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唐朝的时期那些称呼 别在被电视剧给骗了

  还不知道:唐朝时期的称呼的网友们,

  称呼,是日常生活中对其他人的尊称,同时也是自身教养的一种体现。不同的时代同一称呼代表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就好像“小姐”二字,本身是对女性的一种尊称,却在历史的发展中染上了另外的色彩,被冠上特殊的含义。

  现代社会中的很多称呼和古时候都是不同的,有的意义甚至完全相反,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唐朝时期那些有趣的称呼。

  首先从皇帝开始。唐朝时候皇上只有在正式的场合才自称“朕”,私底下还是用“我”或者“吾”,并没有影视剧中那般严肃。而其他人在私下里称皇上为“大家”、“官家”或者是“至尊”,有时候也称“圣人”,只有在皇帝面前才尊称为“陛下”或者“万岁”,并不直接叫“皇上”。

  皇上的妃子自称为“妾”或者“妾身”,而不是“臣妾”,清朝的时候后也是。那时候的“娘娘”指的是母亲,而不是皇上的妃子。

  而皇上的子女也不称呼其为“父皇”,而是直接称呼“父亲”或者是“爷爷”,“爷爷”并不是现在我们对老人的尊称,在唐朝“爷爷”是父亲的意思,现在中国有的县城中也称呼“父亲”为“阿爷”。称呼皇后也不是“母后”,而是“阿娘”或者“皇后殿下”,“皇后娘娘”这一称呼也是不存在的。

  接下来是官员。唐朝称呼官员是按照官职来区分的,就好像尚书、侍郎之类的,前面加上姓氏就可。至于有些电视剧中对所有官员都称作“大人”,其实是不正确的。“大人”在唐朝时是对父母的尊称,若是贸然称呼某位官员为大人,恐怕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如果是不知道官职的情况,直接称其为某公或者某郎就可以。

  在之后是普通百姓。称呼母亲是“阿娘”或者“娘娘”,称呼父亲为“阿爷”、“爷爷”,没有“小姐”、“公子”之一称谓,而是被称为“娘”和“郎”。年轻女子被称为“娘子”,男子被称为是“郎君”,和现在我们认为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

  不仅是唐朝,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的称呼和现在古装剧中都是有所区别的,若是有一天不小心穿越了,按照影视剧中的称呼,估计活不过一集。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