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为什么赐死白起,而放过数次犯错的范雎呢?
长平之战发生于秦昭襄王四十七年,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一次大规模战争,以秦国获胜告终。结束后,秦昭襄王下令杀死白起,却放过了范雎,这究竟是为什么?接下来为什么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请求乘胜追击赵国,秦昭襄王却听从范雎的意见,下令秦军回国休整。
一年后,秦赵两国和谈失败,秦昭襄王再次发兵征讨赵国,可是白起却拒绝出征。
这让秦昭襄王极为不爽,在范雎的怂恿下,白起被秦王赐死。
《史记》有记载,“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
白起去世后,范雎推荐郑安平出战赵国,结果他却率领两万精兵投降了,而秦昭襄王却没有杀范雎。
秦国一向法度严明,白起因为拒绝秦昭襄王的命令而被赐死,为什么放过数次犯错的范雎?
在很多人看来,如果不是范雎怂恿秦昭襄王,白起可能就不会死,邯郸保卫战的结局又会不同,秦灭六国或许会提前。
秦昭襄王之所以这样做,原因很简单,范睢并没有错误,不需要处罚他。
当时七国的关系非常复杂,两国之间有时是盟友,有时又是敌人,没有人情只有利益。
如果秦国是虎,赵国就是狼,长平之战,这两个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对砍,对于其他五国来说,是一件喜闻乐见的事情。
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都不能彻底地消灭对方,赵国实力弱,不可能灭秦。
但是,秦国也无法灭赵国,因为其他五国在旁虎视眈眈,一旦秦军有异常举动,必然会介入战场。
这一点,在秦灭六国之战中表现得更明显。
在统一之战中,军事上采用范睢的远交近攻的战略,先近后远,各个击破;政治上破除合纵,采用“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
因此,秦军想要灭赵国,必然会在其他国家的监视下完成。
既然如此,白起从前线返回秦国后,为什么还有一部分秦军在攻打太原?
《史记》有记载,“王龁攻皮牢,拔之;司马梗定太原。”
之所以出现如此诡异的一幕,是因为秦国的外交失败,当秦国全歼赵军,魏、楚、齐、燕、韩依然不愿意参与对赵国的瓜分。
也正因为五国一直按兵不动,秦军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打下去。
这时候,范雎接受赵韩两国的贿赂,说是嫉妒白起,其实只不过是掩饰秦国外交失败的借口,给秦昭襄王一个合理的台阶停战而已。
另一方面,还涉及到秦国内部的政治斗争,自商鞅变法以来,军功集团的势力逐渐强大。
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是好战分子,希望随时都有战争发生,因为有了战争,才会有战功加官封爵。
长平之战后第一时间攻打邯郸,这是以白起为代表的军功集团的意见,由此可以看出,秦国的军人集团和政治集团存在很大的分歧。
但是对于秦昭襄王来说,远交近攻是秦国的外交战略,征服固然重要,但是军事行动必须服从政治。
白起之死,表面上看是因为多次反对秦昭襄王,引来君主的怨恨,背后主因还是政治斗争。
白起是秦国军人的标志性人物,代表着军功集团,他一生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从未有过一败,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
如此一个人,几次三番地拒绝出征,让秦昭襄王的颜面扫地,为了就是保护自己的名声。
这么在乎名声,到底想干什么?要知道,秦昭襄王已经68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