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与诸葛亮的职位相同,那谁的战略眼光更高一些?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从对待荆州的战略眼光,来评判诸葛亮和庞统的能力,看看谁高谁低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知道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一句话,“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里的卧龙指的是诸葛亮,而凤雏指的是庞统。他们两人后来都到了刘备的手下,都担任军师中郎将的职务。只是庞统的待遇略低于诸葛亮。
那么,虽然这两人在刘备阵营职位相同,名声相似,但是这两人的战略眼光如何,究竟谁高谁低呢?我们就从他们对荆州的战略眼光做一下比较。
诸葛亮对于荆州的看法,早在和刘备一见面谋划的《隆中对》里就说得很清楚。在诸葛亮的眼中,荆州是刘备首先要占有的地盘。他对刘备谋划的战略中,先占有荆州和益州是第一步的战略目标。然后在占有荆州和益州的情况下,刘备在实行第二步的战略方案。那就是从荆州和益州分别派出军队北伐。荆州的一路目标是宛洛一带。这样,荆州就成为刘备北伐必须的出发地和后方基地。
而庞统在和刘备商议下一步战略方案时,对荆州的看法就有所不同。当时刘备已经占有
大部分荆州,有了自己的比较强大的势力。可是,此时的荆州在庞统的眼中,是“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孙吴,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所以庞统建议刘备出兵夺取刘璋的益州,作为根本。
刘备在经过权衡后,采纳了庞统的建议。他借着张松献图,刘璋来请的机会,率领庞统等人带兵入川。经过激烈的争夺,刘备终于夺取了西川,有了比较稳固的根据地。可惜的是,庞统在夺取西川的战争中,不幸中流矢而死,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叙述看出,诸葛亮的《隆中对》里,对荆州十分重视。自始至终,荆州都是《隆中对》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荆州是刘备起家的基础,也是刘备夺取益州的跳板,更是以后发动北伐的基地。所以,刘备在任何时候都要把荆州牢牢抓在手里。
而在庞统的眼里,荆州的作用远没有诸葛亮看得那么重要。在庞统的眼里,荆州如同一个榨干汁的橘子,已经没有了多少利用价值。而且,在荆州的周围,北有曹操,东有孙权,刘备的地理形势十分不利。刘备想要形成鼎足而立的局面,就必须有稳固的根据地。而这个根据地不是荆州,而是益州。所以,夺取益州是刘备的当务之急。
如果从诸葛亮和庞统对荆州的战略看法来说,诸葛亮的看法比较笼统,而庞统的看法更加务实。不过从两人提出建议的时间来看,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候,还是刘备最落魄的时候。当时刘备还是一无所有,诸葛亮能够为他谋划出《隆中对》这样的战略方案,已经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
而且,当时诸葛亮也没有预料到后来的局势会变成那个样子。当初他预想的刘备先下手为强,夺取荆州的企图,被曹操南下突袭,刘琮君臣投降所打破。再加上东吴的孙权对荆州早就虎视眈眈,所以,在赤壁之战后,东吴抢先占领了南郡,这使得《隆中对》在一开始就实施不利。
这样,等到刘备使尽手段,从东吴借得南郡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和诸葛亮的《隆中对》里的预想设想有了微妙的差异。刘备所处的环境,根本不是占据整个刘表的荆州,而是只占有其中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经过战乱,遭受了很大的破坏。再加上这部分荆州既没有大的战略纵深,又没有险要的地理环境可以加以屏障,处境更是不利。
如果用诸葛亮后来的话说,刘备当时“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这样验证了庞统的看法。
庞统就是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才提出了夺取益州为根本的建议。而且,庞统还揣摩透了刘备的性格,知道自己的建议刘备肯定能够采纳。对于刘备的能力性格,当年曹操和裴潜有过一个有趣的评价。裴潜评价刘备说,刘备这个人“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以为一方主。”
这样,庞统的建议一方面解决了刘备当时的难题,一方面又迎合了刘备的心意。自然,庞统的建议得到了刘备的采纳。刘备在夺取益州前后,将荆州的精兵良将和诸葛亮一班文臣带入益州,开始把根本重地安置在益州。
庞统由于死得过早,这使得庞统的策略没有实行到底。我们虽然不知道庞统下一步的策略,但是从他和刘备的谋划来看,他的意图是以益州为根本,对于荆州的重要性没有诸葛亮那么看重。如果庞统在的话,很可能会放弃荆州,将荆州主力调入益州。
即便不这样做,庞统也会改变荆州的作用,将荆州从两路北伐的基地,变为屏障益州的外围阵地。这样,以益州为荆州的后盾,荆州就会变得进可攻退可守,即便失去,也不会给蜀汉造成那么大的伤害。
这样一来,刘备的战略布局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诸葛亮的《隆中对》里最不合理的地方,也就是以益州和荆州两个地区为战略重心,会改变为以益州一个地区为战略中心。这样就修正了《隆中对》,使得它更具有可操作性。
下一步的北伐,刘备集团会集中兵力,采取一路为主力,一路为辅的战略。这样,成功的可能性会更高。当然,关羽失荆州,以及后来的夷陵之战都将会避免了。孙权即便是夺取了荆州,由于庞统的策略,刘备会在峡口方向层层设防。孙权也是在益州的高压之下,根本就无法改变自己的战略态势,只能乖乖地听从刘备的摆布。可惜,因为庞统的早死,使得这一切都成为了泡影。
结语:
我们如果从诸葛亮和庞统对荆州的战略分歧来看,庞统的看法要比诸葛亮高上一筹。庞统将诸葛亮《隆中对》中不合理的荆益二元中心论的战略,转变成了合理的益州一元中心论。这样,庞统就将荆州的地位,从北伐的主力,降为了保护益州的屏蔽。这就避免了后来的荆州之失和夷陵之战对蜀汉的危害。
但是,我们如果从这一点来看,就说庞统的战略眼光高于诸葛亮就有点偏颇了。因为诸葛亮提出《隆中对》的时候,刘备的处境十分恶劣。诸葛亮一介年轻书生,没有从政的经验,能够提出那样的战略设想是很了不起的。庞统提出的对《隆中对》的修改意见,只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在《隆中对》的基础上提出的。可以说,诸葛亮的战略眼光要高于庞统。
而庞统的长处在于战术方面。他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势,提出符合客观实际的战略。在随机应变方面,庞统要超过诸葛亮一筹。可惜庞统早死,如果庞统还继续活着,蜀汉的情况就会有很大的改变了。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诸葛亮和庞统两人能力的评判,诸葛亮的战略能力高于庞统,而庞统的战术能力要高于诸葛亮,两人各有专长,各领风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