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国库丢银案”是怎么回事?道光帝是如何解决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今天为什么小编来说说道光帝的故事。
清,道光皇帝特别节俭,这节俭体是现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
刚登基,内务府照例制作出40方砚,后刻“道光御用”。但是呢,皇帝觉得一个人用不完,遂发给大臣分享。
道光的裤子破了,让内务府用新布料把洞补上,而不是重新做一件,因为他觉得补一补并不妨碍穿,而重做却又要花钱。上行下效,大臣也开始跟风,只是他们是真心节省吗?未必,可能只是为了取悦皇帝。
上面的资料,取材自《清朝野史大观》,虽然没有史实严谨,却也能反映出人物状态——节省。
可以想见,一个这么省的皇帝,如果发现国库空虚会是件多么痛心的事,引子发生在道光二十二年。
京城有一个大富商,他是银号的老板,腰缠万贯。自古,百姓期盼富有,富有了就期待走入官场,于是富商打算贡献出一万余两白银,给自己的儿子捐个官。所谓的“捐官”,实际上就是用钱买官,为官者有无才能则在所不问,它由来已久,每每吏治腐败的时期就频繁发生。
谁知道这回出事了。
先是库丁贪污,使一万余两,丢失了四千多两。
随后,户部分赃不均,告到朝廷,道光得知此事大为震惊,下令彻查国库,盘点之下竟然发现账面上大清拥有1218万两,实际上只有293万两!而这丢失的925万两去哪了?无从知晓!
道光也算倒霉,以上这件事,爆发在道光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842年!这前后所发生的,任何“一家之主”都会头疼:
1840年,孝全皇后去世,在葬礼过后的四月余,亡妻的伤感还没有驱散,外交又陷入了阴霾,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七月份,英军抵达天津,直隶总督前往大沽口炮台会谈。九月份,林则徐被迫革职,十二月,割让香港,赔款烟草价格。
1841年,英军再次深入,这回清政府终于向英宣战,然而节节败退,关天培殉职,《广州合约》签定,广州不平百姓爆发了三元里起义。
1842年,陈化成殉职,上海失守,七月份,英国舰队挺入南京,《南京条约》签订。割地、赔款、开设通商口岸使清政府主权丧失,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是在这一年,道光发现国库在他眼皮子底下丢了九百多万两白银!
这时候总会想到老生常谈的那句话:屋漏偏逢连阴雨。
是不是很想知道“国库丢银案”的结局?
我们继续追踪:
当然,这些钱不是真的被飞贼挖洞偷走了,而是被贪污掉了,这些贪官污吏堪比“窃国者”。只不过,十几年下来,战线拉得太长,所涉及的官吏、库丁、贿赂者不仅多、广,而且流动性很强,有的随着人事调动早就换到别的岗位,已经无法知道谁才是罪魁祸首。乾隆朝,能盯上一个和珅,道光朝可未必。
但是吏治该整治是真,国家需要钱度过外敌难关也是真,道光索性严惩:
往上追朔,从嘉庆朝截至道光二十三年为止,凡是做过国库官吏者、检查者的,计算任职年、月、日后,每个月罚款一千二百两白银。无论他们此时是已故还是在世,有没有变动职位,人人有责。
但是即便如此,最后收回来的钱也远远弥补不了朝廷亏空。本质在于:腐败已经形成规模,国家死气沉沉,又缺乏锐意改革。
有时候会想,如果维新变法不是发生在1898年,而是早个五十年,那么道光会不会抓住这次机会?如果真的抓住这次机会,清朝又能否中兴,甚至与世界接轨?
道光在位的前半程,试图做出改变,比如厉行节俭;改革传统的河运方式,支持河、海运输网络的建立;惩治盐运的非法行为等等。但是以上种种努力,都没有触及清朝的根本矛盾,这与人物性格有或多或少联系,不少史学家认为,道光像父亲一样,中规中矩、本本分分,做皇帝则更适合锦上添花的维系稳定,却不适合开国、中兴。美国学者费正清眼中的道光,甚至还有点“胆小”。阎崇年也称,《南京条约》的签订,道光需要负主要责任。
在梳理清代末年历史时,不少人看到“惨败”“没落”,都会说“这不是一个人的错”“责任归为一人是片面的历史观”,诚然我们不可否认历史大势下人类被迫的妥协,但一味的用宏观视角评判历史,则又会陷入“人人无责”的悖论。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政策,每一个决定,都有其巨大的作用,每个历史人物都有独立的弧光,而非一个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