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修的路究竟是怎么修的 为什么两千年来都没有长草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秦始皇修的路,感兴趣的网友们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记得曾经有位上海的某投行经理在数年前的新浪博客上提到过这样的一件事:那就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在基建方面有着特殊的天赋。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万里长城。
如果不算阿房宫的话,秦始皇一生在基建方面有三大杰作,而万里长城只是其中之一,其余两大杰作,既灵渠(水利方面)和秦朝的“直道”。
直道
所谓“直道”,指的是从秦都咸阳通向九原地区的道路。秦朝修建此路,盖因九原(今天的内蒙古包头)是秦人防御匈奴的要塞,因此秦朝极为重视。为了可以保证朝廷和九原方面的联系畅通,不会因为道路问题出现阻碍,于是修建了这条道路。
这条道路在之后历朝历代都发挥重要作用,以交通要道的姿态存在,直到清代才出现改变。
这条直道,从秦朝建成到现在,已经两千余年,依然寸草不生。
工程难度
对于秦朝的工匠来说,修建道路的难度系数,并不比修万里长城容易多少。因为秦始皇对这条道路寄予厚望。
对于秦朝的灭亡,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其导火索在于陈胜等人去渔阳服役的时候,因为遇到了雨季,耽误了行军,最终铤而走险,引发了大泽乡起义。
秦始皇在世的时候,意识到如果阴雨连绵,必然耽误军队和运输队的行进。倘若九原方面出现变故,而这时恰逢阴雨天该如何是好?于是秦始皇对这条道路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在雨水冲击下,这条路的路面依旧要保持坚硬,不能泥泞难行。
此外,在秦朝,道路修建没有水泥、沥青等近代才有的建筑材料可用,因此古时候朝廷修建的道路,往往会在夏季出现杂草丛生的状态。秦始皇担心雨季影响秦军行军的同时,野草也会影响秦军前进,于是又要求这条路修好以后,不能长草。
这对于当时的工匠来说是一个难题。
直道建设
不过,这个问题没有难倒大秦的工匠。
大秦的工匠先是将铺路用的土进行了一番加工:先将这些泥土碾压为碎末状,而后用火针对这些泥土进行加热。
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彻底让泥土中残存的野草的种子丧失生命力,二来,经过火烤的泥土,其土壤中的养分也会消失殆尽,即便有野草种子侥幸保存生命力,也会因为土壤没有养分而难以生长。
此外,工匠还考虑到,万一将来有一天,这些泥土因为偶然原因有了养分,并且有植物种子因为风力传播落在直道上,会危害直道,于是,在直道的土壤里,混入了大量的盐碱。这样,即便有植物种子落在直道上,也没有任何繁衍空间。
就这样,两千年来,直道寸草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