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黄带子、红带子是什么?有什么用?
我们在看关于清朝时期电视剧的时候,也许会听到两个不怎么常见的名词:黄带子、红带子。这两种带子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所谓“黄带子”,其实就是黄色的腰带。清太宗皇太极登基称帝后,规定皇家宗室成员皆束黄色腰带(皇帝用明黄色,其他人用杏黄色),以示身份。因此,黄带子就成为了清朝皇家宗室的特殊标志,所以宗室成员就被人们俗称为“黄带子”。
按满清的规定,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为大宗,从塔克世一脉繁衍下来的子孙都是宗室成员,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黄带子。而塔克世的兄弟们,也就是努尔哈赤的伯伯、叔叔等人属于皇室旁支,他们的后裔被称为“觉罗”,可以系红色腰带以示身份,因此也被人们称为“红带子”。
清朝宗室的爵位分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二个名号。除了皇帝特准可以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外,其他爵位均每代降等袭爵。比如亲王嫡长子袭父爵,要降为郡王,以此类推。
在经过几代人层层递降后,一些宗室(黄带子)无法取得爵位和职务,这些人被称为“闲散宗室”,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无业游民。红带子中没有爵位和职位的人被称为“闲散觉罗”。这些闲散人员大多不怎么会理财,在没有爵位和职务的情况下,很多人的生计都成了问题。虽然他们和当朝皇帝的关系都已经非常疏远了,但考虑到这些人身上毕竟流淌着皇家的血脉,如果完全对其不管不顾,让他们系着黄带子、红带子沦落街头,那丢的还是皇家的脸面。于是,皇帝对这些闲散的穷亲戚还是有一项特殊福利,官方称为“养赡银”。
清代规定,凡是闲散宗室(黄带子)男性,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二两银子,从二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三两银子,同时每年给米给米四十二斛二斗。凡闲散觉罗(红带子)男性,从二十岁开始,每月由宗人府发二两银子,同时每年给米二十一斛二斗。清朝中前期,北京一个五口之家一年的开支大约为三十两银子。所以,这笔钱算是皇帝给这些远房皇亲国戚提供的一项低保,至少能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
“养赡银”是黄带子、红带子可以享受到的主要实质性特权。至于网上有些文章说黄带子杀人可以逍遥法外,那就完全是胡说八道了。即便是亲王、贝勒明目张胆地杀人,也会受到严厉惩罚,普通的黄带子就更不用说了。
到了清朝后期,随着国家财政的吃紧,加上宗室成员成倍增长,皇帝已无力继续向这些穷亲戚提供这项特殊福利。因此,每月的“养赡银”就大打折扣了,很多闲散宗室和闲散觉罗的生活很快就陷入了困境。甚至出现了宗室成员“夜出挈篮卖萝卜”的窘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