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可以通过婚姻和蒙古联姻 明朝为什么就不行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清和蒙古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纵观整个明朝,与蒙古之间一直是打打停停、纠缠不清,在花费了太多精力、财力之后,仍然无法确保北部边疆稳定。而反观清朝,却通过联姻拉拢的方式,与蒙古各部保持了较好的关系,除了平定准噶尔之外,双方始终未发生大规模的战争。那么,明朝为何不通过联姻的方式,与蒙古搞好关系呢?

image.png

  原因之一:明朝与蒙古天然敌对,清朝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元朝乃是蒙古建立的国家,而明朝则是推翻元朝后建立的王朝,这导致双方从一开始便形成了敌对关系,而这种关系至少在明朝初期的一百年内是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而清朝作为崛起于东北的民族,不论从生活习俗,还是从战略态势来讲,关系并不紧张。

image.png

  从明朝和蒙古的博弈来看,明朝前期主要以打击为主,中后期则以战略防御和平衡牵制为主。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成祖朱棣,明朝多次出兵北伐北元,从而彻底瓦解了北元残余势力,一定程度确保了北部边疆稳定。而自仁宣年间开始战略收缩后,明朝则主要依靠九边重镇进行战略防御,同时通过“贡市”贸易平衡牵制蒙古各部。

  清朝则有所不同,清朝由于崛起较晚,初期实力相对较弱,为了寻求入关的机会,同样也为了确保侧翼和后方的安全,在没有绝对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清朝(后金)自然不必与蒙古轻启战端。更何况,清朝崛起时蒙古已经是四分五裂,可汗对于蒙古各部统治力有限,因此清朝主要采取的便是通过联姻拉拢蒙古部落,并对可汗势力进行打击的策略。

image.png

  根源上的敌视和友好,再加上明朝和清朝不同的民族政策,以及蒙古诸部的现实情况,这是造成明朝和蒙古天然敌视,而清朝和蒙古则天然友好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库图克图汗之子最终投降,黄金家族彻底失去了对草原的统治,再加上秦朝的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再也无力恢复往日荣光。

  原因之二:国力强弱不同,明朝没有必要采取和亲政策

  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国力强弱的不同,同样会影响到国家的对外政策,明朝由于国力一直较为强盛,因此并没有与蒙古和亲的必要,而清朝则恰恰相反。

image.png

  古时候互市画面

  虽说明朝在与蒙古的战争中,也曾遭遇过“土木堡之变”这样的惨败,但不可否认的是,明朝在国力方面,始终要远超蒙古。蒙古各部虽然时常南侵掠边,但除了“庚戌之变”等少数几次之外,却始终难以深入明朝腹地,而明朝却可以通过外贸一定程度掌控蒙古各部的经济命脉,再加上所谓的“天朝上国”心里作祟,明朝很难升起与蒙古各部和亲的心思。

  清朝则不同,后金虽然在“萨尔浒之战”后已经逐步在辽东站稳脚跟,但刚刚崛起的后金实际上仍比较弱小,明朝依靠松锦防线仍然对后金保持着一定的战略威慑力,再加上朝鲜和蒙古此时依旧比较偏向明朝,后金不论是为了崛起,还是为了将来攻入关内,解决蒙古和朝鲜保证侧翼安全,都是重中之重,因此通过联姻分化瓦解蒙古部落,自然不失为一条妙计。

image.png

  正是由于明朝和清朝国力方面的差距,使得明朝和清朝对待蒙古的态度截然不同。事实上,即使在“萨尔浒之战”战败,而蒙古部落中亲近明朝的内喀尔喀和叶赫部又先后被击败的情况下,明朝拉拢林丹汗的方式仍然是通过赏赐银钱来促使蒙古出兵,而并非所谓的联姻。

  原因之三:明朝时期蒙古仍有退路,清朝时期蒙古退无可退

  这一点则关系到了蒙古各部对明清两朝不同的态度,自古以来中原王朝始终对游牧民族无可奈何,一个主要原因便是其强大的机动能力,即使他们不敌中原王朝,也可退往漠北甚至更北方,等到恢复实力后再度南下。

image.png

  明朝时期,虽然朱元璋时期明军通过北伐击溃了元朝残余势力,从而导致蒙古分裂,明成祖朱棣更是先后五次北伐,然而除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取得一定战果外,其余三次北伐均难以找到鞑靼主力,反而给瓦剌崛起提供了时机,而在瓦剌衰弱之后,鞑靼便又迅速卷土重来。

  而到了清朝,随着俄罗斯在西伯利亚的疯狂扩张,蒙古各部再也不能随心所欲的向北发展,退路已经完全被断绝。而在准噶尔部崛起后,又和沙俄沆瀣一气,又从西北部对蒙古各部造成了压力。北部和西北部的变化,导致蒙古各部只能选择归顺更加友好的清朝,因此蒙古各部也需要通过联姻,来加强与清朝之间的关系。

image.png

  在明朝时期,蒙古的北方还没有出现俄罗斯这样的巨大威胁,他们的主要威胁仍然来自于南部的明朝,一旦不敌明廷,他们完全可以向北撤退,一直撤到明朝根本无法、无力打击为止。而自从俄罗斯东扩之后,被夹在中间的蒙古各部面对压力只能选择投靠更加友好的清廷。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