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天下混战八年,漂母为什么能活到韩信衣锦还乡?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于大泽乡振臂高呼,而后星火燎原,天下英雄群起而响应,三年灭秦之战开始了。
三年后,沛公刘邦从武关挺进关中,逼秦王子婴投降。沛公欲自立为关中王,以秦降王子婴为相,却遭到以项羽为首领的其他诸侯王阻击,鸿门宴席之上,项庄舞剑,意欲行刺沛公,沛公最后让出咸阳,被项羽赶到巴蜀。
沛公在巴蜀秣兵历马备战,而后兵出汉中,还定三秦,楚汉相争正式拉开帷幕,楚汉相争最后以项羽自刎乌江岸边身死国灭而告终。
从沛公初进关中算起,到沛公亲为项羽发丧,前后又过了五年,这五年中,不仅有楚汉相争,更有其他诸侯的混战。也就是说,从陈胜吴广高举义旗到沛公刘邦平定天下,华夏大地一共打了长达八年之久的诸侯混战。
八年中,死伤无数,用曾力劝刘邦定都关中的娄敬的话说,“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曝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华夏人民所承受的苦难,可见一斑。
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长达八年的战争之中,韩信的三位故人,即南昌亭长、淮阴城下漂母、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却好端端地活了下来,为什么那么多人死于战争,但他们三个却活了下来呢?
贴吧中有网友说,南昌亭长、淮阴城下漂母、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他们身在项羽治下的楚国,项羽爱楚国百姓如子,用尽全力保护楚国百姓,所以南昌亭长、淮阴城下漂母、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才能活下来。
其实不然,南昌亭长、淮阴城下漂母、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三人不过是战争中的幸存者,昔日跟韩信有过来往及瓜葛的,大多已经死于长达八年的诸侯混战,韩信衣锦还乡,也不过是只找到这三个人罢了。
具体说来,南昌亭长、淮阴城下漂母、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三位又有各自活下来的理由。
南昌亭长大小是个吏,属于小资产阶级,秦之大厦倒塌,他摇身一变,就能变成楚国的基层公务员,继续做着昔日类似的工作,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又不需要上前线打仗,除非是自然死亡,否则根本就不会死。
淮阴城下漂母,单从一个“母”字便可知道,她是一位上了岁数的老女人,有为人洗衣的手艺,吃得又少,还有周济韩信的经济实力,典型的勤俭持家的好女人,这样的女人,最大的特点便是能熬,因此,自然而然地熬过了八年的战争岁月。另一方面,战争岁月,危险的往往是年轻的女人,漂母这样上了岁数的女人,一般不会被抢不会被杀。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从司马迁对其贴的标签就知道,战争初起时,他不过是一个少年,家里是做屠户的,别说那个肉食匮乏的时代了,就是现在这样一个肉食充裕的年代,屠户的收入也是秒杀大多数人的,我曾在哈尔滨征仪花园菜市场见过一个杀羊灾狗的,他一年的纯收入二十万加,妥妥的秒杀哈尔滨一众白领。也就是说,那个侮辱韩信的少年,家里有钱,像他那样家里有钱的,怎么会送他上战场呢?肯定是拿真金白银换他留在大后方了,故而,他不用上前线,当然也就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