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哪几位皇帝是秘密立储的?他们分别是谁?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为什么小编来说说清朝秘密立储制度的故事。

  秘密立储制度,是清代一大特色,它解决掉有关国本的诸多隐患,既突破立嫡立长的局限,又避免“木秀于林”的暗害。但事实上,所谓的特色制度,不过在清代实行了四任皇帝。清朝一共经历十二位帝王,那么秘密立储,只占三分之一。

  先来看看它的起点:

  雍正元年,在怡亲王(康熙时期十三阿哥胤祥)的见证下,胤禛将四阿哥爱新觉罗弘历的名字放于正大光明牌匾背后。此举,是雍正有感于九子夺嫡的残酷,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重蹈覆辙。所以,乾隆也是第一个通过秘密立储决定的“太子”。

  其实,乾隆的登基在当时看来没多大悬念,一方面他得到了爷爷康熙的认可,被称为“有福之人”。二来,当他的父母还在圆明园居住时,弘历自己却被接进了紫禁城,这也被视为莫大的“关照”。

  但是无论如何,经过立储一道程序,弘历的地位也更加稳固。

image.png

  第二位,就是嘉庆了。

  嘉庆只是乾隆的十五阿哥,而且并非嫡子,所以平常排序,似乎并不能有什么机会被选中。但在乾隆立嗣之路上,发生过两次严重意外:

  富察皇后所生嫡子永琏,于公元1736年被秘密立储,而两年后生病去世,只有九岁。公元1747年,富察皇后生下七阿哥永琮,不到一个月,同样夭折。这以后的立储之路,乾隆不得不对剩下的皇子们逐一考察、筛除。

  嘉庆的生母是紫禁城极其受宠的魏氏,魏氏最后的位分,已经达到“令皇贵妃”,彼时第二任皇后亡故,皇贵妃统摄六宫,位同副后。

  母亲的得宠给嘉庆登基增添砝码,但是真正的决定因素,还是他自己很令人满意:六岁拜师兵部侍郎初学军事,拜师工部侍郎学习诗词,十三岁就能诵读五经。

  只不过,嘉庆成为皇帝以后的政绩,好像并不能让大部分人认可。

image.png

  第三位,是道光,爱新觉罗旻宁。

  道光,出生在乾隆四十七年,嘉庆帝二皇子,母亲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他的登基之路,非常顺利,同时道光也是清代唯一一个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实在“稀有”。

  理智地评价,道光皇帝在政治上付出过不小的努力:改革吏治,开通海运,规范盐业,这些在缓解财政压力上很有成效。

  可是同时,他也是个倒霉的人:1840年,中国英国鸦片战争;1842年,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都被他赶上了…大大地影响到政绩。不知道是不是挫折太大,心灰意冷,其统治下的最后八年间,都再未有过大型改革。

image.png

  最后一位,咸丰皇帝。

  咸丰在位期间,中国于世界的局势越发不利,1856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1858年,英法美俄又打到了天津。最终,清政府不得不以多款不平等条约换来短暂的喘息。外患不断,内忧不停,太平天国运动也正是如火如荼地爆发在这段时间。

  以上,就是秘密立储定下的四个帝王,那么有人会问:后几任皇帝都是如何产生的?不妨做一个梳理:

  同治(爱新觉罗·载淳)是咸丰唯一活下来的儿子,公元1861年,30岁的咸丰陷入病痛,眼看就要不行了,于是叫来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亲王等人,在他们的见证下,将载淳立为太子,并没有经过“秘密”程序。

  同治去世前,没有留下儿子,慈禧于是从自己的亲妹妹家抱来一个小孩继位,这就是光绪(爱新觉罗·载湉)。载湉是道光的孙子,其父亲为醇亲王,继位时仅有四岁,充当慈禧傀儡三十余年。宣统皇帝的登基,慈禧如法炮制,所以同样谈不上所谓的“秘密立储”。

  后记:

  任何一项制度,无论它的初衷是什么,都难以避免长久实行下的执行困难,此时就显出“改革”的重要性了。秘密立储制度的初衷,是探寻一种皇位的和平过度程序,但是它没有预设,在皇帝无子的情况下该当如何,又有什么样的应急方案,这就会给争权夺利者留下空子。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