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淮南丐”有多坏?为什么清代的乞丐喜欢装鬼?

  今天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清代“淮南丐”有多坏?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昔日笔者在“江湖恶丐”这一系列中,曾讲述大量老年间乞丐不为人知的事情,其中更将乞丐“八八六十四门”中的一些门类做过描述,更是将乞丐的切口和手段做了一些细述。这个系列许久没写,今日再写一点儿,让各位看官上眼。

  在古典著作《三言二拍》曾用引用宋神宗一朝发生过的一件真事,说得是京师有个宗王之女名叫真珠姬,年十七岁,此女长得貌美无双,宗王将其许配给王公之子,翌年便要嫁人。这年真珠姬去赏灯,结果被一个诨号“雕儿手”无赖盯上,雕儿手将其掳至一处破庙。真珠姬惊见庙里站着十几个面目狰狞的鬼卒,中间大殿上坐着个满脸虬髯的阎罗王。在她惊恐之余,有个鬼卒给她灌了一碗药,她晕死过去。醒来之时,已被众鬼卒悉数奸污。此时才知那些根本不是什么鬼卒,更没有什么阎罗王,不过都是些恶徒乞丐罢了。可怜这位金枝玉叶的真珠姬,落入狐朋狗党之手,日夜遭其蹂躏。还目睹这伙人拐骗儿童,采生折割,惨呼“人不如鬼”。

  这个故事最初我在一册古本文言著作上看到过,后来看《三言二拍》时才发现被引用,故事虽经改动,但仍生动。让人看罢之后,不禁气愤,恶丐之举,实属龌龊。

  而很多留存至今的明清档案之中,对这种事情的记载数不胜数。在乾隆年间,曾在直隶京津一带出现一伙“淮南丐”,起初只是数百人,后来竟有万人之多。这伙乞丐或三五成群,或几十人一伙,到处以各种方式行乞。甚至于跟当地乞丐锅伙发生械斗,因其人数众多,且好勇斗狠,反被其占了上风。

  其中有些淮南丐,专门依靠装神弄鬼糊弄人,比如假装狐仙到农户家中骗钱骗物,或假装半仙谎称农户家中有邪气,以驱邪气为名骗取钱物,或假装得了“撞克”满口胡言蛊惑人心,借此敛财。总之五花八门,让人防不胜防。

  若是利用人心骗取钱财,倒也无妨,奈何这帮家伙顺带“踩盘子”,看谁家有娇女幼儿,想方设法给拐带走,而后或卖或残沦为他们的赚钱工具,这是令人所愤怒的。

  《清代案狱典注》中,曾记载清嘉庆三年(注:嘉庆非嘉靖,一个是清朝,一个是明朝。别再跟我争执什么清代有没有嘉庆皇帝这回事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说的就是这位嘉庆皇帝,乾隆爷之子。前几日写了个清代嘉庆奇案,一帮大学问追着我骂,非说嘉庆是明朝的,您有骂我的闲工夫,去某度搜一下不就知道了吗?)一伙淮南丐乘船游走于直隶各地,白天到村落之中以乞讨为名探查地理,并暗中做下记号。到了晚上,众乞丐化妆成“邪魔妖祟”潜入提前做下记号的村民家中,把人吓住之后,趁机抢劫掳人,待到官府派人缉拿之时,早已逃之夭夭。

  一连大半年,这伙乞丐作案数百起,掳走少女孩童多达三百余人,这些人多被卖到外地,或采生折割制成各类怪形卖给别的叫花子。最终,这伙乞丐在通州一带落网,最终牵连出恶徒、地痞、乞丐甚至有乡绅多达六百余人。为首三人被凌迟,其余人等或绞死或杖死或斩首或流放。

  清末民国之际,津门富足,往来流民不断。流民至此,一时没有生计,或好吃懒做不肯卖苦力,于是干起装神弄鬼的营生。

  昔日北郊一带,从杨村到白庙这段路上,很多流民或当地土棍,趁夜色埋伏路旁,脸上涂抹颜料,或把自己打扮成青面獠牙的鬼卒,或穿上白衣拿上白幡假装无常,总之怎么骇人怎么装。

  或有朋友看过我以前的“津门混混系列”,其中讲述津门女混混丁二姐时,就曾讲过丁二姐在北郊给人割完麦子回家路上,在白庙一带遇到个“大头鬼”。她手持镰刀把那“大头鬼”险些没剁碎了,那个“大头鬼”就是游手好闲的土棍假扮的。这要换成外人,早就吓懵了,要不怎么说丁二姐是个女中豪杰呢。

  起初,这些装神弄鬼的把戏的确吓到不少人,甚至有人被活活吓死。把人吓晕或吓死后,将钱财衣物统统拿走,要多损有多损。可这玩意儿一个人装可以,两个人装也有效,经不住太多人装。不管什么行当,只要有人跟风,管保最终全玩完。后来装的人多了,大伙儿都知道怎么回事了,也就不怕了。听老一辈说,老年间经常有人“打鬼”,打得装鬼的小子哇哇“鬼叫”,隔三里地都能听见。后来,北郊一带的“鬼”都给打绝了,看到有些走路一瘸一拐的小子,备不住就是装鬼让人活活揍成这副德行的。

  古人迷信,尤信鬼神,平时不如意之事,往往交于“鬼神”定夺。久而久之,心中生魔,也就住下了“鬼神”,这便是我们俗称的“疑神疑鬼”。乞丐正是抓住这一心理,而装神弄鬼,祸害好人。笔者(大狮)评语:人心之毒,远胜恶鬼;地狱空荡,“鬼”在人间!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