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成宗义皇帝,生前死后的待遇差别竟然如此之大?
清朝的成宗义皇帝,生前死后的待遇差别竟然如此之大?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很多人会奇怪,清宫剧看了一些,里面从来没有一个成宗义皇帝。那么,这个成宗义皇帝究竟是何许人也,其实,他就是多尔衮。看过《孝庄秘史》等早期清宫剧的朋友们,都应该熟悉马景涛饰演的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十四阿哥、皇父摄政王。
多尔衮是清朝基业奠定者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
是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的弟弟。很多野史都说,是皇太极抢了多尔衮的帝位,不置可否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但可以肯定的是皇太极对这个弟弟是很不错的。努尔哈赤逝世后,多尔衮生母大妃(相当于皇后)阿巴亥因“先帝遗命”被赐死。作为皇太极继位对手,又有杀母之恨的多尔衮,不仅没有被皇太极排挤出满清统治圈,相反他还被委以重任。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与侄子豪格陷入皇位争夺战中。当时,满清还未入关,顾全大局之下,满清内部扶植皇太极小儿子六岁的福临即位,是为顺治帝。多尔衮与堂兄济尔哈朗同为辅政王,但很快满清权力全部落入多尔衮一人手中,称摄政王。顺治元年,多尔衮指挥大军从山海关入北京,清朝成为正统性王朝。多尔衮在世之时,为清王朝的统一大业还是做了很多贡献的。
一方面,从文化上看。多尔衮为强化汉人对满族正统性的认可,下严格的“断发令”。为吸纳汉人为己所用,在钳制思想的同时,下令开科取士。文武人才,只要愿意效忠清王朝,均授以官职。短时间内,便为清王朝在思想上完成对全国的控制。
另外一方面,多尔衮摄政之下,满清统一大业发展迅速。满清入关后,并未像李自成一样,安于一时的成功,而是继续南征。多尔衮任用多铎、阿济格、豪格、尼堪和明降将孔有德、吴三桂等人,在连年征战下,基本完成了统一。故而,乾隆称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由于多尔衮对清朝国祚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其在世之时,顺治就不断提高其爵位,从摄政王到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再到皇父摄政王。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不幸坠马而亡。他死后,顺治第一时间追封其为皇帝,庙号称清成宗,谥号为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一切看似尘埃落定,多尔衮将以“成宗义皇帝”留名清史,但谁也没想到,仅仅两个月后,多尔衮惨遭清算。
很多人说多尔衮遭清算的关键原因是,强娶顺治生母孝庄皇太后为妻。其实,清朝刚入关的时候,依旧是游牧民族的习性,弟娶寡嫂很是正常,在入关的第一代满人眼中并不是罪行。而且,年幼的顺治对于生父皇太极并没有多深的感情,多尔衮对他们母子照顾有加,顺治也亲称多尔衮“又辅朕登极,佐理朕躬,历思功德,高于周公”。
从感情因素而言,顺治是不会清算多尔衮的。那么,顺治的出人意料之举,究竟源于何种目的呢?答案只有两个字:权力。正如霍光一族被汉宣帝清算、张居正被万历帝清算一样,多尔衮被清算也是由于其功高盖主。
多尔衮有着游牧民族的天性,为人骁勇善战,但也过于嚣张跋扈、刚愎自用。树敌太多,又未给顺治足够权威,自然在死后会遭到政敌的反攻倒算。
顺治八年二月,清朝****出现重大调整。顺治将多尔衮哥哥阿济格下狱、赐死,因多铎先于多尔衮而死,所以阿济格死后,多尔衮一派已经没有能职掌大局之人,成为待宰的羔羊。顺治重新将济尔哈朗提拔至高位,并重用三位堂兄,即褚英的儿子尼堪、代善的儿子满达海、阿巴泰的儿子博洛。通过一系列动作,顺治将权力集于自己手中,实现了亲政。为了塑造自己的权威,顺治需要破除多尔衮的威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他定罪。
顺治帝将多尔衮掌握兵权的亲信何洛会处死,并令苏克萨哈等亲信举发多尔衮谋逆事迹。称多尔衮私制黄袍、储藏皇帝才能用的朝珠、府邸同皇宫无二、将生母牌位陪祀太庙僭越礼制、密谋调兵篡位等等。诸臣也明白皇帝心思,纷纷不遗余力的控诉多尔衮罪行。顺治帝顺理成章的销去多尔衮的尊号,将其和阿巴亥的牌位移出太庙,挖掘多尔衮坟墓令其不得往生,没收多尔衮一切财产,取销王位世袭的荣誉,多尔衮一时之间成为清朝的罪人。直到乾隆时才得以平反,他的封号睿亲王也成为清朝为数不多的世袭铁帽子王。
多尔衮死后遭清算,实际上也有满清为巩固政权的需要。多尔衮在世时,满清已经基本实现全国统一,人数较少的满族要统治绝大多数的汉族,只能是接受汉化。而多尔衮行事上,却想将汉人满族化,自然是不切实际的。而且多尔衮领导下的大军,杀戮太多,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事件,都引得**人怨。出于安抚汉人情绪考虑,也必须对多尔衮动刀。
纵览多尔衮生前死后的差别,笔者最大的感触就是“上帝要让你灭亡,先让你疯狂”。得势让人、失势自强,应该是我们生活应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