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在宜阳之战中一战成名,秦国打开中原大门
宜阳之战,是秦武王三年(前308)至秦武王四年(前307),秦国名将甘茂率军在韩国的国中重镇宜阳一带同韩国军队发生的战争。韩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宜阳,此战共斩首韩军6万。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秦军的这场攻坚战进展的并不顺利。战事经历五月,未能奏效,损兵折将,士气大受影响。主将甘茂一度信心动摇想半途而废。但自身客居秦国为相,在国内受樗里疾、公孙郝攻击,在国外与韩相公仲倗结怨,只能背水一战。最后甘茂将个人钱财全部用于公赏里,重赏之下,一鼓作气,终于拔掉宜阳。此战秦军依靠强大实力,连续作战,最终攻占中原重镇宜阳,取得一个大胜利。从此,秦的疆域扩展到了中原,而且完全控制了崤、函之险。
秦国数十位君王中,秦武王颇受争议,给人四肢发达政治无脑的印象,即位之初就赶跑了张仪,其实这是大势所趋。
张仪进入秦十多年,谋略口才相当出众,虽然有大功于秦国,但外交声誉呈断崖式下降,令各诸侯国杀之而后快。
当时秦国魏系势力膨胀,张仪作为代表人物,驱逐他无疑是削弱魏系势力的最好办法。而且,张仪回到魏国后,各国把矛头对准魏国,合纵之势瓦解。
公元前309年,秦武王为了分化宰相权力,下令改革丞相制度,设置了左丞相和右丞相,分别由甘茂和樗里疾担任。
《史记》记载:二年,初置丞相,摢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
樗里疾智慧超群,凭头脑立下很多战功,在秦国有“智囊”的美誉,甘茂也不落下风,不仅思维敏捷,而且还善于领兵打仗。
因此,张仪的离开并没有让秦国受到太大的损失,甘茂和樗里疾的加入,让秦国国力依旧保持着快速地上升势头。
年轻的秦武王颇有志向,想要超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等先祖的功绩,为了实现理想,他制定了“通王川,窥周室”的方案。
三川位于中原腹地,归为韩国管辖,想要窥视周室,拿回九鼎,就必须越过三川,对于信仰武力的秦武王来说,这个问题可以靠暴力解决,宜阳之战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爆发的。
至于统帅人选,秦武王选择了甘茂,除了他能带兵之外,关键是樗里疾相当特殊,他是秦武王的亲叔叔,如果执掌兵马,对秦武王是一种威胁。
攻打宜阳之前,为了不被魏国骚扰,秦武王派人出使魏国,魏惠王被迫答应协助秦国出兵。
尽管如此,感甘茂依然有很大的顾虑,他认为秦军劳师远征,宜阳城又易守难攻,胜负难以预料。
一旦战事不顺,朝廷内部可能会有流言蜚语,秦武王知道甘茂的意思,为了给他定心丸,秦武王亲自给甘茂写了一封保证书,于是甘茂才毫无顾忌地领兵出征。
战事爆发了,虽然秦军英勇善战,但是韩国人以逸待劳,宜阳城易守难攻,战事进入了僵持阶段。
一转眼五个月过去了,战争依然没有分出胜负,韩国守城顽强,而秦军只能望城兴叹。
此时,作为邻居的楚国也相当谨慎,一方面派兵驻扎在北部,防止秦军进攻,另一方面,宜阳被攻破对楚国不利,楚国随时发兵支援。
秦军久攻不下,而且南面随时会受到楚国的进攻,朝廷内部舆论纷纷,以樗里疾为代表的势力直指甘茂,秦武王也萌生了退兵打算。
在这种情况下,甘茂拿出了保证书,秦武王是个好面子之人,所以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攻打宜阳。
公元前307年,宜阳之战持续了一年,战事已经到了白热化,秦武王为了面子也是拼了,不断向前线增兵。
楚国重臣陈轸曾经在秦国任职,对秦国实力相当了解,建议楚怀王不要支援韩国,而且楚怀王看秦武王势在必得,所以放弃了支援的打算。
《史记》记载:其秋,使甘茂、庶长封伐宜阳。四年,拔宜阳,斩首六万。
最终,韩国人终于扛不住了,秦军攻陷了宜阳,六万韩军被杀,其余人弃械投降。韩国恐惧万分,派人携带珍宝到秦国求和,就这样,宜阳之战结束了。
此战之后,崤函之险彻底被秦国控制,宜阳成为秦国东进的桥头堡,从此秦国终于走进了中原。
秦军跨过宜阳险关,秦武王终于梦想成真,得到了西周九鼎,一时间意气风华。
《史记》记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
然而,秦武王在一次举鼎的比赛中发生意外,不慎失手重伤身亡,年仅2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