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宫女制度是怎样的?孝仪纯皇后刚进宫时过着怎样的生活?

  你知道孝仪纯皇后吗?今天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我们都知道,孝仪纯皇后在得到追封前,有很长一段时间以“令妃”的身份活跃在人们眼前的,而在她成为宠妃之前,似乎又有过几年短暂的婢女岁月(注:这是由她父亲官职、出身包衣推测的)。那么清代的宫女是如何选拔的?令妃在成为宠妃之前又经历过什么?这就必须解一番清朝的宫女制度了。

  宫女,秀女,自古就是两类分明的群体,每个朝代区分标准不同,有的因为长相,也有的因为出身,清朝更现实:根据血统差距,八旗子弟有资格选秀,上三旗包衣只能为奴为婢,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宫女。秀女每三年选拔一回,而宫女为了源源不断地满足紫禁城的劳动需求,周期是每年一届,日期定在春二月。

  不过,有人就会问了:进宫做奴才有什么好?我可以不去。

image.png

  行不行?不行!因为清朝的宫女制度非常严格,有它的强制性,这体现在两点:1,符合以上身份的女孩,当达到十三岁,就要将造册送往内务府,等待着备选。2,除去被选中的宫女,还有一部分资质尚可,只是相交这一批差一点,那么就会得到一个“记名宫女”的身份,来年再次参选。如果中间出嫁了,就会以“抗旨”之罪论处。

  所以你问令妃是哪一年进宫的?《清史稿》记载,魏氏生于1727年,1739年十三岁(古人以虚岁计算年龄),1745年成为贵人。那么1739年到1745年中的任何一个二月初二,都可能是她进宫的日子。

  进宫以后,并不是暗无天日,任何一个群体,在其内部都是分有等级的,上等比起下等,总是好过一些,上层称女官,下层称奴仆。可又是用什么方式划分等级?出身?资历?都不是,你可能想象不到,是考试成绩。

  根据宫廷典制的记载,宫女入宫后,会被教授刺绣、打扫、装饰等等技能,同时每日都要学习写字、练习书法,今日教,次日查,一年以后再传授“六法”,通过考核被评以等级。为什么要这么复杂呢?原因没有明说,但是大概可以猜测到:一是为了彰显皇家的专业性,再者,宫女的主人是王公贵族,或者皇后嫔妃,为了满足主人日常需求,仆人也必须在各个领域有所涉猎。

  那么,令妃最初到底是女官还是奴仆呢?史料没有记载。不过我们最起码知道,令妃并非不通文墨,她经历过专业的训练,以及考核。

image.png

  一说宫女,你可能第一便想到辛者库中那些素面朝天,洗衣打扫的可怜人,但实际情况是在辛者库的女孩,有很多是当初学习成绩不好的(还有一部分是家人犯罪的)......而考核突出的人会跟在嫔妃身边,待遇更好,赏赐也更多。

  清宫中,处处都要讲究个等级,可是怎么讲究呢?反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宫女数量:皇太后12名宫女,皇后10名,皇贵妃8名,贵妃8名,嫔妃6名,贵人4名,常在3名,答应2名。这样一来就好办了,试想一下,皇后一出场,后面呼啦啦跟着一群人,而妃子只有6人,光是阵仗上就压人一头。

  那么,令妃最初又是跟在谁的身后呢?

  再来说说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工资。

  做学徒的宫女,因为没有上岗,也就没有工资,只有成功上岗的人,才可以享受每个月的月钱,从4两到20两不等。这里做了一个简单的计算来明确概念:按照清朝中期的平均钱币重量,1两白金等于1000文钱,顺治年间每斤鱼大约20文,每升大米约和10多文钱。(注:粗略统计,无学术价值)

  并且,宫女因为生活在宫中,她的衣食住行,胭脂水粉也都有内务府统一分配,无需花钱,所以几年下来还是可以积攒不少的。若是她的主人好心赏赐,那么任何一件首饰财宝,都价值不菲。(事实上,主仆间处出感情的比比皆是)

image.png

  宫女出宫的年纪,官方规定为25岁,然而这时在古人眼中已经是“老女”了,实在影响婚配。但是没有办法,清代的制度就是如此,她们就是嫔妃王公们锦衣玉食的代价。若问有无幸免的人?当然有,一些才貌出众又不缺乏机会的女孩,在任职时得到皇帝、皇子、王爷的青睐,有朝一日被封答应、贵人、庶妃,也算熬出了前途。

  总结,如果令妃做过宫女,那么的经历大概是这样的:年纪轻轻被选进宫中,受到内务府各项技能的传授,也学习书法与文字。或许有机会服侍嫔妃甚至皇帝,每个月领着还不错的薪水,不知道哪一天被乾隆看重,封为贵人从此改变人生,一片光明。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