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国力空虚之际为什么楚国不趁机出兵呢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还不知道:秦国国力空虚之际为何楚国不趁机出兵呢的网友们,

  在中国古时候历史上,长平之战,是周赧王五十三年至周赧王五十五年,秦国率军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此战,白起击败了纸上谈兵的赵括,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在长平之战时,秦国在综合实力上已经领先于山东六国了。在通过长平之战击败赵国后,秦国一统天下的时间只是早晚了。当然,为了击败赵国,秦国也将自己的主力都放在了长平这一战场上。那么,问题来了,长平之战时,秦国国力空虚,楚国为什么不趁机攻打秦国呢?

  一

  首先,就秦国国力空虚来说,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兵力约为45万人,而秦国则达到了惊人的60万人。值得注意的是,在长平之战中,秦昭王得知赵军主力的粮道被截断,就亲自到河内郡(今河南沁阳及附近地区),加封当地百姓爵位一级,并征调秦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军和粮运。也即为了全歼赵国士兵,秦国几乎倾其所有。在此基础上,秦国的本土在兵力上自然非常空虚。对于和秦国存在较大仇怨的楚国,无疑是一个趁机偷袭的绝佳时机。

  二

  但是,对于楚国这一大国,却在长平之战时选择了按兵不动。对此,在笔者看来,楚国这么做的原因也非常简单,就是担心自己出兵攻打秦国的话,魏国、韩国、齐国等诸侯国也可能对楚国趁机偷袭。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韩国、魏国、齐国等诸侯国就曾偷袭过楚国。比如在战国中期的蓝田之战中,楚国举倾国之力进攻秦国,一度打到了距离秦国都城咸阳百里左右的地方了。但是,由于楚军精锐尽出,忽略了南阳的防守。韩国、魏国联军攻占召陵(今河南漯河境内),直逼邓(今河南南阳境内)。

  三

  由此,因为韩国和魏国的趁火打劫,楚国在蓝田之战中腹背受敌,不仅大军被秦国击退,更被韩国和魏国趁机了攻占了大片的疆域。对于楚国来说,蓝田之战可谓自己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虽然长平之战距离蓝田之战有几十年的时间了,但是,对于楚国的国君和将士来说,依然需要警惕韩国和魏国的趁机偷袭。除了韩国和魏国,齐国对于楚国也是虎视眈眈,加上远交近攻策略的影响,齐国更是逐渐和秦国站在了一起。所以,虽然秦国国力空虚,楚国也不敢轻举妄动。

  四

  最后,在长平之战时,秦国和赵国还差不多处在同一水平上。如果楚国进攻秦国,获利地很可能是赵国。而赵国击败秦国的话,或许也会剪灭六国,一统天下。在此背景下,坐山观虎斗,无疑是楚国的最优策略。在长平之战后,白起击败了赵括,秦国继续派兵进攻赵国,从而引发了邯郸之战。此时,战国七雄之间的平衡已经被打破了。如果赵国灭亡,楚国和魏国的压力也就更大了。为此,楚国春申君和魏国信陵君出兵支援赵国,在邯郸之战中联合赵军击退了强大的秦军。总的来说,秦赵长平之战时,楚国没有趁机偷袭秦国,完全是基于自身利益和相应风险所作出的合理选择。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