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权的现象?

  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顺治是入关后第一个清朝皇帝,也是第一个正式启用太监的皇帝。

  虽说满清一直在关外生活,但他们对明朝灭亡的原因却是心知肚明。

  再加上清军入关后,许多太监为了取悦满清,不等他们攻打北京城,就迫不及待地为他们打开了城门。

  这让顺治对这些卖主求荣的太监们非常鄙视,所以在进入紫禁城后,他解散了大批太监,对剩下不多的太监,也是多加防范。

image.png

  顺治对太监的限制,做很多细致的要求和规范,他为了警示后人,还特意做了三块“太监不得干政”的铁牌,分别钉在交泰殿、慎刑司和内务府。并下令,干政的太监一律凌迟处死。

  不过,顺治虽然对太监相当严厉,但第一个权监却正出在他在位的时期。

  这个权监叫吴良辅,他本是前明太监,由于他勤勉谨慎,被留在宫中,随后成为顺治身边的贴身太监。

  吴良辅善揣圣意,对顺治极为忠心,所以很快他便成为了顺治最宠幸的太监。

  吴良辅对权力的欲望很强,当顺治亲政后,他花言巧语,竟让顺治仿效明朝,建立了十三衙门,他借此机会得到了权力。

  由于吴良辅在军政事务上对顺治影响颇深,因此他在朝中专权擅政,结交党羽,非常跋扈。

  一些朝臣和后宫嫔妃也深知吴良辅是顺治的心腹,所以都对他颇为巴结。

  顺治十五年,吴良辅收受大学士陈之璘贿赂一案遭人告发。按顺治设立的制度,吴良辅本该被凌迟处死,但顺治为了保护吴良辅,并没有严惩他。

  康熙即位后,立刻给吴良辅罗列了四大罪状“干预朝政、结党营私、勾结外官、祸乱朝纲”,并将他处死。

  康熙在处死吴良辅后,撤销了十三衙门,并为管理太监专门设置了敬事房,他曾对人说:“太监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

  到乾隆继位后,对于凡是入宫做太监的人,一律改为“赵、秦、高”三姓,以此警示后人和告诫太监。

  当时的太监被管束得极为严厉,他们的本份就是做好奴才,侍奉好主子即是。当然,他们一旦犯错,哪怕只是一点小的过错,往往也可能会得到极为严苛的惩罚。

  比如,乾隆年间,有个负责御批传递的太监叫高云从,他曾将乾隆的御批内容告诉过相关的官员,结果被人告发后,乾隆勃然大怒,以“泄露秘密,交通外廷”为由马上把他处以磔刑,并明令太监不得结交外臣。

  不光如此,有一次乾隆看到一个太监和一个官员擦肩而过时,太监的手碰到了官员的手,而太监还像无事人一样走了。

  乾隆非常生气,立刻把太监总管叫来,狠狠把他骂了一顿,说太监不过是些卑贱的奴才,见了官员居然不让路行礼,实在不成体统,若是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律处斩。

  尽管清朝历代皇帝一直遵守祖制,对太监的管理从未有松懈,但到了嘉庆年间,还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image.png

  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领200个勇武教徒,密谋混进宫中,诛杀嘉庆帝,推翻清朝。

  当时宫中太监刘德、刘金等太监亦是天理教教徒。

  他们作为内应,入夜后,给林清等人打开了宫门,事情败露后,林清等人被诛杀,刘德和刘金等太监亦被凌迟处死。

  自此后,清廷要求太监当差听值后,不得回私宅。太监杖毙的事情在这之后也时有发生。

  此时太监在宫中的地位愈发低下,他们生活贫困、很容易因一点小错丢掉性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风光无限的太监。

  咸丰帝的贴身太监安德海由于取悦咸丰,很快得到了他的喜爱。

  后来,有权力欲的安德海又和懿贵人(后来的慈禧)勾结在了一起,并帮助懿贵人得到了咸丰的宠爱。

  咸丰在热河去世时,由于皇子载淳才6岁,所以他给载淳留下了以肃顺为首的8位顾命大臣,同时为了牵制这8位顾命大臣,又给载淳(由于载淳年幼,他的印章由生母懿贵妃代为管理)和慈安皇后两枚印章,表示所有圣旨必须加盖印章,才有效力。

  载淳继位后,是为同治,而懿贵妃也被尊为慈禧太后。

  慈禧想要夺权,安德海为她出谋划策,又施苦肉计,才成功地离开热河,并将慈禧的信顺利地带给留在京城和英法联军和谈的恭亲王,最终为慈禧发动政变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因如此,垂帘听政后的慈禧,对安德海极为宠幸。

  安德海也倨功自傲,在宫里飞扬跋扈。除了把慈禧当作主子,哪怕是慈安和同治,他都一概瞧不上眼,更不要说其他王公大臣了。

image.png

  所以,当安德海以“为同治采买龙袍”为由,出宫四处收受贿赂,到处游玩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太监不得出宫”的罪名处死。

  在安德海死后,李莲英又受到了慈禧的宠爱。

  不过,尽管慈禧对李莲英和安德海非常宠爱,但她还是很好的遵守了清王朝“太监不得干政”的祖制,所以。这两人虽多有不法之事,但还是不具备成为权监的条件。

  不过,清朝的灭亡,太监还是出了一把力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身为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在得到革命军“谁使清廷退位,谁做大总统”的约定后,对清王朝实际掌权人隆裕太后软硬兼施,逼迫她发布退位诏书。

  在这个过程中,隆裕太后身边的太监小德张被袁世凯收买,没少恫吓隆裕太后,最终促使隆裕太后答应了袁世凯的退位条件,并颁布了退位诏书。

  可见,清王朝尽管一直对太监干政保持了高度警惕,但受时代变局的影响,延续了200多年的清王朝走向覆灭时,太监还是为这个王朝的灭亡,起到了一点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