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御膳讲究“食不过三”,皇帝真的会照做吗?

  清朝御膳讲究“食不过三”,皇帝真的会照做吗?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在《甄嬛传》当中,皇帝前去景仁宫陪皇后用膳,尝到了一道鸭子汤觉得味道很好,从而让剪秋帮自己再盛一碗,但被皇后宜修拦住,宜修的说法是“老祖宗的规矩,食不过三,这道鸭子汤虽好,可已经是第三碗,皇上若再要动筷,恐怕这道汤十天半月都上不了桌了”。

  食不过三

  任何一道菜肴,最多只能尝三口,绝对不能有第四次,这在很多的清宫戏之中都是能够见得到的设定,似乎清朝的皇帝就是这样。

  对于为什么如此,理由好像也非常充分,那就是避免皇帝的喜好被外人知道,防止有人在皇帝喜欢的菜肴当中下毒来加害皇帝。

  然而,所谓清朝皇帝“食不过三”的规矩,在《清史稿》与历代皇帝的实录等正式典籍当中都找不到任何的记载依据,而每当有人提起这件事,前面往往都要加个“据说”,并不能说出其具体的出处来源,说白了,“食不过三”不过是后来人所编造出来的“清朝祖宗规矩”。

image.png

  不仅如此,就现实来说,让皇帝“食不过三”也并不合理。

  清代皇帝喜欢吃什么并非秘密

  食不过三之说,最主要的理由就是防止外人窥探皇帝喜欢吃什么御膳,好对菜下毒,然而在清朝的相关典籍当中,皇帝们喜欢吃什么东西,压根儿就不是什么秘密的事情。

  比如说,乾隆帝酷爱吃鸭子,他的膳食当中用鸭子做成的菜肴几乎天天都有。

  目前内务府膳食底档上记载,清乾隆四十八年除夕,乾隆帝的御膳菜单当中,就有燕窝挂炉鸭子、苹果山药酒炖鸭子、托汤鸭子、清蒸鸭子等一大堆的鸭子做的菜。

  晚清的慈禧太后,她非常喜欢吃乳制品跟燕窝,基本天天都有。

  当时皇帝后妃们的饮食喜好,根本就是人尽皆知的事情,皇帝还经常指定自己要吃什么菜肴让御膳房去做,这些都是有具体记载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用“食不过三”防止外人窥探皇帝饮食的喜好,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要给皇帝下毒难比登天

  很多剧中都有什么“无色无味”的神奇毒物,但现实中,古时候能够使用的毒物是非常少的,主要就是砒霜,而鹤顶红其实也是砒霜,只不过是因为纯度不高,呈现出红色而已。

  当时的毒物气味浓烈,无法做到无色无味,而且需要不少的剂量才能够产生效果。

  皇帝日常用膳,菜式都并不固定,虽然面前一大桌子,但皇帝真正吃的菜也就几道,大部分的菜肴都是不吃的,要给皇帝下毒肯定要知道皇帝要吃什么,但这谁也说不准。

  虽然没有食不过三,但是古时候皇帝的确有一系列的测毒防毒办法,比方说用银器,还有尝膳太监,御膳之中都有一块银牌,检测菜肴之中是否有毒,而皇帝吃饭之前,都需要让尝膳太监先尝尝,看看到底有没有问题。

  有了这些流程,想要对皇帝下毒变得愈发困难,如果是慢性毒药,自然是需要长期进行才能够产生效果,但下一次毒尚且非常困难,更何况长期如此。

  在隋唐之前,的确有皇帝被下毒害死,但之后却没有了,唐宋以后中毒驾崩的皇帝基本都是自己吃了所谓的仙丹金丹中的毒,这是因为后来宫廷御膳制度变得非常完善。

  从宋代开始,宫廷之中的膳房,专人制作专门的菜肴,并且一切都要详细记录,到了明清时期更加严格,清代御膳房之内,什么厨师做什么菜全都是定好了的,并且配菜、切菜与炒菜的流程也都是分开的,一个厨子做菜,旁边还有笔帖式与太监看着,进行记录。

  皇帝不管是吃什么出了问题,都能找到相关的人员,根本就是跑不掉的事情,给皇帝下毒那就是抄家灭族,连累的可不是一点点人,根本不会有谁去冒险做这种事情。

  不吃第四口是因为御膳太难吃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宫廷御膳自然是非常奢华而且好吃的,但现实却未必如此,古时候皇宫里的御膳,可能要比我们想象中难吃得多。

  打从宋朝开始,就有皇帝们不爱吃宫里的御膳,打发人去宫外购买膳食,而到了明朝,负责宫廷御膳的并不是什么御膳房,而是光禄寺,那时盛传一句顺口溜,叫“光禄寺的茶汤、武备库的刀枪、太医院的药方、翰林院的文章”,意思就是这些都非常烂,水准差不多。

  一顿一百多道菜并非杜撰

  之所以如此也是正常,毕竟当时的饮食水平有限,而且宫廷御膳有很多的禁忌,做来做去就是那些,反反复复也没有什么新意,是个人都吃不下去,因此后来的明朝皇帝,都让身边的太监另外做菜吃,逐渐形成了内廷的膳食机构。

  清朝时期,光禄寺不再负责宫廷内的御膳,而交给御膳房处置,但是御膳房的菜肴水准还是没有什么明显进步,清代宫廷菜以鲁菜、满菜为准,多炖煮之类,而宫廷里对于各种调味料的使用限制很多,做出来的菜肴通常没什么滋味。

  一大桌子菜,真正能吃的没多少

  皇帝吃饭的规矩,的确非常多,御膳房做好了菜肴之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流程,最后才能端到皇帝面前,这时候的菜早就没了热乎劲,溥仪在自己的回忆录中描述,他在宫里除了火锅之外从来就没吃到过热的菜肴,全都是凉的,再好吃也变得不好吃。

  也正因如此,之前的皇帝不少都酷爱吃火锅,哪怕不是冬天,就是因为火锅可以保温。

  可就算好吃,宫里的御膳做来做去永远都是那些,没有什么新意,时间一长皇帝自然也不肯再多吃几口,因此虽然没有食不过三的规矩,但清朝皇帝用膳的时候,也的确经常出现一道菜就随便尝两口的现象,而原因,就是因为吃腻了,根本不想吃。

  乾隆时期,御膳规格变多

  自然,除了御膳不好吃之外,清代皇帝还有个习惯,那就是“食不过饱”,这的的确确是有明确记载的,从皇子时期开始,清代皇室之中就不许过饱、过暖,一来希望磨炼意志,二来也是认为过饱过暖对身体不好。

  乾隆帝在位时期,每天两顿正餐两次小食,正餐永远只有七分饱,夜间不用膳,这些都是非常符合现代健康饮食的习惯,最终乾隆帝也活到了八十九岁高龄,就整个古时候来说,清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最长,十二个皇帝有六个活到了六十岁以上。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