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历史上的 太宗皇帝 都不是储君人选却通过政变当上了皇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太宗皇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庙号有“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所以一般开国皇帝,庙号都是什么祖,接下来就是什么宗。其中“太宗”这一庙号非常常见,但仔细研究却能发现,历史上大多“太宗”皇帝,得位都不是很正。

  什么叫得位正呢?其实就是合法,根据宗法制度,实现君权的顺利交接。比如嫡长子继承制,或者是宗法上的长幼有序,还有兄终弟及。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继位君主,是否能得到上一任皇帝的认可。

  只要符合以上这些原则,就代表皇位是合法的。但历史上大多“太宗”皇帝,他们的皇位都是通过政变得来的,虽然也是皇子或是皇族宗室,但都称不上是真正的“合法”。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四位都不是储君人选,却通过政变,成为历朝“太宗”皇帝的人。

image.png

  一、汉太宗

  对于汉朝皇帝,我们往往都称呼谥号,就比如汉惠帝、汉文帝、汉武帝等等。因此当说起汉太宗的时候,或许很多人就会产生疑惑,心想谁是汉太宗?但只要说起他的名字,大家就会恍然大悟,他就是汉文帝,刘恒。

  刘恒虽然是汉高祖刘邦的亲儿子,但只是庶子,母亲薄姬也不受宠。前面不仅有嫡子刘盈挡着,还有刘邦最宠爱的戚夫人之子刘如意挡着,所以皇位原本无论如何,都轮不到刘恒来坐。

image.png

  刘盈作为刘邦和吕后唯一的嫡子,顺理成章被立为皇太子,后来也继承皇位。而刘恒则继续做他的代王,封地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刘盈在位七年便去世了,接着吕后掌权,先后立前少帝、后少帝为傀儡。吕后对外宣称,两位少帝都是刘盈的儿子,因此从继承法统上来说,他们也算比较“合法”的。

  吕后去世后,太尉周勃、丞相陈平等人联合起来诛杀诸吕,并迎立刘恒为帝。也就是说,要是没有周勃、陈平等人,刘恒是当不了皇帝的,也就成不了“汉太宗”了。

image.png

  二、唐太宗

  李世民虽然是唐高祖李渊的嫡子,但他只是老二,太子之位早就被大哥李建成占了。李建成没有早逝,也没有被废,所以李世民本没有机会继位。不仅如此,他和大哥并不和睦,如果李建成继位的话,说不定李世民性命不保,这就导致了李世民先下手为强。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射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随即逼迫李渊让出大权,改立他为皇太子,史称“玄武门之变”。不久,李渊禅位于李世民,后者即位后,创立了“贞观之治”,成为“唐太宗”。

image.png

  三、宋太宗

  赵光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如果说兄终弟及,那么赵光义的皇位自然是合法的,但关于他是否为赵匡胤默认的继承人,直到现在还存在争议。且不说广为流传的“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我们就来看看,赵匡胤的儿子,以及另外一个弟弟赵延美都是怎么死的。

  赵匡胤的四个儿子中,活到成年的只有次子赵德昭、四子赵德芳,另外赵德芳在二十二岁病逝。那么我们就来说说,次子赵德昭是怎么死的。当赵光义即位后,赵德昭跟着叔叔去打幽州,结果战事不利。

  于是赵德昭就劝叔叔,给士兵发放一些奖励,说不定能提升士气。没想到赵光义却对侄子说:

  “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

  就是说等你自己当上皇帝,再奖励他们也不迟。结果赵德昭被吓得回去就自尽了。

image.png

  至于赵匡胤另一个兄弟赵延美,他在赵光义即位后不久,便被污蔑蓄意夺权,并发配洛阳。后来赵光义仍觉得不放心,又说赵延美大逆不道,应该诛灭,最后赵延美也惊惧而死。

  不仅对兄弟、侄儿如此,赵光义对自己儿子也非常心狠。他的长子赵元佐是个善良的人,此前常常为赵延美求情。赵光义不仅听不进去,还对儿子的行为非常震怒。当赵延美死后,赵元佐就因受到刺激性情大变,还烧了自己的王宫。赵光义一气之下就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赵光义对自己的亲人如此狠心,就可见说他篡位并非空穴来风。也难怪后来会有“烛影斧声”之说了。

image.png

  四、明太宗

  说起明太宗,大家反应可能与听到“汉太宗”一样,会想明朝有太宗吗?在汉朝,并非每位皇帝都有庙号,但都有汉太宗的存在,那么在每位皇帝都有庙号的明朝,自然也有太宗皇帝了。

  大家之所以对“明太宗”很陌生,是因为如今我们很少这样称呼这位皇帝,取而代之的是叫他“明成祖”。没错,明朝的太宗皇帝,正是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关于他是不是朱元璋嫡子的问题,至今仍存在争议。但不管怎么说,在明朝这样一个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王朝,朱棣是很难可以成为储君的。

image.png

  朱元璋最喜欢的儿子,就是长子朱标,他一即位就立刻封朱标为皇太子,确立了其继承人的地位。可惜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悲痛欲绝。为了保证皇位传于朱标一脉,朱元璋决定“放弃”所有儿子,直接册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建文元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最终将侄儿的皇位夺走,他的皇位明显得来不正。永乐二十二年,朱棣驾崩,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直到明世宗朱厚熜(嘉靖皇帝)即位后,才将太宗改为“成祖”,因此后人便更加习惯称朱棣为明成祖,而不是明太宗。

image.png

  这几位太宗皇帝,虽然一开始都不是储君第一人选,且继位都不算真正“合法”,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本朝有所作为的皇帝。

  就好比汉太宗刘恒开创了“文景之治”;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宋太宗赵光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以及改变了唐末以来重武轻文的国策;明太宗朱棣也创下了“永乐盛世”。

  因此皇位得来是否“合法”,与皇帝自身的功绩并无多大联系,有的皇帝继位虽然名正言顺,却不一定有所作为,这也是很有趣的一点。

  (参考文献《史记》《新旧唐书》《宋史》《明史》)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