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只有康熙立过太子 清朝为什么没有立太子的习俗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康熙和太子的故事,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看一看。清代十二位皇帝中,为何只有康熙立皇太子?

  清王朝有12位皇帝,可是只有一位皇太子,这位皇太子两次被废,那便是康熙皇帝的儿子胤礽。这是自古以来所有王朝之中,绝无仅有的。

  为什么清王朝没有立太子的习俗呢?其实康熙年间这位皇太子胤礽的废立,是这件事的分水岭。不立太子分两个阶段,一个是康熙之前,清代没有哪个皇帝立太子。一个是康熙之后,清代依旧没有哪个皇帝立太子。

  这就是说,清王朝历史上,只有康熙皇帝是立了太子的,此外,没有任何一位皇帝在位期间,有皇太子这么一说。

image.png

  01康熙之前,并没有立太子的习俗。

  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的大炮给轰受伤了以后,撤退回到沈阳。他并没有立刻死去,而是坚持了大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难道他没有想过立太子吗?

  当然是有想过,此刻他已经建立了后金政权,自称大汗,相当于后金的皇帝。继承人的事情,当然要提上议程。

  可是问题来了,努尔哈赤偏偏就没有立太子,也没有指定哪位皇子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后来说多尔衮有可能是他指定的继承人,这种说法没有根据,所以不靠谱。

  当时努尔哈赤已经68岁了,人生70古来稀,所以努尔哈赤在68岁的时候,依旧没有指定继承人,这说明当时的八旗,压根就没有指定继承人的制度。

  皇太极是在代善以及岳托和萨哈廉的支持下,才登上了皇位,成为大清国的开国皇帝。他登基以后,其实满清的格局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还是四大贝勒掌权。

  太祖崩,储嗣未定。代善与其子岳讬、萨哈廉以上才德冠世,与诸贝勒议请嗣位。上辞再三,久之乃许。天命十一年丙寅九月庚午朔,即位于沈阳。诏以明年为天聪元年。初,太祖命上名,臆制之,后知汉称储君曰“皇太子”,蒙古嗣位者曰“黄台吉”,音并闇合。及即位,咸以为有天意焉。---《清史稿》

  不过问题来了,皇太极死的时候,也没有指定继承人。而且因为他的这一失误,直接导致了多尔衮和豪格之间的斗争。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十四子,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按照道理来说,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登基称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问题是豪格的权力没有多尔衮那么大。

image.png

  这就造成了豪格与帝位失之交臂的处境,那么皇太极为什么没有立皇太子呢?我认为这个时候已经建立了大清国,在汉人文官的建议之下,皇太极当然是有考虑过立太子的事情。

  可是皇太极死的太突然,死之前还策马打猎,可见他是猝死的,年仅52岁。所以他压根就没来得及册立皇太子。而女真族当时父辞子继的习俗也没有形成,兄终弟及的情况在女真族中也屡见不鲜,所以多尔衮和豪格之间才会出现争斗。

  八年秋八月庚午,太宗崩,储嗣未定。和硕礼亲王代善会诸王、贝勒、贝子、文武群臣定议,奉上嗣大位,誓告天地,以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清史稿》

  顺治皇帝在这场争斗中,以6岁的年纪登上了皇位。在位18年时间,他的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出家做和尚了,一种则是得天花死了。姑且不论哪种死法,他的确也没有立皇太子。

  顺治时期已经入关,汉人的一套习俗他们也都已经学会,这个时候理应是可以册立皇太子的。主要还是因为顺治太年轻了,24岁就去世了,谁也无法料到。即使有了册立皇太子的制度,顺治也不会在这么年轻的时候想到去立太子。

image.png

  02康熙时期立太子胤礽,结果导致九龙夺嫡。

  到了康熙时代,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他是8岁的时候,从顺治手里接过了权柄,成为大清国的皇帝。

  虽然年轻的时候,没什么权力,但是儿子没少生。所以早早就生了大阿哥胤褆,后来又有了二阿哥胤礽。二阿哥胤礽的母亲是赫舍里皇后,因为难产死了。

  理密亲王允礽,圣祖第二子。康熙十四年十二月乙丑,圣祖以太皇太后、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清史稿》

  康熙皇帝为了纪念赫舍里,所以将胤礽立为皇太子,当时的胤礽才不过刚刚满周岁。谁也想不到,康熙实在是太能生儿子了,陆续一口气生了三十多个儿子。

  其中有九个当时已经长大成人,他们每一个都想要继承康熙的皇位,就算自己不继承,也打算扶植自己关系好的兄弟继承皇位。

  这就导致了九龙夺嫡的事情发生,康熙不仅儿子生得多,活的岁数也也不小,69岁才去世。所以胤礽一直在做皇太子,做了三十多年,可见他在这个位置上,犹如在油锅上一样。

  因为其他兄弟都机关算尽地想要把胤礽搞下去,虽然有康熙的庇佑,可是也难免遭逢不测。结果胤礽果然被搞下去了,其他皇子都疯了一样地想要夺取皇太子的地位。

  既,上召诸大臣,命於诸皇子中举孰可继立为太子者,诸大臣举允禩。明日,上召诸大臣入见,谕以太子因魇魅失本性状。诸大臣奏:“上既灼知太子病源,治疗就痊,请上颁旨宣示。”又明日,召允礽及诸大臣同入见,命释之,且曰:“览古史册,太子既废,常不得其死,人君靡不悔者。前执允礽,朕日日不释於怀。自顷召见一次,胸中乃疏快一次。今事已明白,明日为始,朕当霍然矣。”又明日,诸大臣奏请复立允礽为太子,疏留中未下。上疾渐愈,四十八年正月,诸大臣复疏请,上许之。---《清史稿》

  皇子之争,其实也就带动了朝臣之争,因为每个皇子背后,都有一些朝臣在押宝似的支持。康熙为了稳固朝纲,只好再次将胤礽复位。

  没想到这几位皇子们再次想办法把胤礽给搞下去了,有了第一次倒台,自然就会给皇子们无限希望。无可奈何之下,康熙拒绝再册立皇太子,胤礽也就成了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子。

image.png

  03此后历代皇帝,都没有册立皇太子的习惯。

  康熙是第一位秘密立储的皇帝,因为他被这帮儿子给搞怕了,自己晚年差点就不得善终了。真要是落得个齐桓公、梁武帝的下场。

  所以康熙皇帝采取秘密立储的方法,册立了雍正作为继承人。因为他生前不管立谁做太子,其他儿子都会想办法把这个太子搞掉。

  与其让皇子们专门找太子斗,倒不如让每个皇子都心存希望,彼此之间却又互相成为对手,这么一来真正的继承人,风险要减轻很多。

  康熙的这一做法非常明智,所以雍正册立乾隆、乾隆册立嘉庆全都是秘密立储。很多人不解的是,嘉庆皇帝登基的时候,乾隆皇帝还活着,这也算?

  嘉庆元年丙辰春正月戊辰朔,举行内禅,上侍高宗遍礼于堂子、奉先殿、寿皇殿。高宗御太和殿,授玺。上即位,尊高宗为太上皇帝,训政。颁诏天下,赐宴宗籓。庚戌,立皇后喜塔拉氏。宁寿宫举行千叟宴,太上皇帝莅焉。九十以上者,召至御座,赐卮酒如故事。辛酉,祈谷于上帝。---《清史稿》

  要了解嘉庆没有一天是做过皇太子的,他是直接由皇子,晋升为皇帝的人。此后的道光、咸丰包括同治全都是皇帝死的时候,一气呵成,被立为继承人。

  主要原因很简单,皇子之间的争斗,实在是太让人寒心了。每个皇子都想着要争夺皇位,这就导致了皇太子的安全系数,极度降低。

  雍正是吃过九龙夺嫡的苦的,所以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也成为夺嫡的对象。于是他是延续了康熙秘密立储的习俗,甚至为了乾隆能顺利登基,逼死了自己的亲儿子弘时。

  后代皇帝们没有祖先的能力和魄力,自然也就不敢轻易立皇太子了,久而久之,皇太子就成了历史,不再是习俗。

image.png

  浅论嫡长子继承制的重要性,虽然不科学,但是合理。

  很多人提到嫡长子继承制,就非常反感。因为他们认为,嫡长子未必就是最贤能一个,凭什么让一些怂包继承皇位呢?

  当年李渊为了坚守嫡长子继承制,一直支持太子李建成,结果酿成了玄武门之变。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了以后,坚持立嫡长孙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皇位,结果导致了靖难之役。

  难道李渊和朱元璋都比较傻吗?他们看不到其他儿子的优点?其实他们什么都看得到。李渊了解李世民能征善战,朱元璋也了解朱棣不是等闲之辈。可是嫡长子继承制,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不敢随便改变。

  为什么不敢随便改变?因为一旦嫡长子继承制不成立,那么立贤的标准又是什么呢?没有哪个皇帝能够把握好这个分寸。

  即使大家都认为这个人贤能,那他就真的是贤能之人了吗?比如说隋炀帝杨广,在登基之前,装着非常孝顺乖巧,可是登基以后,还不是把大隋朝给搞灭亡了?

  贤能这种标准实在是太虚无了,一旦册立皇太子没有了标准,那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为朝中可能因此按照皇子的人数,被分为若干个派系。

  每一个派系都会想各种办法帮助他们所支持的皇子,来争夺皇太子的位置。因为皇子做了皇太子,这些朝臣们也就算是跟对了人,将来的前程,自然是不可限量的。

  要真的是这样,那王朝很快就会处于战乱之中,没有哪个皇子的派系会是等闲之辈,因为他们了解,但凡是皇子,都有机会成为君主,这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为了朝纲稳固,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坚持以嫡长子继承制,作为立储的标准。集中力量栽培嫡长子,即使后来嫡长子不成器,只要不是太过分,也能够继承皇位,至少这样不会在当代皇帝时期,出现混乱局面。

image.png

  总结:清王朝的秘密立储,是比较合理的立贤制度。

  所谓秘密立储,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被逼出来的无可奈何之举。因为只有在皇帝生前隐藏储君的人选,才能将储君的危险降到最低,才能让储君顺利地登基称帝。

  而储君本人当然就是所有儿子里,最贤能的一个了。可能每个皇帝对贤能的标准不一样,比如说康熙看中雍正的能干,雍正看中乾隆的聪明,乾隆看中嘉庆的老实,嘉庆则看中道光的质朴,道光看中咸丰的仁爱,咸丰看中同治的老妈。

  历代君王对贤能的理解不一样,所以这也相对造成了选贤与能的标准也就不同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嫡长子继承制在康熙年间,出现了严重危机,选贤与能的标准又无法一统,挑选继承人,的确成了千古以来最困难的一件事,你认为该怎么解决最好呢?

  参考资料:

  《清史稿》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