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作为顾命大臣,为什么要故意将权柄授予武则天?
裴炎,唐朝时期宰相,他是唯一一个接受唐高宗李治遗诏的顾命大臣,可见李治对他的信任,但他的表现却辜负了李治的在天之灵。在李治去世后仅仅两个月,裴炎便联合武则天,废除了中宗李显,裴炎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李治生前,多名大臣或明或暗向他奏报了武则天的野心,比如老臣刘仁轨。一次,李治请刘仁轨来到自己新盖的名“镜殿”的宫殿,顾名思义,宫殿内部富丽堂皇,四壁装满了镜子,刘仁轨见到镜子中显现出好几个天子,表现得惊慌失措,急忙跪下进谏:“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四壁出现数名天子,这是不祥之兆啊!”其隐含的意思不言而喻。
这些话高宗也听进去一些,所以,在遗诏中他说到:“皇太子可于柩前即皇帝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规定的相当明确,遇到军国大事,还是宰相与天子不能决断的军国大事,才向天后汇报。对天后的权力做了明确的限制。
只要裴炎一心一意辅佐中宗,君臣二人一条心,并联合宗室力量,能有什么不能决断的军国大事呢!如此,六十岁的武则天绝不可能从幕后走到台前,从此以后,大概只能过含饴弄孙的老太太生活。
然而,高宗驾崩后的第三天,裴炎便双手向武则天捧上了她梦寐以求的权柄。说什么皇帝还没有接受正式的册封,不能下达诏书,请太后发号施令,交门下、中书两省执行。高宗遗诏中明明规定皇帝于柩前即位,为什么不能下诏书呢!显然,这是裴炎故意将权柄授予武则天。那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首先,裴炎并不是什么好人。有两件事可以说明:
其一,永隆二年(680),他的本家裴行俭大破突厥而回,裴炎妒忌他的功劳,在高宗面前说了不少坏话。使裴行俭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但裴行俭胸襟宽广,不耻于争辩,也没有报复裴炎,从此之后闭门不出。
其二,同一年,太子李贤与母亲武则天闹得不可开交,成为武则天的绊脚石,于是,令裴炎等三人审问太子,扣了个图谋不轨的帽子,将这块绊脚石搬开。或许这时武则天与裴炎二人便达成了默契,武则天对裴炎的识相很满意,裴炎则敬佩武则天这份为了权力不惜搬开自己亲儿子的魄力。
其实,裴炎与武则天是同一类人,对权力充满了憧憬与向往,生杀予夺带来的快感,说一不二带来的威严令他们无比满足。为了权力这个共同的目标,他们走到了一起。只是所处的位置不同,需求的层次不一样罢了。
其次,有人要问,裴炎是唯一的托孤大臣,完全可以不依靠武则天,而全力辅佐中宗,不是一样可以获取更大的权力吗?
其实不然,因为裴炎在宰相团队中资历太浅,在宰相位置上只有短短的三年,也没有什么过人的军功与政绩,仅凭高宗遗诏并不足以让他震慑群臣。而通过拥护武则天,他很快大权在握。
在裴炎的建议下,武则天从幕后走到台前,临朝称制,代行君权。作为交换,裴炎开出了自己的价码,要求将自己从现任的门下侍中,调至中书省为中书令,并将政事堂迁往中书省。
这并不是换个岗位那样简单地调动,而是打破了大唐从贞观年间就开始的政治平衡。当时,李世民为了保持清明的政治,创造了这种三省合议制度,由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并有权驳回;尚书省负责执行。大事由门下侍中召集宰相们开政事堂合议。这是一种三省相互制约的制度。而裴炎此举打破了这种制约,作为中书令,他既有权起草政令,又由他召集政事堂合议,门下的驳回还什么用呢!
作为回报,武则天答应了他的要求,裴炎成为名副其实的首辅宰相,大权在握。这笔买卖两个人各得所需,都很合算。
随后,二人的合作还在进行,废掉不听话的中宗李显,立了听话的睿宗李旦。之后,裴炎打上了自己的小算盘,想通过李敬业起兵事件逼迫武则天交出权力,自己独揽大权。但他的水平与武则天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很快被武则天扣上一顶谋反的帽子,在洛阳都亭被斩。
权力是好东西,但过度的迷恋就会变成毒品,一旦无法驾驭就会变成要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