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和燕国当初前期关系这么好 为什么最后关系会如此冷漠呢

  还不知道:齐国和燕国恩怨情仇是什么样的网友们,

  众所周知,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为管理其获得的大片土地,开始实施封建制度,由此大量皇亲国戚和有功之臣都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领地,建立了自己的国家,这也成了周朝时期分布在中原大地上一百多个大大小小国家的由来。在这些国家之中,齐国是周武王分封给他老丈人姜子牙(姜太公)的地盘,燕国则是分封给他弟弟召公奭(shì)的地盘,毕竟都是一家人,那时候两国之间的关系还是非常好的,因为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目标:维护周朝的统一。

  周朝分封诸侯

  春秋时期,山戎(又称北戎)在北方为患,屡次骚扰燕国,使得燕国不得不将国都从蓟城(今北京地区)往南迁到了临易(今河北雄安新区)。后来由于山戎的威胁越来越大,但燕国已经是退无可退,几乎到了要被灭亡的境地,不堪其扰的燕庄公只得向“尊王攘夷”的春秋首霸齐桓公求助。齐桓公作为当时的诸侯霸主,也有解救列国于危难之中的义务,而且燕国处在齐国的北面,唇亡而齿寒,于是果断出兵帮助燕国讨伐山戎,从而成功地帮助燕国消除了祸患。事后,为了表示感谢的燕庄公亲自送齐桓公回国,不知不觉就送到了齐国境内(按当时的礼制,诸侯之间相送是不能出自己国境的),这时候齐桓公对燕庄公说:“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把燕庄公所送到的地方全部划归燕国,燕庄公简直就是感激涕零(不但救了命,还送土地)。

  齐桓公挽救了面临灭亡的燕国

  两国很好的关系一直维持到战国的齐宣王时期才出现了变化,虽然那时的齐国国君已经不再姓姜而是姓田,但是齐国毕竟还是那个齐国。当时燕国的国君燕王哙因为受到燕国国相子之及其党羽的蛊惑,决定仿效上古先贤尧舜之德将王位禅让给国相子之,自己则移居别宫,北面称臣。此举看似有点让贤的意思,但实际上破坏了人伦纲常,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其中太子平和将军市被直接率军攻打子之,结果反被子之打败,市被被杀,太子平也被迫逃亡。燕国国内的这场内乱持续了好几个月,《史记》中这样描述:“因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人恫恐,百姓离志。”历史上后来称之为“子之之乱”。

  燕国子之之乱

  齐国国君齐宣王(齐威王的儿子)听说此事以后,决定趁机攻占燕国。他派大将匡章率领大军打着帮助太子平匡扶正义的名义讨伐子之,痛恨子之的燕国人纷纷放弃抵抗,夹道欢迎齐军的到来,结果齐国很快就攻占了燕国的都城,燕王哙自缢而亡,子之则被剁成肉泥。然而让燕国人没想到的是,齐军在所到之处大肆烧杀抢掠,而且还“毁其宗庙,迁其重器”,连临近的中山国都趁机攻占了燕国的十几座城池,燕国眼看就要被瓜分了。愤怒的燕国人纷纷怒怼齐国军队,两国也由此结成了世仇。

  齐军在燕国烧杀抢掠

  还好这时候秦、赵等国并不想燕国就此灭亡,更不想坐视齐国做大,在他们的帮助之下,燕国人最终赶跑了齐军,迎立了流亡在外的公子姬职回国即位,是为燕昭王。燕昭王即位以后,一方面招贤纳士,励精图治,意欲振兴伤痕累累的燕国,另一方面时刻不忘报齐国之仇,并制定了“诱齐灭宋、孤立齐国”的方针,派苏秦出使离间齐国。在苏秦的策动之下,齐国国君齐湣王(齐宣王的儿子)果然妄想独吞宋国,从而顺利引起了列国不满,燕昭王趁机派出大将乐毅组织“五国伐齐”,一举攻灭了齐国的七十多座城池(最后只剩莒和即墨没有攻下),齐国几乎灭亡。虽然后来田单力挽狂澜挽救了岌岌可危的齐国,但是齐国也从此元气大伤,两国的关系可以说是降到了冰点。

  乐毅伐齐

  一直到秦国攻灭燕国时,齐国始终都选择了坐视不理,但是等燕国被灭后,齐国也不得不选择了投降,至此两国的恩怨情仇才终于有了一个了结。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