燕云十六州。可是宋朝皇帝就缺少这种信念,遇到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逃跑,几乎每个宋朝皇帝都曾经逃跑或者产生过逃跑的念头。好不容易出了岳飞这等名将,最后还被冤杀而死,实在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