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福晋”分为几个等级?是如何转变的?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日
56次浏览
在古装剧中,王爷或者阿哥娶的妻子被叫做“福晋”,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代福晋是满语的音译,而汉语意思为“夫人”。福晋是清代对亲王、郡王妻妾的称谓。福晋有嫡福晋、侧福晋、庶福晋之分,地位从高到低有别。
最早清朝后妃制度并不完善,当时努尔哈赤的16个妻妾都没有名号,都叫“福晋”。正室称大福晋、大妃;继室称继妃、继福晋;侧室及婢妾称福晋。
清太宗皇太极时期,才有了后妃之别。(1660年)规定,亲王、亲王世子及郡王妻封福晋,侧室则称侧福晋。此时只有福晋和侧福晋之分。在此时和之前,侧福晋与嫡福晋都是王爷的正妻,侧福晋最低也算平妻。
清朝的后妃制度于康熙帝时才大致完备,福晋、格格制度也于此时完成。至此后妃不再有福晋、格格一称。定制后,福晋一词专称正室,侧室称侧福晋。为了强调福晋的嫡妻地位,又称其为嫡福晋。
嫡福晋只有一位,属于正室,或称“第一夫人”,地位较高;侧福晋即为侧室,并不是所有的妾室都可以成为侧福晋,清朝规定只有生育有子女者,可以由宗人府奏请,经皇帝同意后由礼部册封。
侧福晋的数量也是有限制,一般来说亲王可以立侧福晋四位,而郡王可以立三位。当然,如果是皇帝特恩封赏,则可不受此数量的限制。
侧福晋往下便是庶福晋,这是福晋中地位比较低的,不仅没有被礼部册封,而且数量没啥限制。不同福晋享受的待遇也是天壤之别,与嫡福晋、侧福晋相比,庶福晋一般没有什么地位,如果碰上亲王或郡王去世,庶福晋的地位甚至和下人没有区别。
总之,不管是哪个朝代,他们的制度都是渐渐完善的,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尊重历史,对于每个时期的历史都应该有所研究,这样才能真正为我们的文化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