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官员每年退休工资有多少白银?
清朝官员每年退休工资50两白银,这是什么水平?感兴趣的网友们和为什么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清朝的时候,很多人都拼命想要踏上仕途,科举场上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最后还是为了获得官职。当然,其中不乏报国平天下的官员,但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成为官员后,可以享受各种福利待遇。
甚至在仕途以前,秀才、举人、进士,就有各种福利待遇。所以,这些人也被称为“官绅阶层”。
只要不是被罢黜官职,官员可以继续享受超过普通人的特权。尤其是在退休待遇上。在清朝社会中,只有官员才有退休待遇的说法。
对于平民来说,如果没有受到官府优待,年老后也没有福利待遇,最多是免除徭役等,没有待遇的说法。官员以上的亲王贵胄,属于终生享受福利待遇,没有退休的说法。
当然,官员的退休待遇,并非全部相同。他们之间会因为官阶级别差距,以及是否得到皇帝宠信区别有区别。
不过,不论怎么样,在清朝的时候,如果能得到每年50两白银的退休工资,都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平。
清朝官员退休俸禄,主要取决于在任时的正俸。清朝历史上,官员合法收入实际上发生过很大变动。清朝初期,官员合法收入主要来自俸禄和禄米。这个收入依据官员的官阶品级划分。具体而言,可以看下面这张图。
到了清朝中期,皇帝意识到,官员收入过低,表面减少开支,实际埋下很多隐患。官员会拼命勒索百姓,导致官场腐败始终无法整顿。所以,清朝开始给官员增加额外收入。
为了不破坏祖制,又能达到同样目的,清朝给这些额外增加的收入,取一些其它名字。给地方官的额外收入称为“养廉银”,给京官的额外收入称为“恩俸”。加上这些额外收入后,官员收入大增。
但是,对朝廷来说,这也带来另一个问题。如果按照官员全部收入发退休工资,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为养廉银的数额,可以达到正式俸禄的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一般来说,总督一级的官员每年俸禄上百两白银,养廉银普遍达到上万两白银。恩俸数额较少,但也是正式俸禄的双倍。
也就是说,如果朝廷按照这个标准发的话,数额还是太高。清朝在任官员一般有上万人。退休官员数量更多。即便只按正俸发放,对朝廷国库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而且,这些退休官员实际上也不能继续发挥什么作用。清朝更多是需要他们退休后不捣乱,继续给朝廷发光发热就够了。级别越高,经验越多,对朝廷更有利用价值。
所以,清朝又加了一个规定,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员,退休后才可以享受在任时的全部俸禄。清朝官吏退休以前,三品以下官员都是退休前上交告老还乡的辞呈,交由吏部处理。
吏部跟官员所在衙门审议后,只要符合标准的官员,就可以退休。退休后留在家乡的官员,退休工资由地方督抚按时发放。留在京城的官员,由户部安排发放。
这些官员能够领取的退休俸禄,一般只有在任时的一半俸禄。按照这个数字折算,只有四品官每年可以领取50两退休工资,也就是知府这一层的官职。
对于三品以上官员,他们的辞呈都是由皇帝亲自处理。这些高级官员属于朝廷重臣,身上关系重大,吏部无权处置。
一般来说,这些三品官员跟皇帝关系比较好,皇帝在评定他们的退休待遇时,会根据自己的平时印象打分。大部分情况下,这些三品官员都可以享受在任时的全部正俸。
也有极少数情况下,官员在退休前被夺去官员身份,或者被皇帝处罚,无法正常享受退休后的全部俸禄。
即便是那些得到皇帝特殊待遇的官员,一般来说,除非是特殊赏赐,否则也是需要在退休前加升官阶,退休后才可以继续享受更高的福利待遇。
如果可以享受正常待遇,他们的退休俸禄,都超过50两白银的标准。总体上来说,能够领取每年50两白银以上的退休工资,仍是很高的待遇。毕竟只有四品官员才有机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