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宋应星言拒不入仕 宋应星到底有没有留过辫子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应星辫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01导语:
华夏五千年历史,蕴藏了无数的文化瑰宝。央视近年来对于宣传传统文化可谓竭力而为之,前有备受好评的《国家宝藏》,《百家讲坛》等系列节目,今有聚焦古时候经典书籍的《典籍里的中国》,然而后者最新一期节目的播出,其中的片段引起了热议。
节目中李光洁饰演的《天工开物》的著作者宋应星,与当今的农学大师袁隆平跨时空握手。这种古人与今人对话的形式赚足了观众的眼泪,然而李光洁扮演的老年形象竟是清末期阴阳辫子,这引起了观众的热议,因为宋应兴一生大半光景是在明朝度过的,而晚年十余年才在清朝度过。况且宋应星在清朝入关后言拒不入仕,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为他安上了“阴阳辫”是否显得过于不尊重历史人物?
02一、宋应星平生经历
宋应星出生书生世家,其曾祖官至兵部尚书,其父亲是秀才却一生不曾出仕。于此环境长大的宋应星自幼好学,颇得师长好评,平时爱好广泛尤喜读书,如天文学,农学的《本草纲目》也有涉略。
涉猎广泛,见识颇丰为他写下《天工开物》打下深厚基础。年岁渐长总得考个功名利禄光宗耀祖吧,于是宋应星宋应升两兄弟参加了乡试得中举人,可在会试中却失败了。之后两兄弟在白鹿洞书院学习进修,可最后再战科举仍是惨败。
接连几次的失败,已经磨灭了两兄弟参加科举的热情。不过两人有举人身份仍能谋个一官半职,后宋应星出任江西宜县学教谕。这也是一份闲职,宋应星在闲暇时开始了《天工开物》的编纂,此书收录了明中期前农业手工业的技术,可以称之为古时候技艺的百科全书。
此本书籍广受关注,宋应星借此成为了正八品官职。
可是在当官的两年里他看到了明朝正逐渐滑向深渊,对此感到失望的宋应星选择了辞官,可在三年后他又被重用出仕为五品官职。宋应星仍在苦苦坚持,但大明气数已尽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的那一刻,便宣告了灭亡。
宋应星本没有了希望,可是南明朝廷的建立一度给了他们希望。但南明终究是风中残烛无以为继,奸佞掌权让忠臣惨遭迫害,最终南明还是没有给予宋应星希望。
后来宋应星哥哥选择了以身殉国,而宋应星拒不出仕隐居乡野。
03二、宋应星到底有无留辫
宋应星出身于1587年逝世于1966年,其人生,过半生涯是在明朝统治中度过,值得一提的情况是宋应星去世的时间,是后人推断得知,并没有实际的史料能够证明宋应星的生卒年。如此一说便是认为宋应星晚年是在清朝统治时期度过的。
其实宋应星有无剃发没有明确证据,只是根据其他文人在明清交替时期的经历有所推测。当时选择接受清统治的明文人在剃发后,选择了头戴六合帽如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而这两人也有着拒不出仕的主张,所以推测宋应星晚年有可能剃发,但也有可能隐于乡野什么也没变化。
其实就算宋应星真的剃发了,他老年时期应是清朝初期,节目上李光洁的宋应星老年形象不该是清末年的阴阳辫子。众所周知在清朝入关后,两度下令剃发易服,实际上纵观清朝时期发型大概是有三个变化。清初期应是金钱鼠尾辫,而中晚期从狼尾辫向阴阳辫过渡,所以宋应星晚年应是金钱鼠尾辫。
清朝入关,很多老百姓惨遭屠戮,明最后一个皇帝崇祯自杀而亡,这对于宋应星来说是亡国之仇。所以宋应星晚年才会拒不出仕,甚至死前立下家训后世子孙也不能做官。清朝的入关导致了宋应星兄弟宋应升得以死明志殉国而死,甚至于他的家乡也是被清朝铁蹄所灭。
国仇家恨摆在宋应星的面前,他几乎没有可能去剃发入仕。
其实现在有这么一种理论表示清朝的入关是历史的必然,反清复明是抗拒大一统,清朝覆灭明朝成为了多民族统一的正义战争。
三,天工开物有多厉害,国内遇冷国外热捧
其实宋应星晚年到底有无留辫,再多讨论似乎已经没有多重要。况且《典籍里的中国》节目初心是为了宣传古时候历史中蕴藏的古人智慧,是那些遗失于历史传承中传统文化。
之所以用《天工开物》作为节目的开篇,是因为它是重要的科学典籍。它被称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同时期的欧洲笛卡尔的《方法论》成了流行读物,打开了人们禁锢的思想,而天工开物这本著作却在后来被禁。
因为它里面蕴含着解放繁重体力劳动的秘密,它可以打开人们的思想。而清朝统治者认为民众愚昧才能利于自己的统治,《天工开物》这种解放思想的读物严重威胁了统治,于是它成了政治不合格的作品,所以没有人敢于刊印。
《天工开物》在国内遇冷,在国外却备受追捧。在日本这本读物也曾流行一时,日本农业的进步也是通过汲取天工开物的智慧而改进成长的。它传到欧洲后,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传播广泛,有欧洲学者对它推崇备至,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让欧洲人民的思想被打开。
04小结:
节目用《天工开物》就是想人们认识到古时候科技也曾非常发达,同时也是启示人们认识到一个问题,我国古时候科技明明发达一时可后来为什么又会被超越?
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了历史,过去的一些历史细节过于纠结其实是没有用的。我们更应该做的是不是能从蕴藏古人智慧的书籍中,找到能够引领今人不断前进的智慧。
辫子早就消失,何必为此劳费心神纠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