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四大军团”最终什么结局?
秦朝“四大军团”最终什么结局?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场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场封建统一战争。自春秋战国以来,东周各诸侯国逞强争霸、兼并小国,到了战国末年,惟剩七国,史称“战国七雄”。
当中日益强大的秦国在秦王嬴政的领导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用了10年时间,相继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并建立起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君主制朝代———秦朝。秦王嬴政改号称“皇帝”,是为“始皇帝”,即赫赫有名的秦始皇,中国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其横扫六合、统一中国的大秦帝国中央军,主要有四大主力,其中
关中军团以
旧秦国军队为基础,是帝国军队真正的精英(也有学者认为“正卒”专指这支军队)。另外3支军队根据各自特点,姑且分别命名为
长城军团、骊山军团、岭南军团。
这四大军团(尤其是关中军团)的命运决定着大秦帝国的命运。岭南军团的去向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秦王嬴政称“始皇帝”,是为“始皇帝元年”,后世史志为载述便利,统称“始皇帝二十六年”),大秦帝国统一六国后,开始征服南越。
“越”是对当时长江下游至南海交州湾(北部湾)沿海居民的泛称,因其种姓繁多,故称之为“百越”或“南越”。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
战争共有3次。第一次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令屠睢率领50万大军南下攻击百越;第二次是公元前214年,秦军在任嚣和赵佗的率领下攻击百越之战,该战使百越之地纳入了秦的版图,极大增强了岭南地区人民与中原的交流,始皇帝在百越之地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第三次是公元前210年,秦将赵佗自桂林郡(今桂平市)起兵西攻瓯骆之战,历史学家一般称这次战争是第二次战争的延续而已。
总之,这3次战争统称为“秦始皇三征岭南”。岭南军团的统帅从屠睢到任嚣、赵佗,战绩都并不算太出彩,这支军队平定岭南地区后即在当地驻扎。后来秦末战乱时,任嚣病故,赵佗接掌统帅岭南军团,称“南越王”,下令封锁了五岭边界,没有参与和影响中原战事。需要说明的是,这支军队的数量不可能达到50万,《史记》没有明确记载这支军队的数量,50万的数字记录来源是《淮南子》,钱穆认为此书一向酷爱信口开河,严谨性可疑。
就岭南的战略地位而言,秦始皇砸下50万的军队实在有点天方夜谭(想当年伐楚出兵60万他已认为过多),如今历史学界大多采信10万左右的数字。估计将军队、移民、徭役、运输的人数加在一起,可能有50万。
第二,这支军队的素质应当为四大主力最差,因其主要是以材官(步兵)和楼船士(水兵)为主,几乎没有骑兵和车兵,所面对的对手主要是岭南的部落酋长的武装力量,但战绩却乏善可陈。
第三,这支军队之所以在秦末战乱时选择独立,并非一开始就是对帝国朝廷不怀忠心而欲独立,很可能是因为紧靠岭南的东南地区原为楚国故地,在秦末动乱时为反叛最为严重剧烈的地区,而岭南军团权衡两方实力而不愿受东南地区叛乱的冲击而危及自身,故而在战略上作出了自保的决定。
百越居住的地区物产丰富、幅员辽阔,早在灭六国以前,秦始皇就已经把百越之地作为必欲征服的对象了。因此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消灭六国,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之后,就着手制定“北讨匈奴、南平百越”的战略。岭南军团的组建与归宿:秦将王翦率军灭楚后,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为征越进行了一系列的准备,之后,命大将屠睢和赵佗率50万大军,发动了征服岭南越族的战争。
秦军兵分五路,经广西北部的越城岭、湖南南部的九嶷山以及江西南康和余干等地,向今天两广地区的越族进军。
其中,攻占番禺的这支秦军最为迅速。他们经九嶷要塞,顺北江而下,直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并占领了番禺。而进攻今广西地区越族人的两支大军,越人由于熟悉地形,善于爬山涉水,夜间偷袭,扰得秦军苦不堪言。越人一度获胜,秦军粮道被断、供给不足,主帅之一的屠睢也被杀害。
由于粮食匮乏、主帅被杀、数十万的秦军伤亡,使战争陷入了对峙阶段,前后相持达3年之久。为了扭转兵力不足、粮草供给的困难局面,始皇帝三十年(公元前217年),秦始皇命监御史史禄在今广西兴安县境内开凿沟通湘水和漓水的灵渠。
由于灵渠总长仅34公里,工程的劳动量不大,秦军很快就完成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珠江水系,秦军的粮饷能够络绎不绝地运到岭南,为秦始皇完成岭南的统一大业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
始皇帝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命任嚣和赵佗再次进攻百越各部族。秦军势如破竹,攻陷苍梧(今梧州市),任嚣驻守苍梧,赵佗东下番禺(今广州市),平定东越,设南海郡,任嚣任南海郡尉,赵佗任南海郡龙川县令。蒙毅率偏师西进,克桂林(今桂平市),置桂林郡,郡治布山县改称桂平县(取桂林郡平定之意);再沿黔江西进,平西越,置象郡,郡治武安县(今象州县)。
始皇帝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蒙毅屯兵桂平西采食,筑蒙城(今桂平市蒙圩镇故城)。始皇帝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春,蒙毅北返咸阳,赵佗自番禺率军沿西江西进,抵赵里(今桂平市蒙圩镇流澜村)驻兵,同年夏,联合蒙城驻兵沿郁江西攻西瓯、雒越。
赵佗很快击溃了今广西等地的西瓯族,移象郡郡治至崇山县(今崇左市东南),再沿左江向南进军,平定今越南中、北部的雒越族的反抗,再移象郡郡治至隘云关(今越南中北部的隘云关),秦军势力至河内以南。
由此,整个岭南地区从此划入了秦朝的版图。为了保持岭南的稳定,秦始皇命进军岭南的将士留守当地“屯戍”。另外,还从中原向岭南地区大批移民。留守的将士和移民,除少数与中原移民女子结婚外,其余多娶越女为妻。
他们为岭南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农业、手工业技术,为岭南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秦平岭南的战争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将岭南纳入了中国的版图,使越族正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它对促进汉越民族的融合及岭南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长城军团的去向长城军团是大秦帝国北方边境的勇士长城,秦末战乱前,沿长城布防以抗匈奴,平心而论,除了关中军团,长城军团实为大秦帝国最精锐的部队,所部多有骑马控弦之士,相当一部分军队也是以老秦国军队为基础并且久经战阵。
据《史记》记载:长城军团最庞大时兵力达30万,秦末战乱时剩20万左右。长城军团战绩显赫,始皇帝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公子扶苏和蒙恬率30万大军北伐,不到一年的时间击退匈奴700多里,夺取匈奴今内蒙古河套地区,屯兵于榆林。
此时离秦始皇驾崩沙丘平台(始皇帝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及秦末战乱还不到5年。秦末动乱发生后,长城军团第二任统帅王离(即王翦之孙)奉命领军南下平叛,长城军团渡过黄河进入雁门关太原地区,后主要在燕赵旧地作战,先是在赵国叛将李良的配合下攻灭了武臣的赵国政权,后赵歇在齐国支持下重建赵国,长城军团的对手变成齐赵联军。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九月,长城军团一部分人秘密南渡黄河,与濮阳骊山军团联合,于定陶击败张楚军,并杀死将军项梁。不过这已经是长城军团最后的辉煌了。次年,长城军团围困齐赵联军于巨鹿,眼看骊山援军即将赶来,巨鹿破城在即,未料到项羽抢先一步破釜沉舟渡过漳河,切断了长城军团与骊山军团的联系,并在巨鹿城下给予师老兵疲的长城军团致命一击。
最终主帅王离被俘虏,两位副帅一位战死、一位自杀,长城军团大部覆没,余部溃散。长城军团没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缺少真正的帅才和运气不好。长城军团的组建和去向:始皇帝三十三年至三十四年(公元前214年—前213年),秦始皇正式实施“北讨匈奴”战略,遣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的一次大规模进攻战。
战国时期,居住在中国北部的匈奴部落已经进入奴隶制社会,今内蒙古、宁夏一带的广大草原地区。当时,中原各国忙于征战,无暇北顾,匈奴经常袭掠与其接壤的秦、赵、燕三国北部边地。秦始皇兼并六国后,为解除匈奴对秦的威胁,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以公子扶苏为监军。
始皇帝三十三年春,蒙恬统主力军从上郡(郡治肤施,今陕西榆林市南)北出长城攻其东;杨翁子率偏师由肖关(宁夏固原东南)出长城攻其西。匈奴败逃。秦遂取河南地(内蒙古乌加河以南及伊克昭盟地),沿河置44县,移民垦守。因匈奴不断来攻,次年秋,秦始皇复命蒙恬军又北渡黄河,取高阙(内蒙古狼山中部计兰山口),攻占阳山(内蒙古乌加河北的狼山、阴山)、北假(乌加河以南夹山带河地区)。
匈奴不敌,向北迁徙。为巩固河南地区,秦置九原郡(郡治九原,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为防止匈奴南下,蒙恬奉命征集大量民工在燕、赵、秦长城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对巩固秦北部边疆发挥了重要作用。
秦朝反击匈奴的胜利,是对匈奴贵族侵扰势力第一次最沉重的打击。匈奴单于“头曼不胜秦”,被迫“北徙”10多年。故汉初著名政论家贾谊称其“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西汉政治家桑弘羊也说:经蒙恬反击之后,“匈奴势訴,不敢南面而望十余年。”这场反击战,解除了匈奴奴隶主贵族的侵扰与破坏,“悉收河南地”,使今河套内外、大河南北的广大地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摆脱了兵祸的灾难。
修建长城是一项巨大的军事工程,是为了保护北部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人民的负担;由于匈奴是游牧民族,其骑兵活动范围很大,如果没有长城,需要很多军队来防守,这会给人民增加很大的负担。万里长城不是秦始皇开创的,他只是命令蒙恬把原来秦国、赵国和燕国北边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旷古至今中原抵御北方部族入侵的重要军事屏障———万里长城。
骊山军团的去向骊山军团是于秦末战乱中新建的军团,数量大概在20万左右,主帅是章邯。骊山军团取得了大秦帝国平乱战争的最大胜利,也一手造就了平叛战争的最大失败,真可谓“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九月,陈胜、吴广农民起义战争中,起义军将领周文(又名周章)率军西攻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东北)至戏(今陕西临潼东北新丰镇东南戏水西岸),遭秦少府章邯军反击而失败的一次作战,史称“戏之战”。
同年七月,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后,陈胜令假王(副王)吴广率主力进攻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古荥镇),欲打通西入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进攻秦都咸阳的通道。因吴广久攻荥阳不下,故以周文为将军,率军从陈县出发,欲直取咸阳。周文军乘秦廷不备迅速西进,攻入天险函谷关(今河南灵宝老城东南北寨村之北,因在山谷中险如函,故名)给秦廷以极大震恐。当时,起义军已拥有战车千乘,步兵数十万人。
九月,进至距咸阳仅百里的戏。而此时咸阳兵力空虚,但周文军没有继续进攻,使秦廷获得喘息和组织反攻的时间。秦二世令少府章邯组织一支由武装起来的刑徒和私家奴隶组成的军队,反攻义军。
周文仓促应战,兵败,被迫率部退出函谷关。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初,骊山军团章邯率军扩编而成,主体是关中地区的农民以及修筑骊山始皇帝陵的刑徒,武器装备直接取自武库,骊山军团的编成由关中军团直接监督,可能也有一部分为关中军团成员,尽管《史记》记载骊山军团都是骊山刑徒,但是综合秦朝当时的实际情况及后来的研究成果,全部为骊山刑徒的可能性不大。
骊山军团于秦二世二年初同关中军团击溃周文军并杀周文,继而出关于十二月攻陷张楚首都陈县,并消灭陈胜军主力,陈胜于城父被车夫所杀。
之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骊山军团一鼓作气,进入旧魏国地区,攻克魏国首都临济,平定魏国地区的叛乱,击败增援魏国的齐楚联军,杀死魏王田儋。秦二世二年九月,骊山军团会和长城军团于定陶击败楚军,杀死主帅项梁,取得了平叛的最大胜利。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初,骊山军团几乎扑灭了黄河南岸的所有叛军,并渡过黄河,攻占旧赵国首都邯郸并围困赵王于巨鹿。骊山军团本准备配合长城军团围点打援,消灭六国援军。
遗憾的是在“巨鹿之战”的最关键时刻,骊山军团未能顶住破釜沉舟的项羽军猛攻而溃退,直接导致长城军团腹背受敌,粮道被断,最终造成了“巨鹿之战”的惨败。之后章邯统帅骊山军团退守安阳,至七月,由于畏惧赵高迫害,章邯与骊山军团20万人投降项羽。在新安古城南(古城在今河南新安县城东北),项羽坑杀了这20万投降秦军,骊山军团彻底走入历史。
关中军团的去向关中军团是秦军之精锐,也是秦帝国最后的屏障。关中军团留下的资料不多且比较隐晦,但并不影响我们还原他的原貌。
根据《秦律》,关中军团分为3个不同的部分:其一,郎中令军为皇帝的亲卫军官团,由九卿之一的郎中令统领,最多不会超过数千人,往往由帝国出身良好且政治忠诚的贵族中经过严格选拔而来,也是皇帝的后备武官库,实际上和常备军区别不大,负责皇宫内警卫及皇帝陛下的私人安全,类似于后来拿破仑的老近卫军一样的存在。
当然和历史上的近卫军一样,这样显赫的位置和重要的权力一旦运用不当,也使其往往难以避免卷入血腥的宫廷角力之中,尤其当郎中令是赵高的时候。其二,卫尉军为皇宫保卫部队,准确来说负责皇宫宫门守备进出及咸阳都城宫门的防务,可类比后来的各种御林军和禁军。
卫尉军由九卿之一的卫尉统领,卫尉的职能相当于后来的九门提督。卫尉军由旧秦帝国核心郡县选拔而来,数量不会少于1万人。其三,中尉军为内史(京师)地区的卫戍部队,由九卿之一的中尉统帅,中尉军于上面两支军队不同,中尉军是货真价实的担负野战任务的部队,同时中尉军还要负责内史地区防务和各个官署的守备监视等职责,中尉军从内史地区征召,人数应该不会少于5万人。
之前的回答中,有提到“戏之战”,其实参战的主力不可能仅仅是骊山军团,否则很难想象若没有一只稳定可靠的武装力量,如何有效组织和武装几十万的刑徒和农民,而不至于引起骚乱。很难想象刑徒大军在面对起义军时不会再次上演周灭商“牧野之战”的经典一幕,须知秦末之刑徒,实际不会比商末之奴隶处境好太多。
甚至有学者认为“戏之战”是由中尉军独立完成,骊山军团只是完成战役后期的追击溃敌任务。但现在一般认为,对抗车骑千余、步卒十几万的起义军,是由中尉军和骊山军团联合实现的。之后,在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八月,汉王刘邦率军进入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刺杀赵高并执政,派遣中尉军于峣关阻击刘邦,被刘邦所击败,最后子婴投降刘邦,关中军团几乎没有怎么作战便放下了武器,最后成为汉王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