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盛的魏国在三国中一家独大,那吴国的结局到底又是什么?
我们都是看过三国的人,如果让你说一下三国末尾的故事,无非就是蜀国在刘阿斗手下家底败光,强盛的魏国一家独大,那吴国的结局到底又是什么呢?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一、吴国还叫做江东
吴国应该是三个国家中最低调的一个,都不怎么参与到中原的中心战局,好像就喜欢窝在江东远程搞事情。
确实,吴国的低调保命的信条是没有错的,这让孙权成为了少有的长命皇帝。比起战争,他更喜欢在战局中捡漏。
孙权先是向曹操交好,表明了自己的选择,而蜀国的关羽等人则是很不待见他。毕竟这时候曹魏一家独大,孙权完全就是站在了蜀国的对立阵营。
可孙权有自己的打算,甘愿给魏国当小弟,这正是一种迷惑其他人的政策。
他的真实目的是搅乱战局,在中分得一杯羹。
前来讨伐的刘备大军也都被孙权打回去了,孙权亮明自己的爪牙,把荆州等地强势夺回,稳固了吴国的统治。
曹丕一看这情形不对,自己明明受到了孙权的觐见膜拜,联手他来对抗刘备。
怎么孙权还搁这里演戏,拿走荆州就跑了呢?
被欺骗的皇帝很没有面子,曹丕也发火了,他派出几路大军,决定要给孙权颜色看看。
曹丕认为,解决两国之间矛盾的方法就是啃下孙权的土地,真正实现他的统一。
江东孙家坐守一方,自然有它强大的实力。曹丕算是碰上棘手的对手了,打了几次江东都打不下来,最后熬到他自己生病。
曹丕终于生病了,乍一听闻这个消息,孙权高兴的不行。有句话叫做趁着你病,要了你命,这简直就是在给孙权创造机会呀!
也都是孙权的命长,在跟他同时代的那些武将名士中,佼佼者已经所剩无几,后继者又不如前人有才,熬死对手那不就没有对手了吗?
所以孙权一阵虎狼操作,又占据了几块重要地盘,这才有了敢独自称国自立的消息,他就是东吴正式的皇帝啦!
这可是东吴重要的229年,刘备和曹操早就翘辫子,都至少过去六七年了,压根就没有见证这个历史。
二、江东成为了吴国
自立门户的东吴的脊梁骨硬了,说话做事都变得硬气,连以前的旧仇都敢翻出来重新算账了。
孙权同其他军阀来往交好,同蜀国讨论对魏国的瓜分,又使朝中大臣锻炼太子内务,总之就是内外一手抓。
孙权真的很忙,他把自己的野心过了正路,只有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才不会被其他人小觑,也不会被魏国吞并。
于是孙权找了小伙伴公孙渊,表示两个人要不要一起合作攻打魏国呀?
原先孙权的合作伙伴是同仇敌忾的蜀国,谁让他们太不争气,摊上一个胸无大志刘阿斗,没有搞事情的天赋。
公孙渊是个摇摆不定的小人,他既想在魏国皇帝面前出头,又想和吴国皇帝联手搞事。
最后他是彻底坑了孙权一把,我收下了你的贿赂,然后转手把你卖了,还可以在魏国那边再次得到奖赏,这真是双倍的快乐啊!
被公孙渊坑的孙权很生气,打魏国还是要打的,只不过他不准备找什么合作伙伴了。
现在一想有没有伙伴也很无所谓,他的合作伙伴都不靠谱,不是坑自己就是坑自己。
为什么要和那些家伙合作呢?也许从一开始,上天就把铲除魏国这个重任交给了我一个,其他人都是废物!
整理军队,号召武将,孙权亲自带着大军下场了。可能这个决定太过草率,当他知道魏明帝也亲征叫阵时,孙权又退回了大本营。
竟然不在江东坐镇,想要亲征上阵。孙权的脑子还是一时发热,他都多大年纪了,怎么还能跟个愣头青一样呢?不该,不该。
如果孙权安稳下来,老老实实守着江东隐忍发展,说不定还能赶超魏国。
但局势不允许啊,曾经三国的“三角关系”是最稳固的状态,现在蜀国一灭,吴国和魏国之前就没有了阻碍,面对面对抗。
就在孙权冥思苦想之时,吴国那边的人告诉他,太子孙登人没了。
孙权惊惧而悲,他的太子有贤明的才干,是合格的继任者,三十三岁的孙登怎么就停在了这个年纪?
是啊,一转眼,他的大儿子都已经三十三岁了,他自己也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举目望去,世间净是陌生面孔。
长子的死算是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打击,孙权郁郁寡欢,选了第三个年幼的儿子孙亮为继承人。
他还有很多雄心抱负,他要振作起来,只要好好教育孙亮,假以时日,他也不会比他的哥哥孙登差的。
这个不屈不挠的想法很好,孙权刚准备展现自己的老当益壮,一场风寒就夺走了他的性命。
可怜十五岁的孙亮匆匆上位,对治国之事不怎么开窍,被权臣孙綝一把夺走了大权,按上一个精神失常的名头强行退位,中途还被毒杀。
后来又陆陆续续换了几任皇帝,他们打来打去,就是内乱不断,民不聊生。
西晋带着大军攻破了东吴的京都建康,至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