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 乾隆十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乾隆十三年清朝历史上最为严苛的一年,在这一年时间里到底发生什么?最为严苛的一年又是什么样的?对乾隆十三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众所周知,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王朝。清王朝灭亡至今不过109年;同样这也是封建王朝中第二个,由外族来问鼎中原,执掌政权的王朝。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作为满清王朝十二任皇帝中的第六任皇帝,他可谓起得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样,他也是满清皇帝中最有福气的一位。
一方面,他在位时间高达六十年,仅次于祖父康熙,却比祖父康熙要长寿;其次,因为正值康乾盛世,他的祖父康熙皇帝,父亲雍正皇帝给他留下了一个政权稳定,国库充盈的执政环境;因此,他在位的这些年,也正值大清帝国的国力巅峰。
乾隆十三年,也就是1748年,中国农历戊辰年。十三年前,雍正皇帝驾崩,新帝乾隆登基之时,正好是雍正十三年。因此,曾有人预言“本朝至十三年时,国家必有之事,非计料所及者”。
其实,历史或许就是这样诡异,或许我们所经历的历史,不过是被更高等的生物设计好的,我们做的只是经历历史。
雍正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位陪伴乾隆近二十年的孝贤纯皇后在这一年陪乾隆皇帝东巡至德州时去世。人生几大悲,中年丧妻便是其中之一。
孝庄纯皇后原名富察氏,出身于满洲镶黄旗,是乾隆皇帝原配嫡后,她的父亲是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祖父米思翰曾追随康熙皇帝,官至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这样的身世,可谓是出身于镶黄旗中的贵族。
而镶黄旗作为满洲八旗中的首旗,由皇帝亲自统率。由于镶黄旗地位列居八旗之首,因此清朝历任皇后中,真正出身镶黄旗的屈指可数。
因此,孝贤纯皇后的葬礼,也正是这场政治风波的开始;皇长子与皇三子在皇后的葬礼上表现得不够悲痛,这本就无伤大雅,毕竟他们并非嫡子,与这位皇后感情不深。
但在丧妻不久,且内心悲痛的乾隆皇帝眼里,这就是大逆不道,挑战天威的表现。
他随即便大发雷霆,痛斥这两位皇子“不忠不孝,不配为人子”。
这话如果从普通人嘴里说出,倒是无所谓。但这话是从位居九五之尊的乾隆皇帝口中说出来的,这件事的政治意义就很重。
乾隆
破坏力惊人的政治风暴
他甚至放出:“此二人断不可承继大统……伊等如此不孝,朕以父子之情,不忍杀伊等,伊等当知保全之恩,安分度日!并请诸王、大臣共鉴,绝不食言。”这样决绝的话出来。
在这场政治风波中所被波及到的人,从皇子这样未来有机会继承大统的人,到总督、尚书、巡抚这样高官大员,封疆大吏;再到知县,县令这样的基层官吏,这无疑是一场官场上破坏力惊人巨大的政治风暴。
有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乾隆皇帝为什么会这样做?从表面上看,这是乾隆作为鳏夫,因突然间丧偶所引起的一次政治风暴。
但剖析其本质,应该说是乾隆作为执政者,对其下属的官僚集团用这场政治风暴来进行一次警告,警告这些封建官僚集团的前台代言人,让他们看清楚,究竟谁才是老大。
宽和为主,敲打为辅
因为在乾隆执政之初,由于父亲雍正的励精图治,让社会日渐稳定;整顿吏治,严惩整治康熙晚年时遗留的贪官污吏;给乾隆留下了一个相对较好的执政环境,因此最初几年他的政治生涯可谓顺风顺水。
由于乾隆皇帝登基后,由于需要笼络封建官僚,维系政权稳定;所以他在整顿吏治方面不再像雍正时那样严肃,执政方向也以宽和为主,敲打为辅。
宽和政策弊端
但乾隆采用这样的政策有着严重弊端,让在雍正时期被敲打过的封建官僚集团自然而然就会对乾隆皇帝感恩戴德,山呼万岁;但一转眼,这些人也便会摇身一变,嘴里说着尧舜禹汤;背地里却做着男盗女娼的事情,整日欺下瞒上。
乾隆之所以用宽容政策,就是为了稳固朝堂,巩固政权,让官僚集团与自己利益一致,形成一种默契;但这样却陷入另一种危机中。由于这种宽容政策,让在雍正年间整肃吏治时被压制许久的官僚集团重新抬头。
因此也导致了各地贪腐案几乎层出不穷,还牵扯出地方衙门财政出现赤字,而很多地方财政出现赤字,都是因为地方官挪用公款导致的。
今天挪点公款盖个房,明天拿点公款来置地,后天和朋友出去吃饭再动点公款;这些地方官将地方财政当成他们自己的私房钱,想动多少动多少,所以也会有入不敷出的情况,地方上的税收不够这些人挪用,于是有的人就超前挪用,导致地方财政出现赤字。
看到这里,就会有朋友想问,那朝廷就不会委派京官来查账吗?当然会。虽然一般每年朝廷都会委派户部去各地查账,但这些查账的官员可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而不是像写在纸上的律法那样,不会“变通”。
一般情况下,地方官会在京官来的时候,先是准备丰厚的酒席来款待他,再通过各种方式,给京官行重利贿赂,毕竟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然后保留证据,以备日后京官如果翻脸不认账时所需。
这种情况下,朝廷委派的官员便与地方官成为利益共同体,他们会与地方官员沆瀣一气,在查账时候适可而止,或者干脆不查,然后回京汇报时再替这个人说几句好话;但就是这种情况,加剧了一些地方上的财政赤字。
反思“宽和政策”
各种因素在内,推动了乾隆对自己曾经这“宽和政策”的反思推敲;官僚集团的主力是通过寒窗苦读几十年最终翻身的读书人。
这些人在获得权力后,为了巩固自己手里的权力,会不自觉地形成一股势力,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封建官僚集团”。
而这些人大部分是为了改变自己命运而读书,“朝为田家汉,暮登天子堂”就是这些人比较真实的写照。
因此,当赋予这些饱读诗书且渴望改变命运的读书人以权力,且不以律法,严刑来作为皮鞭悬在这些人头上时;那么像地方财政赤字,买官卖爵都是小意思。
蜜枣棒子两手抓
只有一方面给予这些人荣华富贵,让他们权力金钱应有尽有。而另一方面,在这些人的头上悬起律法、严刑这两条随时可能会落在这些人身上的皮鞭,以此来驾驭这个可以影响政治走向的“封建官僚集团”。
让这个集团与自己的根本利益一致,达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乾隆
醉翁之意不在酒
因此,有人认为这场政治风暴并非是乾隆皇帝的一时起意,而是一次针对官僚集团的敲打;作为清朝当时最高执政者,乾隆需要在各种势力中平衡。
使朝堂每个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都相对平衡,不出现乱子,就足以证明乾隆皇帝的政治修养还是不低的;最起码也要比绝大部分人要强。
乾隆皇帝用这次政治风暴向封建官僚集团发难,也让这些人明白;为了平衡势力,达到朝堂稳定,自己虽然提倡“宽和政策”,很少重罚他们,但不代表自己不会。同样,自己也只是希望政权稳固,但同样自己也会为了稳固政权,对那些破坏规矩的人大开杀戒。
如果说,这一年的乾隆皇帝与之前的他有什么不一样,也只能说他变得嗜杀,变得有些无情。
在乾隆十三年以前,别说贪官污吏了,就是普通人犯了法,乾隆皇帝也会下令尽可能网开一面,除了大奸大恶,穷凶极恶之徒以外,能不杀的,尽可能不杀。
秋审是事关犯人最终生死的一次审判,相当于我们现在最高人民法院的终审环节;如果在秋审中依旧认定你是穷凶极恶的人,那么不好意思,等待你的只有秋后问斩。
就在乾隆十三年时一年一度的秋审中,乾隆皇帝一改前几年的做派,这次的他丝毫不留情面,他大笔一挥用手中朱砂笔为犯人的生命画上句号;这一次甚至就连以往批准不需要死的犯人,也在这场政治风暴的余波中丧命。
孝庄纯皇后
君臣关系不复昔
而对于那些贪官污吏,乾隆皇帝重拾老爹在位时的政策,让贪官污吏自行补充所欠亏空;如果变卖家产依旧不能补足亏空的,直接大笔一挥,秋后问斩。
也是这一年开始,君臣关系不再像那十二年间那样融洽,君臣间的关系重新回归主子与奴才的关系。诛杀那些作为出头鸟的人,也成为乾隆皇帝敲打封建官僚集团时经常用的办法。
如果说,这一年的政治风暴是孝庄纯皇后所引起的,我认为也不尽然;孝庄纯皇后的去世是一个导火索,一个将皇帝与官僚集团之间的矛盾引爆的导火索。但无法调节的矛盾始终要引爆,只是时间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