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皇宫中的宫女都去了哪里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宫女,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清宣统四年即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太后——隆裕太后临朝称制,以太后名义颁布《退位诏书》,大清亡了!惶惶大清,“成也孤儿寡母,败也孤儿寡母”,当初宣布“定鼎燕京,以绥中国”的时候选个良辰吉日也就罢了,就连退位也要挑个好日子宣布,封建思想害死人啊!

image.png

  既然人家都“主动”退位了,取而代之的民国政府自然不能再赶尽杀绝,于是,《退位诏书》颁布的同时还颁布了诸多关于“皇室优待条件”的规定。其中《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之第三款和第六款明确规定: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也就是说,清帝退位以后,仍暂居紫禁城,宫中服役的太监、宫女和禁卫人员,照常留用。当然,这些人的薪酬支付需要由民国政府来承担。

image.png

  1923年,刚刚完成大婚的溥仪遣散了宫中年满24岁的宫女,每人给予100块大洋的安家费,让其自谋生路。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宫中剩余宫女被迫全部遣散,甚至连点遣散待遇都没有。

  那么,这些宫女们都去了哪里?最终又都落得何种结局呢?

  根据《宫女往谈录》的描述,这些宫女几乎都会落得同一个命运——孤独终老。

  首先,我们先来明确这些离宫的宫女们还能不能嫁人?

  清朝灭亡后,京城富贵人家乃至平常人家都以迎娶宫女为荣,毕竟这些宫女可都是伺候过皇帝老儿、后宫妃嫔的高级奴婢,这份虚荣也足令男人欣慰。

  可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这些离宫的宫女们并非理想的婚配对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长时间的养尊处优,让她们干不了体力活,无法成为家庭劳动力;

  2、宫中伺候需要长时间的精神高度集中,以致很多宫女都会患上“血郁症”,导致怀孕困难。

  3、民间对于宫中的诸多传闻也直接影响了宫女们的婚配问题,什么“皇帝看中宫女,可以随意推倒”,什么“太监和宫女对食”等等。

  无法婚配,这些宫女们的出路就变得五花八门,《宫女往谈录》中记载了宫女——刘姑姑的离宫经历。

  想当初,刘姑姑在“西太后”身边服侍,也是个有头脸的人物。清朝灭亡后,刘姑姑“头上插的,手上戴的就够一家过活”,再加上平日里积攒下来的赏赐,刘姑姑一出宫便置办了三处住宅,“吃瓦片就够过了”。

image.png

  可就因为手里有钱,也让刘姑姑最终落得孤独终老的结局。因为有钱,家里人便玩命挥霍;因为有钱,刘姑姑挑选出嫁对象也是“高不成低不就”。奈何“日子出项大进项小,先从内瓤上空,后来顾不上了就卖房,两所房一卖,没了进项,穷得更快,先后20年,就落到今天这个样儿”。

  其实,清宫中当差的宫女不但有俸禄领,受宠宫女时不常还有主子给赏赐,这些都能成为宫女离宫后过日子的依仗。可怕就怕她们手里的钱、骨子里的高傲让她们逐渐迷失,最终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根据晚清宫女荣儿的描述,清宫宫女不能识字,地位较之太监更低,所以,她们只有有了空闲时间,就要学做针线,打络子,“宫人出宫,都能带出一双巧手去,这也算是宫廷的恩典”。

  所以,即使手里没钱的宫女,离宫后也能凭借一双巧手维持生计。根据《宫女往谈录》的记载,这些宫女打的络子还很值钱,拿到“琉璃厂古玩铺”、“地安门外估衣铺”都能卖到一个好价钱。

image.png

  只是,打的络子再好看,换回来的钱再多,也无法改变她们孤身一人的现实。

  当然,还有好多宫女出宫后进入大户人家,继续之前的服侍工作;有的被迫进入风月场所维持生计;甚至还有人被直接转卖成了奴隶;这些宫女的生活就更为悲惨了。

  其实,不但是清朝灭亡后,离宫的宫女多落得悲凉结局,根据清廷规定,宫女“年满二十五,方可令出宫另嫁”,在提倡早婚早育的清朝时期,25岁属于绝对的“大龄女青年”,婚配已经非常困难。如果再有被皇帝临幸却未能进入妃嫔行列的悲惨遭遇,婚配更是毫无可能。

image.png

  可怜这些小小年龄便入宫服役的女孩,真正能够爬上枝头变凤凰的毕竟少之又少,多数还是落寞离宫并最终悲凉离世。

  参考文献:《清史稿·后妃传》、《宫女往谈录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