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赵高,那么秦朝会二世而亡吗?

  秦始皇是第一个大一统的皇帝,他修长城,统一文字度量衡,野心勃勃。然而却埋下了很多隐患,加之赵高在朝堂上作祟,秦始皇一死秦国这座大厦就崩塌了,那么秦国灭亡的原因是否是赵高呢?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往下看。

  赵高,嬴姓,赵氏。从姓氏上看不出他到底是秦国人还是赵国人,秦国宗室也是嬴姓赵氏,也许他是嬴政的远房堂弟,姑且还是把他当做赵国人吧。赵高的母亲曾犯罪获刑,被关往秦朝的收容所服劳役,并在此生下了赵高兄弟二人。其出身之卑微在当时可谓仅次于奴隶。赵高的被阉割经历、学习经历已经完全不可考,但这个人水平很好,精通律例和书法。很早就就获得秦始皇的赏识,出任秦国内外庭沟通的核心岗位。

  统一六国后赵高被唯一中书令的重任,这是接近宰相的高官。因为出色,他被秦始皇任命为幼子胡亥的老师,这也导致了二者沙丘宫变事件中的联手。应该说在嬴政去世之前赵高一直是一个兢兢业业的帝国梁柱,秦国鲸吞六国的大业当有他的一份功劳,直至公元前211年的某一天。

image.png

  沙丘的变故

  沙丘不过是河北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村子,但在历史上却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痕迹。在送走赵武灵王赵雍这位战国屈指可数的雄主之后,他又迎来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千古一帝秦始皇。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咄咄怪事,夜空中的“荧惑守心”的怪异天象,刻着“秦始皇死后而地分”的陨石,发出“今年祖龙死”的诅咒后的神秘“山鬼”,在古人眼中无不预示着秦帝国即将遭遇的变故。

  秦始皇从统一天下的伟业中得到了无比的满足感,这十年来他曾经兴致勃勃的在东海捕杀大鱼,也曾得意洋洋地在泰山封禅,一种天下尽在掌握之中的快感令他不可自拔。至公元前211年,已经是他第五次出巡天下了。之前屡次寻仙问道的失败并没带给他太多的沮丧,精力旺盛的他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身后之事,也许觉得还早吧。他这一次他突然就倒在了沙丘这片诅咒之地,甚至向来自信的他很快预感到自己天年已尽,回不到咸阳了。

  弥留之际的秦始皇展现了他英明果断的一面,他很快立好遗嘱并派遣使者至公子扶苏处要他火速会咸阳继位。但他还是失算了,一方面没想到上天如此吝啬,甚至不等使者发出文书就将他带走了;另一方面则是他最信任的两个臣子--李斯和赵高背叛了他。文书和玉玺都在赵高手里,而李斯则以“上崩在外,恐诸公子及天下有变,乃秘之,不发丧。”唯有向天下隐瞒了皇帝的死讯,反而临时征调了一车海鲜(鲍鱼)来掩盖尸体的臭味。

image.png

  史书上说赵高做通了李斯的工作,其实不然,从不发丧这一点可以看出李斯早有盘算,只是在等赵高开口而已。李斯的生命从头至尾都没有崇高二字,他有的只是对于“仓鼠”的天然喜好而对于“厠鼠”生涯的恐惧症。一旦扶苏继位,丞相是蒙恬的,而六国已灭,想跳槽都不能了。于是阴谋很快实现,扶苏蒙恬自杀,草包胡亥成为了秦帝国的主人,赵高是头号功臣,李斯则暂时保住了相位。

  帝国的覆灭

  可以用作死来形容大秦帝国的最后四年,自商鞅变法起秦国“奋六世之余烈”,六代君王的努力却只换来了“过把瘾就死”的悲剧结尾,想来能够不争霸天下而永久在秦川放马也不失为一种美好的生活吧!公元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的揭竿而起拉开了帝国黄昏的序幕;相邦李斯按照帝国惯例被送上了祭台;同年,赵高大权独揽,朝堂上发生“指鹿为马”的荒唐事件。

  公元前208年十二月,项羽在巨鹿击破秦军最后的主力,章邯投降;公元前207年九月,胡亥被赵高的心腹阎乐逼迫自杀于望夷宫,时年二十四岁,另立公子婴为皇帝;5天后,子婴反杀赵高;46天后,抄近路的刘邦率兵入关,在位仅四十六天的子婴投降刘邦,秦朝灭亡。与历史上秦国的坚挺不同,此时的秦帝国完全没有了往日雄风,甚至连坚固的函谷关也守不住了,匆匆落幕的大秦帝国令中国大地成为了“秦失其鹿”的修罗场。

  赵高的“努力”

  在短短四年中,赵高可谓坏事做尽,毫不夸张地说,他表现得的确很像一个卧底。很简单,这不是赵高的原有水准。作为帝国律令的掌管者,他对于秦帝国的上下了如指掌,不至于昏招迭出,他跟秦二世在延续王朝寿命这一点上本该没有分歧。但他也没有理由当这样的卧底,至少史书上没说。除了拉着秦帝国一起完蛋之外,跟他有关系的人或故国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

  但赵高的经历让我想起了一个人--伯痞。各位有些可能要临时想想这个人是谁,他是伍子胥的同僚和老乡,同样因为父兄之仇跑到吴国成为谋主,“鞭尸”事件之时如果不是因为镇守姑苏,想必也会有他的一份。在修理楚国和打败勾践的时候伯痞是优秀的文官,但这一切到此戛然而止,他莫名的陷入了对勾践的好感和对伍子胥的宫斗之中,从此不可收拾。

  伯痞收受勾践贿赂导致了放虎归山,构陷伍子胥拆掉了吴国的栋梁,最后在姑苏城破之时却被勾践赐了一杯毒酒,可谓做了一个很大的亏本买卖。而这样的人和事在历史上不乏其人,一旦陷入了思维定势(或者说黑化),过往属于他的睿智和精明都一去不返,并不可避免地将所有的心思放在保存权势上来。赵高作为阉人本来就心思阴晴不定,而成为帝国实际主宰之后他更关心的是地位是否会受到威胁,为此甚至不惜弑君。

  因此从秦国灭亡的具体事实来分析,小编认为赵高这个首功领得不冤枉。但是我们假设就算是没有赵高此人,秦朝依然还是会覆灭的,毕竟大秦帝国的墙倒众人推,在乎攻守易形后的逆天下之所望而行,自古打天下容易坐江山难,赵高这个卑微的阉人也只不过是在推波助澜罢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