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重要谋士,尉缭最后什么结局?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丞相李斯功不可没,李斯为秦始皇制定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战策。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我们都知道,李斯只是一个文官,文官出出主意动动嘴还行,要想让李斯上阵指挥有点强人所难。

image.png

  李斯

  秦始皇是一国之君,要坐镇后方统筹全局,脱不开身,再说也不能让皇上亲自上阵吧?

  如果没有一个阵前指挥官,再好的战策也只能停留在竹简上。

  这时秦始皇的另一个重要谋士,著名的军事家尉缭横空出世。他很好地执行了李斯的“远交近攻”的战策,同时在军队中灌输自己的军事思想,教育士兵遵守战争规则:

  “什么样的人该杀,什么样的人不敢杀,要进行正义战争,反对非正义战争……”

  尉缭的这种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性,秦国军队在这种思想武装下,战无不胜,最终横扫六合。

  传说尉缭是鬼谷子的门生,其所著的奇书《尉缭子》,在古时候被列为军事学名著,兵家的教科书。和《太公兵法》、《孙子》、《吴子》《司马法》等,被后人称之为《武经七书》。

  然而,就在秦始皇统一六国论功行赏的时候,立下不世之功的尉缭却悄然而去。尉缭为什么不告而别?他最终的下落如何?

  尉缭其人其事

  尉缭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兵家人物,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

  尉缭最初是魏国魏惠王的幕僚,因此当时叫魏缭。魏惠王经常请教他军事方面的知识,魏缭熟读兵法,精通六韬三略,深受魏惠王的赏识。

  转眼到了公元前237年(秦王政十年),秦国在秦始皇的治理下实力远超魏国,颠覆了之前秦国是魏国小弟的格局。

  魏惠王感到了危机,为了和秦国联盟,于是派魏缭出使秦国。魏缭来到秦国拜见了秦始皇,二人坐下来进行了一番交谈。

  实际是秦始皇想试探一下尉缭有多大的才能,看看魏国有没有人才。秦始皇在观察尉缭,尉缭也在观察秦始皇,两人在心理上进行了一番搏杀。

  秦始皇开口问道:“全国一片混战,先生对战争有什么看法呢?”

  尉缭稍作思索道:“君上,依我看来,战争不过有两种”。

  秦始皇道:“先生请讲”。

  “一种是正义战争,一种是非正义战争,正义战争会得到百姓的支持,非正义战争会失去民心。”尉缭徐徐道来。

  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祸财,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

  总之尉缭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不行不义之战”。

  随后魏缭列举了12条观点,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论证,告诉秦王,如果行正确的办法就会取胜,采取错误的办法就会失败。两相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具有很强烈的说服力。

  二人从早上,不知不觉交谈到了黄昏。魏缭之于嬴政,好比是姜子牙遇到了周文王、刘备遇到了孔明。

image.png

  吃罢晚饭,二人接着探讨。

  秦王接着问:“如何治军,先生有何高见?”

  魏缭道:“将士同心,其力断金,将帅与士卒之间,就好比大脑和四肢一样,要想协调,必须同心。将帅和士兵要同甘共苦,制定严明的纪律,将帅以赏罚监督执行,军队则战无不胜。

  治军必须先立法制,并严格执行,才能整齐统一,高山敢越,深水敢渡,坚阵敢攻,天下莫能当其战!

  秦始皇听罢不住地点头,对魏缭崇拜如滔滔江水,脱口赞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朕只恨无缘早结识先生”。

  秦始皇话中有话,意思是说,如果我早认识先生,统一六国早就完成了。

  此时秦始皇心中暗想:“绝不能再让魏缭回国了,这个人才我要定了”。

  夜已深,二人同榻抵足而眠。

  天还没放亮,秦始皇匆匆起床梳洗一番,急忙找到了李斯,商量如何留住魏缭。

  史书没有记载秦始皇和李斯用的什么办法留住了魏缭,无非不排除这两种情况:一是威胁魏惠王,二是贿赂魏惠王。

  按当时秦国的实力,威胁魏惠王的可能性大一些:如果魏惠王让魏缭回国,那么接下来秦国就会攻魏。

  当初秦始皇为了得到韩国公子韩非就是用的这种办法,可惜韩非入秦后,李斯嫉妒韩非的才能,毒死了韩非。

  当然也有种说法是韩非为了保存韩国,反对秦始皇的“远交近攻”政策,最后被秦始皇赐死了。

  不管怎么说,韩非这个人才没留住。

  现在魏缭到了秦国,绝不能再放他走,这是秦始皇当时的内心想法。

  不管用什么办法,反正魏缭留在了秦国,被秦始皇任为国尉(相当于秦军的一把手),从此魏缭改名为尉缭。

  尉缭为何飘然而去?

  说实话,尉缭并不想留在秦国为秦始皇效力,之所以留下来是迫不得已,自己回国的路早被秦始皇和李斯堵死了。

  原来尉缭是鬼谷子的门生,得师傅的真传,不但在军事上排兵布阵独树一帜,而且把师傅的相面术继承了。

  在看到秦始皇的第一眼,尉缭从秦始皇的面相上读出了一些信息。按照相书,尉缭看出秦始皇这个人寡恩,也就是用着人时能够礼贤下士,等用完后一脚踢开。

  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史记·秦始皇本纪。

  翻译过来的意思是:秦王长着马蜂一样的长鼻子,猛禽的胸脯,豺狼的声音,缺少仁爱而有虎狼之心,穷困的时候容易礼贤下士,得志的时候也能轻易吃人。

  说白了就是能和他共苦,不能和他共富贵。

  尉缭早就看出了秦始皇的为人,迫不得已留下为他效力,等秦始皇统一六国,一扫六合,尉缭觉得不能再留在秦始皇身边了,于是在庆功宴上飘然而去。

  说实话,这就是尉缭的聪明之处,你看后来的张良就和他一样,在刘邦取得胜利以后隐居深山,韩信则不识时务,留在了刘邦身边,最后被杀了。

  李斯就没有尉缭聪明,李斯贪恋权势,最后被赵高腰斩灭三族。

  尉缭飘然而去,他去哪里了?

  史书上没有记载,不过人们猜测,尉缭有可能隐居到了云梦山中,跟随师傅鬼谷子修仙去了。

  也有人说尉缭是鬼谷子的门生中,除徐福之外善终的弟子,这得益于尉缭不施阴招的思想,都说春秋无义战,然而尉缭却始终坚持正义的战争,你看他的很多师兄弟都没好死,比如孙膑、庞涓、韩信等人。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