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为什么各地出现的进士数量差距很大呢?
科举制度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提供了人才晋升的通道,为国家输送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也让寒门子弟实现阶级跨越有了方法。
在中国古时候,进士的取录人数一向被视为判定一个省份、一个地区文化教育水平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
不过,由于复杂历史的原因,中国各个地区的教育水平千差万别。如果完全按同一张试卷、同一套标准来衡量全国的所有考生,就难免会畸重畸轻。为了平衡这种教育水平的差异性,也是为了统治的巩固,明朝甚至还特意制定了南北榜,按名额分别取士,不然在同样的条件下,北方人很难考中。
到了清代,这种教育上的不平衡性仍然存在。仅以进士考试中最难考中的“前三甲”——状元、榜眼和探花来看,就很容易发现这一点。
清代前三甲地域分布
江浙徽赣闽粤桂湘鄂直鲁豫陕贵晋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清代独中状元的以江苏人最多,有50个,是第二名浙江省的2倍多,也比其他所有省份的全部总和还要多。如果说江苏的教育水平最发达,人文最昌盛,估计清代人是不会反对的。
江苏在科举考试中虽然厉害,但也呈现出省内的不平衡性。这其中,苏州一府就独出25个状元,比浙江全省还多,占全国的22%。常州府则出了8个状元,太仓5个。
浙江的湖州出了6个状元,杭州出了5个状元,嘉兴4个。
广西的4个状元都出在了桂林。
山西省整个清代一个状元也没有。
陕西好一些,有一个,就是嘉庆时期扳倒权臣和珅的王杰。但他中状元并不光彩,因为本来这一科的状元是江苏人、著名史学家赵翼,只因乾隆帝在最终确定等级时,突然问到本朝有没有出过陕西的状元,阅卷官回答还没有,从而将陕西籍的王杰提到第一名。
这件事也成为赵翼一辈子的隐痛,他还专门写诗:“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千秋自有无穷眼,岂用争名在一时?”满纸辛酸,扑面而来。
有人对明清进士的名单做过统计,总共51342人,如果按姓氏进行排序,也很有意思。
其中排第一位的是王姓,有3444人。
排第二位的是张姓,有3170人。
排第三位的是李姓,有3030人。
排第四位的是陈姓,有2382人。
再以下,分别是刘姓,杨姓,吴姓,周姓,黄姓,徐姓,赵姓,朱姓,胡姓,林姓,郑姓,沈姓,何姓,高姓,郭姓和马姓。
这个分布,大致和人口的姓氏分布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