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黄马褂到底是怎么样的 这衣服真的有那么大的威力吗
你真的了解清朝黄马褂吗?为什么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我们看清宫影视剧时,常常会看到皇帝一高兴了,就赏赐大臣黄马褂以示恩宠。而得了黄马褂的大臣仿佛得了天大的恩宠感激的五体投地,高呼万岁。还有,身穿黄马褂的人一般人动不得,见官不拜,其他人反而还要下跪,仿佛如圣旨一样神圣。可能不少人要疑惑了,这黄马褂到底有何威力,居然如此强大?
解答这个问题,首先得从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讲起。皇帝龙袍使用黄色的传统是从隋唐时期才有的,在这之前的皇帝衣服颜色并不固定,而是根据五行而定的。唐高宗时期,黄色开始正式成为皇家专用颜色。到了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黄色彻底成为了封建皇权的象征,无论官员、百姓都不能私自使用黄色。
马褂原本是满族所独有的民族服饰,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无论是骑射打仗还是日常生活都比较方便。在最初,马褂只是八旗兵的常穿衣服,满清入关后,开始逐渐盛行。
康熙在位时期,几乎每年都会进行木兰围猎,围猎结束后赏表现出色者马褂示以恩典,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礼服”。
那么有哪些人能有幸获资格穿黄马褂呢?
主要有以下四种人,一类是侍卫大臣,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人员可以穿,但黄马褂并非可以一直传下去,如果有一天离开了这个岗位,这黄马褂也要再上交回去,不允许私自带走。
还有一类是上面所说的在围猎过程中表现出色者;第三类是有突出贡献的大臣,也是我们通常最熟悉的“赏赐黄马褂”,这类黄马褂很难获得,纵观清朝,获此殊荣者寥寥无几,只有大将军傅恒、福康安及晚清汉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
最后一类是捐钱获赏,这种行为在慈禧当政时期很盛行,比如大商人胡雪岩为左宗棠筹办军需,朝廷就赏赐了他一件黄马褂;到了晚清末期,八旗子弟花个百十两银子也能买个黄马褂穿,这时的黄马褂已经泛滥到不值一文了。
大清朝最有名的一件黄马褂当属李鸿章那件,他在日本谈判时被人行刺,血染黄马褂,李鸿章谈判时依然坚持穿此衣服,据理力争。谈判结束后,日本从最初的三亿两白银降到两亿两,李鸿章回国时将黄马褂换下保存好,长叹一声:“此血可以报国矣”。
清王朝灭亡后,黄马褂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退出了历史舞台,转而是经过改良的长袍马褂成为了民国时期男子的国民礼服,流行了三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