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个子是怎么长高的?真的是靠“借种”吗?

  日本人的个子是怎么长高的?真的是靠“借种”吗?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日本人个子低,这在历史上应该是一定的,从史籍与地理的角度两个方面都能说得过去。

  我们先从史籍方面来说。倭国,是我国古时候对日本的称呼。《后汉书·孝安帝纪》:“永初元年……冬十月,倭国遣使奉献。”《旧唐书·东夷传》:“倭国者,古倭奴国也。去京师一万四千里,在新罗东南大海中。”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海舟》:“倭国海舶,两傍列櫓手栏板抵水,人在其中运力。”

  这些资料至少告诉我们这样两个信息:1.倭国就是倭奴国,在中国的东面;2.
倭国的叫法至少在明代还在存在的,足见其时长。不管人们怎么理解,“倭”这个字不管是在现代还是古时候都有身材矮小的意思;另外,这个字意还有蜿蜒曲折、拐来拐去,路途遥远的意思。如此理解古时候中国人所说的倭国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中国东边的、个距中国较远的、一个由个子不太高的人们组成的国家。

  一、到底有多低?1.5米以下

  从现有的资料和文物来看,倭国这个名字至少在东汉时就被叫响了。公元57年,倭奴国遣使觐见光武帝,表示愿意臣服汉皇,请求光武帝为其赐名,光武帝以其人矮,赐名“倭国”
,使者又请求赐封,光武帝又赐其为“倭奴王”。这个事被记在了《后汉书·东夷列传》中:“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可见倭奴国人当时自称“大夫”,就是大人的意思,有着对于个子的期望。

  这个故事是有后续的,或者说是在后来得到了文物的证实。据说,倭国拿到光武帝赐予的印绶很是高兴,倭奴王也因为汉王朝进一步树立了自己的王位的权威,但是很快因为内乱,印绶便下落不明了。直到1784,印绶才被一个叫秀治和喜平的二位佃农,在耕作挖沟时偶然发现。其后,印绶辗转百年,1979年被一个大家族的后人捐献到了日本福冈市博物馆。这个印绶就是汉委奴国王金印,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上面刻有“汉委奴国王”字样。

  但是,这些不足以让人们看到汉代及其前的倭奴国人或倭国人到底有多低,只能依靠一些笔记或者小说了。《列子·汤问》中提到过一个憔侥国,说是这个地方“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僬侥国,人长一尺五寸。”这个地方被后来的中国人叫“短人国”。《酉阳杂俎》还讲了一个与这个地方相关的故事:“李章武有人腊,长三寸余,头项肋成就,云是僬侥国人。”意思是说,有个叫李章武的人,收藏了一具干尸,此物长约三寸有余,人们说他是僬侥国人。这个干尸活着的时候,不知为啥流落到洛阳,李彰武收了留他。他死的时候,很想回到自己的故乡——“海外海,国外国”,就请求李彰武将自己做成木乃伊,期望李彰武有朝一日能将自己带回去。

  故事在这里没有了下文,但今天的学者估计,这个僬侥国人应该是今天的日本人(也有一说是今天的朝鲜人,但胡适先生更倾向于日本,因为毕竟古时候日本人身材矮小)。《后汉书·马融传》中说:“……遂栖凤皇于高梧,宿麒麟于西园,纳僬侥之珍羽,受王母之白环……”唐代注解说:帝王纪曰“尧时憔侥氏来贡没羽。西王母慕舜之德,来献白环”也。意思是:尧的时候,僬侥国派人给尧送来了珍贵的羽毛,据说能“遇水不湿”。尧则回赠给了一块“王母之白环”。
又说,这个地方四面皆水,人长一尺五寸。这里说的一尺应该是古人说的“一匹尺头”,应该是一匹布的宽度,古时织布机也就2尺多点,“一尺五寸”应该是在1.5米以下,李彰武收藏木乃伊的三寸大约也是这么个换算法。

  另外,我们从地理上说说。事实证明,人的身高也与纬度有密切关系,其大致与纬度成正比,即随着纬度的增高而增高,如我国低纬地区的华南人与西南人身材中等偏矮,中纬度地区的华中与华东地区人的身材属于中等,较高纬度地区的东北人、西北人与华北人的身材中等偏高。日本在中国的东南边,低纬地区,个子当然也不会高到哪里去的。其次,因为日本是岛国,古时候交通不便,食材缺乏单一,也是个子长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什么时候开始长高的?约在唐代

  对于这一点,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只能推断和分析。

  裴世清,又名裴清,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隋朝大臣。这个人的政绩在历史上没有多少记载,但他曾率领隋朝第一个政府级访日友好使团,为发展中日友好关系做出贡献。

  隋大业三年(607年),隋炀帝即派文林郎、鸿胪卿掌客裴世清率领代表团十三人回访。八月三日,在日本政府的隆重欢迎下进京。《隋唐书·东夷传》说:“倭王遣小德阿辈台,从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后十日,又遣大礼哥多毗,从二百余骑效劳。”八月十二日,裴世清晋见倭王,表达了隋朝对日本友好的诚意,赞扬了倭国政通人和的局面,肯定了倭国为发展日中友好关系而做出的努力。裴世清在倭国京城逗留了一个月。他相貌威严,谈吐文雅,行为端庄,交往有度,充分体现了一个大国使者的风范,深受倭王及诸臣的欢迎,圆满地完成了光荣的使命,即向倭王辞行。倭王为他设宴饯行。九月十一日,裴世清等从难波出发,启程回国。裴世清因此成为中日友好关系发展史上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物。

  但是,在读这次访问的相关史料时,人们看不到裴世清见到倭国人,并没有因为倭国人身材矮小而惊讶的记载,这或许能从一个侧面说明当时倭国人已经不是非常矮小了。另外,我们发现,也就是在这之后,日本开始叫日本了,《旧唐书·卷一九九上》就记载说:日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或云:日本旧小国,并倭国之地。意思是说,日本是倭国的延续,被改为日本的原因是他们说自己国家在太阳旁边。或者,日本人觉得倭国之名不好听,就把它改成了日本;抑或,日本是倭国的一个小国,后来发展壮大了,吞并了倭国。

  唐时的《史籍正义》里还有“武后(武则天)改倭国为日本国”的记载,也就是说“日本”这个国名也有可能是中原王朝所赐的。但不管是武则天赐的,还是日本人自发的,这时的人们都看不到“倭”了,没有个子的问题了,或能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日本人当时的个头已经与中国人没多少差异了。这里存在两个重要原因:1.其时的日本国与中国来往交流很密切,有文化的交流也有人口的流动;2.在秦汉时,确有一批批中国人通过朝鲜半岛去了日本,除了历史上有名的徐福东渡,还有秦氏与刘氏(东汉氏)。

  秦氏为日本一个古时候的氏族,与东汉氏同为具影响力的氏族。这个氏族的人自称秦始皇的后代,据日本书纪记载,秦氏之先祖弓月君(《新撰姓氏录》作融通王)于应神天皇14年自朝鲜半岛的百济率领貊(乐浪郡)地区二十七县的人归化于日本。根据新撰姓氏录记载,有人说秦氏乃五胡十六国时期前秦符坚的王室或贵族因战乱而经朝鲜半岛至日本避乱,另一说法是秦始皇四世孙功满王在仲哀天皇时来到。这个氏族对日本社会发展贡献很大,至今依然存在,二战时期,日本关东军总参谋长秦彦三郎就出自这个氏族。

  东汉氏,以阿知使主为始祖的汉人氏族,是日本的一个姓氏,其先祖来自中国,为东汉灵帝刘宏的后代。他们因从百济引入手工技艺与江南招来织匠地位很高,在六世纪时被苏我氏招揽。日本学者认为东汉氏是一个有很多汉人氏族的联合氏族,氏衍出的诸多姓氏为:坂上氏、平田氏、内蔵氏、大蔵氏、丹波氏、文氏、调氏、文部氏、谷氏、民氏、佐太氏,等等。东汉氏在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上都有记载,时至今日,在日本一些地方还建有“汉太公庙”,其后裔自称是刘邦的后代,对对日本社会发展贡献也很大。

  人口的流动必然会带动文化、科技与商贸的繁荣,首先可以促使改变日本岛国的封闭问题,通过科技提高生活水准;其次的确可以为日本输入新鲜的“血液”,繁育一些高个子。这应该是日本人“长高”的不忽略的因素。所以,在唐宋时期,倭国也便也了日本。

  三、这两件事是真的吗?纯属谣传

  关于日本人的个子,有两件事必须澄清。

  第一件事是,据宋人《清波杂志》记载:“倭国(日本)一舟漂泊在(宋)境上,一行凡三、二十人。(日本)妇女悉被发,遇中州(中国)人至,择端丽者以荐寝,名‘度种’”。这段记载是说日本妇女来到宋代中国,遇到宋朝端庄美貌的男子便主动投怀送抱,目的就是生下后代,来给日本改良人种。

  另一种说法是,二战日本战败后,美国派大兵驻扎在日本,一些日本女人和这些美国大兵生出了混血的后代,个子变高了。这也是一些网友所谓的人种改良计划。其实,它和第一件事一样,都是谣传或者误会,事实是就那么一小撮人怎么可能让一个国家人口身高得到普遍提高呢?这或多或少有些杯水车薪的意思,是网友臆想出来的。

  那么,近现代日本人的个子到底是怎么提高的呢?这中间的原因只有一个,二战战败后,日本完全西化,开始像西方人一样生活,也跟西方人一样喝起了牛奶,热爱运动了起来,尤其是像美国人一样开始热爱打篮球。资料显示,牛奶含有丰富的营养,有助人的身体成长。战败后的日本,虽然非常贫困,但政府依然保证日本人从小开始就坚持每天喝一杯牛奶,这是他们身高迅速长高的最重要原因。而打篮球、打排球或游泳、跑步之类的运动,也是增高的最佳方法之一,每天喝着牛奶的日本人坚持这些运动,当然会很快长高的。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