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平定金川叛乱后,为什么会放弃继续扩张呢?

  乾隆朝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叛乱,导致清王朝先后共投入了近60万人力、7000万帑币。清政府对大小金川之战为什么难打?清朝在大小金川之战后为何停止了对外扩张的步伐,进而变成了一个内敛王朝?

  大小金川之役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十大武功之二
。与乾隆其他八大武功相比,偏居川西一隅、仅有弹丸之地、数万人口的大小金川,却致清王朝先后共投入了近60万人力、7000万帑币,其代价远远超过乾隆的其他任何一次武功。

  乾隆初,大金川土司莎罗奔夺取小金川泽旺印信,"意欲并吞诸蕃",又攻明正土司。1747年,清军3万人分两路进讨,久而无功,川陕总督张广泗被清廷处死,改派岳钟琪为总兵,刻期进讨。1749年,莎罗奔请降,大金川事件初告平息。

  以后,大小金川之间常有冲突。到18世纪60年代,金川局势再度紧张,又一次引起清王朝的关注。1766年,清廷派四川总督阿尔泰联合9家土司会攻大金川,小金川土司僧格桑却与大金川土司索诺木联合反清。

  1771年清军败绩,清廷又将阿尔泰革职,派温福入川督师,向金川进兵,第二次金川之役由此开始。1773年,温福战死,清廷又派阿桂为将军,增兵金川。经多次血战,清军死伤众多,终于于1776年初取胜。历时五年、死伤逾万人、耗银7000万两的第二次金川之役至此结束。战后,清朝在大小金川分置阿尔古、美诺两直隶厅。

  大小金川之战为什么难打?

  大小金川所在的位置位于四川境内,在清朝之前,虽然四川长期归属于历代中原王朝,但是四川的边缘地区依旧居住着不少的原始部落。这些少数民族部落和汉人的生活方式截然不同,他们占有山区复杂的地势,依山而居与世隔绝,相当于独立体,而中原王朝也视之为“鸡肋”,所以对这种汉地和化外之地的过渡地带控制力并不强,甚至可以说是无。

  但到了清代,清帝国疆域延伸到了藏地,四川境内的大小金川已然不再是汉地与化外之地的过渡地带,而且清政府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并设立了行政区划,加强了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力度,在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统治模式之下,大小金川地区部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可能,进而演变成为了武装反抗斗争,清政府也动用了几十万大军平叛,战争整整持续了三十年。

  历史上当时清军攻金川,面临的攻击难度也确实是非常的困难。叛军在每一个隘口都会筑一个碉堡,清军必须要把这些碉堡一个一个全拔掉。这对于清军来说,无疑是一场持久战,不可能速战速决。军机大臣傅恒在写给乾隆的奏疏中就提到过这个问题,绕又绕不过去,飞也飞不过去,只能慢慢打,急也没有用。

  所以大小金川难打的第一个原因:地势对叛军有利,对清军很不利。清军虽然数量巨大,但是地势制约了清军的展开。清军兵力多,反而增加了后勤的负担。

image.png

  第二:金川叛军的反抗决心很强

  金川之战时,叛军的表现非常顽强,据当时的记载描述,叛军众志成城,异常骁勇,碉堡都被清军的炮弹砸碎了,却依然不退。只要清军的炮火停止,立马起身迎战,活脱脱的就是一群悍匪。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金川士兵当时配备的火枪,比清军先进。

  人心坚固,至死不移,碉尽碎而不去,炮方过而人起。对于叛军的这种表现,清军也是很费解。按说朝廷对番民的政策一直都是安抚为主,很少亏待这些人。那么这些人干嘛要这么玩命呢?其实,玩命的背后,就是历朝历代一直坚持的羁縻政策导致的。

  大小金川这片土地,自古就是化外之地,历朝历代基本都不会直接管辖的这两个县,而是设立土司,实行羁縻制度。所谓的羁縻制度,实际上跟独立王国没啥俩样。土司是世袭的,朝廷基本不管土司的内政,也不管土司地区老百姓的教化,只要土司们不造反就行了。

  清承明制,清朝基本上继承了明朝在西南对藩政策。因此在乾隆时期,大小金川仍然还是半独立状态的土皇帝,老百姓对土司有一种精神崇拜。只要土司的一句话,土司管理的老百姓都会拼命死战。

  四川副总兵率兵平叛时,跟金川土司有仇的明正土司、革布什札土司等,也一同出兵随清军平叛。这些协同平叛的土司,虽然跟金川土司有仇,虽然服从清军调令,但是他们跟金川土司其实是一类人。

  战事胶着时,这些土司首先是在怀疑清军是不是在故意磨蹭,害怕平叛的汉人想赖在自己的地盘不走,导致请神容易送神难。因此在背后捣鬼,加深平叛的难度。

  介于这个问题,清朝平定小金川之乱后,也就是彻底平定金川之乱后,取消了当地的土司制度,直接在大小金川分置阿尔古、美诺两直隶厅,不再视为番区,而是由四川巡抚管辖。后来又在其它土司辖区推行改土归流,在番民中推行儒家思想,用教化驯服当地人。

  因此现在生活在大小金川地区的少数民族,相对来说更认同自己是四川人的身份,不是藏人。这种加深川西藏区对内地认同感的措施,毫无疑问是乾隆平定金川之乱的一大功绩。

  第三:清军的表现太差

  地势险峻、叛军顽强,这都是客观原因。实际上清军平叛不利的根本原因,还是清军自己的问题。清军的战斗力,从康熙时期就已经有明显的退步了。到了乾隆时期,尤其是在承平日久,少有战争的地区,比如四川,当地的绿营兵基本上打不了什么硬仗,而且军纪很一般。

  清军在攻打拉底山的时候,十几个叛军摇旗呐喊,居然就吓怕了三千清军。后来盲目突进,还真的中了埋伏。并且,川陕的绿营兵还有一绝,就是喜欢吹嘘战果,故意糊弄上司。据当时的奏报统计,川陕各部上报的战果,早就可以灭掉大金川好几次了,但实际结果是,大金川土司仍然活得好好的。

  另一方面,清军的主帅水平也很一般。早期负责平叛的四川总兵、提督,后来前往金川督师的总督张广泗和军机大臣讷亲,都不是打仗的材料。尤其是川陕总督张广泗,他之前平定过苗人叛乱,所以乾隆让他平定金川叛乱。

  但是张广泗有个毛病,喜欢任人唯亲,他在用兵过程中,身边亲信里面有几个叛军的卧底。这就宛如三年内战时期的胡长官,最信任的人居然是对面的的高级卧底,啥秘密都没有,这仗还怎么打?

  而张广泗的上司讷亲,更不是带兵的人。按出身,他也是八旗子弟,却完全不知兵,平时既不接见士兵,也不体恤士兵。打了败仗就窝在帐内不出去,搞的军无斗志,人心惶惶。

  更让乾隆震怒的是,讷亲见战局始终打不开,就把希望寄托在了神仙身上,他竟然打算请来西藏喇嘛和终南道士为自己念咒助战!据说,乾隆知道后,肺都要气炸了。后来乾隆无可奈何,又把岳钟琪和傅尔丹两员老将派到了前线。

  派岳钟琪到前线,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他当年在四川当过提督,很擅长搞拉一派打一派,利用土司打土司的套路。当年他跟年羹尧在四川当提督时,这一招干的很溜。并且造反的大金川土司,当年还是岳钟琪麾下的部下,跟着岳钟琪一起打过仗。

  他到达前线后,才初步的扭转了清军的不利局面。由此也可以看出,一个正确的统帅到底有重要!乾隆之前派到金川的统帅,全部都是酒囊饭袋,不堪重任。不过岳钟琪前期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因为他是以四川提督的身份来的,按职务,要排在讷亲和张广泗之下,只是三把手。

  而且讷亲太迂腐,张广泗太横,他们三个人相互不配合,还相互写密折告状,因此金川前线的战况仍然很胶着。后来乾隆实在是没有耐心了,就让军机大臣傅恒到前线督战,换掉张广泗和讷亲,并将两人捉拿回京。

  傅恒到前线后,首先解决了人事问题,把能拉拢的势力全部拉拢过来,将叛军完全孤立;其次傅恒支持岳钟琪的打法,派一路精兵,不恋战,直插叛军的老巢。只不过因为后勤补给问题,这一招的效果其实也不好。

  那么大金川之战是怎么打赢的呢?其实说来也是很搞笑的。清军耗费了大量的财力,打的国库耗银巨大。叛军因为被围困,也是弹尽粮绝无以为继。最后是大金川土司打不下去了,主动找清军投降。傅恒知道后,表示可以接受投降,但是土司本人必须要到清军大营服罪,就是走走形式,不会有人身伤害。

  岳钟琪为了消除金川土司的顾虑,就只带了几个随从,亲自到金川叛军的大本营与土司面谈。有岳钟琪作保,叛军与清朝达成了谅解。第一次金川之战由此平息。但是,清军没有清算金川土司莎罗奔,导致金川仍然是独立王国,这也就为后来的小金川之乱埋下了祸根。

  金川之乱暂时平息后,乾隆皇帝被金川当地土著的战斗力给折服了。叛军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所表现出来的组织性和集体战斗力却是惊人的,并非是想象中的是一群毫无章法的乌合之众,无论指挥还是战术都可圈可点。

  按照史料中的记载,金川士兵非常擅长山地作战,对风霜雨雪有着极强的忍耐力。他们每年春夏两季都会进行常规训练,而秋冬两季则要去山里狩猎,也就是一年四季都在锻炼军事技能,练就了一身的过硬本领。这种艰苦的实战练习,清军的祖宗也是如此,但是到了乾隆时期,旗营兵平日里养尊处优,已经完全堕落了。

  因此后来平定小金川之乱后,乾隆皇帝专门下令在当地招募五百名土著士兵,以一千名士兵的钱粮供养,也就是说每人开双份军饷。这支五百人的金川民兵武装,从此便成为了乾隆皇帝非常重视的特种部队。乾隆每每把他们用在关键的刀锋时刻,比如在后来翻越喜马拉雅山进行的廓尔喀战争中,金川土兵就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从当时的消耗来看,乾隆发动金川之战非常愚蠢,劳民伤财。但是从现代的角度来说,乾隆灭了大小金川,将这个西通西藏、东邻汶茂、北枕青海、南接康藏的战略要地打通,是功德无量的。

  现在的内地人出都江堰,沿着350国道一直向西走,所到之处虽然都是藏区,但当地人却都是操着四川话口音的嘉绒藏民,如果不刻意的去强调,根本就不会认为他们是藏民。这就是大小金川之役的意义所在。

  从后来的清朝的一些政策来看,就算乾隆不打金川,后面也一定会爆发同样的战争。这是中原的大一统王朝向偏远地区的扩张,必然带来的结果。很庆幸,当年乾隆皇帝把这些棘手的事情给办了。否则,你们懂的。

image.png

  满清入关后,虽然承继了明朝的疆域,坐拥汉地十八省,但是外部却是劲敌林立危机四伏,蒙古、新疆、西藏等势力的崛起,威胁着新生的清政权,为巩固统治计,大清帝国被迫开始了漫漫扩张之路。

  清朝历经数代君王的不懈努力,摧枯拉朽将蒙古、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纳入了中国的版图,随着对外扩张战争的加剧,大小金川之战后,清王朝的的扩张接近尾声,逐渐变得安逸内敛,这是为什么呢?

  中国传统地理形态的束缚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历朝历代的疆域面积始终固定在传统地理的屏障范围之内,并且很少有王朝触及到中国地理范围的最大广度。通过中国地形图,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发现中国疆域天然的地理限制:西北是高寒的帕米尔高原,西南是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北面是无垠的草原荒漠,东面和南方是浩瀚的海洋。

  可见中国自成一个完整的地理系统,拥有上天赋予的天然屏障,而如果超过这个地理限制想继续向外扩展,作为一个生产力水平落后的封建王朝,基本上是很难实现的。

  清朝从东北起家,然后入主关中接手了明朝和农民军的汉地十八省疆域,接着降伏蒙疆藏,疆域面积多达1300万平方公里,疆域扩张已经到了瓶颈期,也达到了历朝疆域面积的最大值,所以即便是想扩张也很难实现了。

  大小金川之战的巨额损耗

  大小金川之战清军虽然面对的部落乱军人数不多,但是由于清军缺乏对金川地区地理情况的了解,再加上乱军凭借着易守难攻的地势建起了难以攻克的碉楼,所以清军久攻不下,双方一直战斗持续了三十年之久,清军也动用了多达五六十万的兵力,这场战争花费了七千万两白银,代价非常惨重。

  大小金川之战大大超出了乾隆的财政预期,把大清朝一年多的全国财政收入就这样消耗掉在了这样一个几万人口弹丸之地,确实是令乾隆没有料到,从而也间接影响了清朝经济的健康状况,导致很多预定的公共工程无法按计划进行,清朝面临着新一轮财政危机,从而将扩张计划转向经济恢复工作。

  偌大帝国的内部消化问题

  打天下靠武力容易取得,但是守天下并不是用武力镇压的逻辑就能简单实现的,尤其是在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且民族多样的大国。在大小金川之战的经验教训中,清王朝深刻认识到了这一点,尽管拥有了偌大的疆域,但疆域内部像金川地区这种没有消化的地方却不止一处,贪多嚼不烂的后果逐渐显现。

  清朝到了乾隆时期,宏伟的开疆扩土事业也已经持续了近百年,矛盾也由外部转向内部,如何让满族之外的汉、蒙、回等族对帝国有认同感呢?又如何让征服的土地不再产生反抗,从而达到国家长治久安的目的呢?这些问题就成为了清朝统治者深思的问题。之后的一系列大政方针的制定,也都是围绕着这些问题所展开的。

  总的来讲,游牧文明相比农耕文明更具有善于作战的先天优势和进取精神,尤其是在周边不太稳定的情况下,消灭威胁巩固统治才是清王朝向外扩张的主要动因,而扩张并非是无限度的,必然会受到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局限,进而将一个幼稚的扩张者成长为成熟的守成者。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