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知县所发挥的作用极大 怎么样的人才能担任这个职位呢
还不知道:清朝知县是什么样的人才能担任的网友们,
论官阶,清朝知县只有正七品,跟京官相比,就是御医的级别。这种级别的官员,本就不少。但是在清朝时,知县所发挥的作用极大。
清朝时,州县设立的官员极少,只有知县、县丞等少数官员,其余大部分是衙役、书吏和幕僚。知县不仅是清朝少数直接跟老百姓打交道的官员,而且所负责的事务极为繁杂。
文要维护治安、征收钱粮、推行教化,武要剿匪平叛,筹集军资。《绥江日记》里记载,同治五年,广西广宁知县杜凤治上任头一年,就曾三次带人剿匪。所以,清朝知县级别不高,但事务繁重,对维护清朝地方统治,极为重要。
而且,全国各地情况有很大不同。有些州县处于交通要道,需要应对来往长官。有些州县治安不好,犯罪较多。有些州县事务繁杂,官员忙碌。
有些州县钱粮赋税拖欠严重,对清朝官员来说,能否按时征缴赋税是仕途考核的重要标准。当然,更多情况下,一些州县是占据上面好几项难处。所以,清朝的时候,会根据各州县情况不同,安排官职人选。
对于清朝知县来说,他们的人选来源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科举出身,也就是进士、举人。清朝的时候,举人授予官职是常有的事情,乾隆时期,朝廷还专门给举人开辟了一条升迁仕途的专属通道。举人只要通过考核,就可获得官职。
另一类是靠买官获得官职。卖官鬻爵的事情,从清朝顺治年间到光绪年间,一直没有断过。起初时,朝廷卖官还有正经由头,为了打仗、赈灾等事情,国库没钱,卖一批官职凑钱。后来国库开销极大,常常靠卖官捞钱,明码标价,次数频繁。
跟科举出身的人相比,考买官获得官职的人素质比较不固定。有能力很强的,像雍正时期的李卫,也有办事能力不强,却是敛钱好手的官员。
最后一类是翰林院出身、京城小官或者曾经担任过知县的官员。他们大多有处理实际政务的经验。因为清朝对知县的重视,所以从雍正时期开始,知县上任前都会到部院衙门担任七品主事的官职,让他们多加历练,熟悉政务。不过,到清朝后期,这条规定就没有再执行下去,知县整体素质有所下滑。
对京官小官或知县而言,担任知县是为将来仕途升迁做准备,而对翰林院出身的进士来说,这就是降级,不被重用,哪怕在翰林院的时候,他们的官职实际跟知县品级相同。
但是,翰林院一直被认为是“养材储望”的地方,即便是送到地方,也是担任知府较多。乾隆时,纪晓岚在翰林院任期后,就曾被保举担任知府,只是最后被乾隆驳回,没有到外地上任。
一个萝卜一个坑,相应的人选一般会被丢到相应的职位。大多数情况下,那些新手官员,即便是进士出身,也是担任那些较为容易治理的知县。
清朝地方治理的复杂,往往超过他们原有的想象。清朝也会给州县官员编一些教材,如《康济录》是专门处理灾荒,《科场条例》就是科举事务,以及《大清律例》和《学政全书》这些书籍,都能帮助知县处理政务。但这些远远不够。
这些科举出身的知县几乎没有任何经验。科举学的是写四书五经,写八股文,光靠读几本书来处理地方政务肯定不行。可以说,在处理实际事务,他们甚至不如那些花钱买官的官员。
而清朝让这些人担任比较容易治理的州县,也是为了尽量避免因为官员不熟悉政务,导致地方时期被衙门书吏差役掌握。不过,这个情况后来也没有办法杜绝。
至于那些有过从政经历的官员,一般会被送到情况较为复杂的州县担任知县。而且,清朝的时候,一直对地方官更为重视。所以那些能被调任到地方的京官,大多是在考核中评价不错的官员。但是,这些人的升迁未必比其他人要快。
嘉庆年间,翰林院出身的张澍,学问极大,生性刚正,遭到同僚上级嫉恨,一辈子都只担任知县。这也是清朝历史的另一面,很多事情未必完全按规章制度推行。
当然,上述所说的只是大部分情况。还有一些情况下,一些级别原本比知县高的官职,可能因为受到惩罚被降职。还有一些比知县级别较低的官员,如县丞,也可能被提拔上来。这类情况的任免,官员不一定会被送到复杂地区担任知县。
总结而言,清朝知县的来源比较广泛,从科举到买官,再到现任官员,都有可能担任知县职位,只是会根据他们自身情况,分配到治理难度不同的州县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