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臣为什么喜欢自称奴才 奴才不是用来骂人的吗
发布日期:2022年9月4日
73次浏览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大臣,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奴才一词,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存在了,《说文》:“奴,奴、婢皆古之辠人也。《周礼》曰:‘其奴,男子入于辠隶,女子入于舂藁。’从女,从又。亻女,古文奴,从人。”
我们历史书上学的夏商周三代为奴隶社会就是这么来的,后来进入了封建社会,大臣统统自称为“臣”,并无奴才称谓。如明朝时期,太监称为“厂臣”、“内臣”,大臣统统自称为“臣”。
而进入了清朝,清朝皇帝为了方便统制,大肆禁锢民众思想,强迫中原的汉族及其他民族剃发易服,改变自己的民族风俗,一开始只有皇宫内的太监、侍女便自称奴才。但是到了雍正时期,风气开始蔓延,一些家臣也开始自称“奴才”,自我贬低自己讨好上级,而且显得自己无比的忠诚。
在清宫剧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奴才奴才的叫着,可见满清举国上下皆奴才,这就是当时的真实写照,见证了清朝时间满族对其他民族所进行的封建奴化专制统制。
“奴才”与“臣”这两个称谓,谁尊谁卑,以今人和明朝以前人的眼光,自然是奴才卑贱,然而,在清朝“奴才”要比“臣”金贵得多。“奴才”,实际是一种满洲人主奴之间的“自家称呼”,非“自家人”的汉人是没有资格这样称呼的,这真是无法理解的一件事情。
现代,人们依然用“奴”来称呼自己,这是一种调侃、自嘲与无奈,比如猫奴,人们总是自私的,以为自己是万物的主宰,是高高在上的,只希望从动物身上汲取爱,而自己却不能无私的面对其他人,所以,有些人面对可爱的猫咪失去了抵御力,就不得不成为了猫奴。
还有更无奈的比如房奴、车奴,真是一种无奈的自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