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为后人做了什么贡献?除了推动民族大融合之外还做了什么

  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清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到清朝,很多华夏儿女必定愤懑不已。作为一个中原大地之外的游牧民族,在依靠武力征服了中原汉人的土地之后,思想上大兴“文字狱”,推行“奴化”教育;统治方式极其野蛮,在入主中原之后,强推“剃发令”,为此制造了一个个恐怖的“屠城”案件——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等。

  当然最让后人为之诟病的还属满清统治者目光短浅、夜郎自大,沉醉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能自拔,对外交流上大搞闭关锁国,使得原本跻身世界前列的中华民族在世界工业革命浪潮中严重落伍,为之后近代历史的屈辱开启埋下了伏笔。

image.png

  当然作为一个国祚时长长达近三百年的大一统王朝(从1644年明朝灭亡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共历268年,若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则历时296年),清朝的存在并非一无是处,不仅如此,反倒还有令人肯定之处。从目前来看,清朝的贡献,这两点至少是无争议的。

  1,奠定了今日中国之版图。中国古时候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建立了第一个封建制集权国家开始,至1912年清朝末帝宣统下诏退位,共历经2133年。在这两千多年的浩瀚历史当中,虽然上演了诸多封建王朝上台、谢幕的重头戏码,并且诞生出了诸如秦朝、汉朝、唐朝、元朝、明朝这样的大一统王朝,但比较它们的国土面积则会发现,虽然同属“大一统”,但国土面积却差异巨大,而清朝1316万平方公里(1759年)的面积绝对位列第一梯度,甚至直逼排名第一位的元朝。

  比如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的面积也只不过340万平方公里,只是清朝的一个零头;而后世名声非常响亮的强汉,国土面积也不过为600万,只占清朝时期的一半;至于“治隆唐宋、远迈汉唐”、让人扼腕叹息不止的明朝,全盛时期国土面积997万平方公里(永乐年间),较清朝少了23%。

  最为关键的是:随着永乐盛世的谢幕,明朝后期国土面积缩水严重,东北边界由开始的日本海、外兴安岭缩至辽河流域,北部边界则由阴山撤至明长城以内,西部边界由新疆哈密退守嘉峪关,也即明朝后期新疆也不再属于明朝版图,西南边界由缅甸退至云南境内。众所周知,当今国际上对于领土的认定,很多时候都以古为依据,如果依照明朝的疆域来评定,是不是将释放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

  反观清朝则大为不同,不仅国土面积非常庞大,而且将新疆和西藏正式纳入版图,从法理上使得它们正式归为中华民族之一部分,这显然有利于现今中国版图的奠定。

  2,为现代贡献了大量清宫剧。虽然这一点“贡献”着实上不了台面,但确实属于不争的事实。现今打开电视,映入眼帘的十之八九是清宫剧,而且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如《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康熙王朝》、《雍正王朝》、《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等,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导演在拍摄女人爱看的后宫争斗剧时,往往喜欢以清朝为背景。

  对于为何现代导演喜好清宫剧的原因,网上讨论着实颇多。个人以为,清宫剧之所以大行其道、热度不减,一方面是因为清朝距离我们较近,有更加详实的素材可供参考,有的甚至还留有彩色照片,这在全面复原清朝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形象、场景布置方面非常便利。

image.png

  另一方面,则是清朝作为封建集权特色极为显著的朝代,皇帝的权力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因此皇帝在捍卫国家、打击敌人方面的作用效果则极为显著,很适合于现代剧中所需要的个人英雄主义主题的弘扬;而明朝则因为内阁制度的存在,皇帝的存在感不强而且昏君较多,不利于在荧幕上树立一个伟岸、英明的一国之君形象以迎合现代人心中的救世主情结。另外尤为关键的是:清朝的乾隆皇帝作为一代情种,不仅守着60年的乾隆盛世可以大吹大擂一把,而且其生性风流、处处留香的个人特质使得其为现代言情剧所青睐。

  除却这两点无争议的贡献外,个人以为清朝的这第三点贡献不能忽视,必须予以充分肯定,这便是清朝对民族大融合的贡献。

  虽然汉人为主体的中原人士在推动文化的繁荣和技术的进步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因此我们才能看到科学技术领先的朝代往往都是汉人朝廷,如宋朝、明朝。甚至担负起晚晴中兴重任、推动晚清洋务运动的也是汉人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但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在民族政策方面是“狭隘”的。

  3,中原文化中“狭隘”的民族政策——“华夷之辩”

  作为中国古时候传统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由于奉行周礼中的等级制度,并且其划分的依据便是“血缘关系”,也即人与人之间是不能平等共事、和平共处,因为血缘的不同注定就会有家人和外人之分。将其在中华大地上进行推广,则因为地缘关系、生活习俗的不同也可以分成同族和异族。这便是“华夷之辩”,即按照血缘、地缘和衣饰礼仪这三大标准,进行华夏与蛮夷的区分。《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image.png

  也正是因为中原人士自周朝开始,便有了“华夷之辩”的强烈思想,故而我们才会在史书上看到非中原人士的边塞少数民族,往往冠之以“蛮、夷、戎、狄、胡”这样的称呼。这些称呼不仅表示边塞少数民族毫无礼仪之风、服章之美,更是对其处于原始未开化之状态的深深鄙视,并且“胡”的本意即为外族人、外国人。也正是因为对边塞少数民族有这样的成见和外族划分,故而“非我族类者,其心必异”便成为了中原汉人的主流口号,因此大凡中原汉人建立的王朝,基本都会有两个共同特征:

  (1)与胡人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

  (2)修筑长城抵御胡人入关

  而清朝由于本身属于少数民族,在凭借较少的兵力“侥幸”夺得了汉人的江山后,为了害怕满清统治终止失去,一方面在拼命学习中原汉人文化,保护明十三陵、提出“满汉一家”政策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另一方面则大力推行民族融合政策,如满蒙一家、满藏一家。

image.png

  这不仅是口头上说说则已,而是拿出行动,例如顺治九年,达赖五世提出在归化城觐见,希望顺治皇帝亲自迎接。孝庄、索尼、鳌拜等满清贵族认为满藏一家,顺治帝应当亲自迎接,但汉臣却认为“皇帝为天下之主”,不应屈尊前往。从这个例子中便可窥见:深受中原传统文化洗礼的汉臣心中一直有着无法实现相互尊重的等级观念,在与人交往中总要分个“亲疏尊卑”,这显然是“华夷之辩”的狭隘思想在作怪。

  也正是因为满清统治者大力倡导“满汉一家”、“满蒙一家”、“满藏一家”等民族平等政策,推动了中华大地上的民族大融合,故而在乾隆年间,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国的格局最终确定,包含了50多个民族,国家空前统一。

  综上所述,清朝的贡献,除了无争议的两点:奠定了今日中国之版图、贡献了大量清宫剧,还有这第三点必须充分肯定,这便是推动了民族大融合。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