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科举考试为什么多次落榜?真正原因是什么?
作为一个科举考生,蒲松龄无疑是不合格的,他一生大起大落,始终没有考取功名,但是却间接逼迫他写出了《聊斋志异》这样的不朽巨著。
蒲松龄的人生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他在文学上成绩巨大,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的《聊斋志异》被称作中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集;另一方面,他在科举道路上却屡战屡败,落魄一生。他除19岁那年考中秀才外,其后数十年间又参加了十几次相当于高考的乡试,皆名落孙山,无缘仕途。他痛定思痛,晚年写下长诗《历下吟》,将考试中的辛酸屈辱、录取中的种种弊端以及考官的骄横贪腐等,一股脑暴露出来……
《历下吟》写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那年蒲松龄69岁。诗中,他首先揭露了监考官的凶残和考生遭受的凌辱:考生们辛辛苦苦地来到省城济南应考,一开始就遭到监考官的打骂。考前点名时,那些监考官像堵墙一样站在考场门前。他们飞扬跋扈,凶残异常,稍不如意就鞭打考生。考生轻者被打断帽带,重者被打伤。如果点名时答应迟了,就会被赶出场外。
不仅如此,规定的考试时间也异常苛刻:那颇有来头的学正(教育局长)趾高气扬,武断专横,晚上刚发出通知,就要求考生第二天早晨赶到考场,迟到者就被取消考试资格。考生考完后,仍不准回家,要留在济南等待发榜。
羁留在济南快两个月了,仍然没有发榜。这时大家带的钱都花光了,只好卖掉口粮维持生计。即使如此,也不准擅自离开,否则就要遭到严厉惩处。
考生的境况如此,录取情况又如何呢?每当蒲松龄名落孙山,心灰意冷地回到家乡淄川,就会听到乡亲们议论纷纷:有人行贿打通了门子,考官便营私舞弊,把原定录取的人一笔勾销,把原来赏识的文章视若寇仇,再从已被废弃的试卷中抽出“照顾者”的卷子,作为录取对象。他们如此颠倒黑白,委实世所罕见。蒲松龄实在想不通,一个贤良的读书人有何罪,受此沉重打击?
当然,蒲松龄“高考”不中,也有主观原因,他有时太过自信。如他48岁那年参加乡试时,一拿到考题他就感到太容易,于是思如泉涌,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但写完回头一看,忽然发现“越幅”了。所谓“越幅”就是违反了书写规则。因为科举考试对文字形式要求非常严格,一页只能写12行,一行只能写25个字,而且要写完第一页再写第二页。蒲松龄写得快,第一页写完,飞快一翻,就连着把第二页也翻了过去,直接写到了第三页上,这就犯了“越幅”之规,不仅要取消录取资格,还得张榜公布。
蒲松龄科场失败,文学上成功,这之间并非没有联系。正因他在仕途上碰得头破血流,才转而发奋图强,潜心创作,写出了《聊斋志异》这样的不朽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