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第一次出巡的路线是秦朝的西北之地,他为什么选择这里?
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攻灭“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多民族王朝——秦朝。统一天下后,嬴政认为自己功绩超过远古时代的“三皇五帝”,于是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嬴政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自称“始皇帝”。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并不是一个安分地守在都城里治国的帝王,他在统一天下后,在短暂的十二年的执政生涯中,有过五次大规模的出巡,并最终死在了第五次出巡的路上。
我们也都知道熟悉秦始皇东巡的故事,他东巡泰山,入海求仙,寻求长生不老之药,虽然没有成功,却也为历史留下不少的佳话故事。
可是,你知道吗,秦始皇称帝后,第一次出巡的路线选择的却是秦帝国的西北之地。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这条记载,说明秦始皇首次出巡去的是咸阳以西的西北边陲之地。当时从秦帝国都城咸阳通向西方有两条大路:一条沿泾水河谷西行,一条沿渭水河谷而至洮河流域,再往西就通向西域,即后世所称的“河西走廊”。
秦始皇当时就是由咸阳出发,沿通向洮河河谷的大路到达渭水发源地陇西郡,又沿泾水至北地郡(秦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在今甘肃庆阳市西南),直达泾水上游的鸡头山(位于今甘肃庆阳市镇原县开边镇),过回中(今陕西陇县西北),然后返回咸阳。
那么,秦始皇首次出巡为何选择了当时人烟稀少的戎、狄之地呢?
戎、狄的称谓最早来自于周代,古时候居住于中原地区的汉民族自称华夏,把华夏周围四方的各种族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于华夏。
要探讨秦帝国与戎、狄的关系,我们就要继续往前说一下了。西周时的秦人首领秦非子因给周王室养马有功,于公元前905年,秦非子被周孝王封在秦地,治都于秦邑(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东北),“秦”成了他们的族称,史称“嬴秦”。
周幽王时期,犬、戎部族攻入镐京,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因功正式被封为诸侯国。自此,秦国成为周朝的诸侯大国。
由于秦国的封地在西陲,因而在东周初年,秦国立国之初即与周围的十多个西戎小国争战不休,双方互有损伤。
公元前623年,秦穆公在连续两次东进之路被晋国所击败后,又掉头西进,对西戎发起连续进攻,俘虏十余个诸王,陇山以西诸戎兵败如山倒,从此西戎之患彻底解决,中原以西的广阔土地遂成为秦国的辖域。
秦穆公虽然称霸西戎,为秦国解决了西戎之患,但是,那时的秦国威仪远不如秦始皇称帝之时。
因此,秦始皇在刚刚完成统一大业,在边境上的战斗还尚未结束之际,就急匆匆来到西北边陲的戎、狄之地,向这里迁徙不定的“戎”、“狄”等部族,展示大秦帝国的国威,甚至将大秦帝国的国威传向更远的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