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国割据岭南独立了九十余年,汉朝是如何收复的?
南越国(公元前204年—公元前111年),亦称南粤国,是秦末至西汉时期位于中国岭南地区的一个政权。从开国君主赵佗至亡国君主赵建德,一共历经五任国王,享国九十三年。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公元前112年,就在汉朝刚刚打完漠北之战,彻底将匈奴赶回漠北之后不久,汉武帝再次下令,命令强大的汉朝军队南下,进攻南方的南越国。
随着汉武帝一声令下,很快,南方的汉朝军队,兵分四路,开始向南越国发起总攻。一路由伏波将军路博德率领,从湖南省桂阳县出发,直接顺江而下,杀向广州;第二路由楼船将军杨仆统领,从江西南昌出发,沿汉水南下,经由赣县杀向广州。
第三路汉军,则是由之前归降汉朝的两位南越将军,戈船将军和下厉将军,率兵从湖南省零陵区出发,沿离水南下,直接进攻南越国的另一座重镇苍梧,也就是今天的广西梧州。
第四路汉军,则同样是由一位归降汉朝的南越将军,驰义侯何遗统领。这一路汉军,主要是由之前夜郎国投降的士兵组成,由重庆地区出发,走贵州东侧进入广西,进攻南越国的西线。
汉军此次南下征伐,虽然没有特别出名的将领出场。比如汉武帝时期,最有名的卫青、霍去病、李广等人,就一个都没出场,主持这场南征的,基本上都不是什么重要角色。这几个人在史书上,甚至连专属他们的传记都没有。
但实际上,当时这场灭亡南越国的战争,却堪称是倾尽汉朝在南方的全部家底。汉朝在南方布置的所有军队,这次几乎都被派上了前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倾国之战了。当然,真正的汉朝精锐,当时还是部署在北方,用以阻挡匈奴。毕竟,对于当时的汉朝来说,匈奴才是真正的头号大敌。和匈奴比起来,南越国实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
而接下来,随着几路汉军同时进攻,汉朝和南越国的战略决战,就拉开了帷幕。在汉军的强大攻势下,南越国根本就抵挡不住,只能节节败退。虽然有着岭南地区崇山峻岭的阻隔,但南越国还是没能撑住多长时间。仅仅一年之后,汉军便直接打到了广州地区。
在汉军攻入广州地区的同时,南越国的其他地区,也基本上被汉军全部占领了。所以,在这一年,已经割据存在了九十多年的南越国,终于彻底回归了汉朝。
提到南越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南越国的那位开国国王赵佗。这位活了103岁的南越国王,一生横跨秦汉两朝,经历确实比较传奇。但是对于南越这个政权,很多人可能就不太熟悉了。
历史上真实的南越国,到底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在整个汉朝初期,南越国一直割据南方?到底是汉朝没能力收回,还是另有隐情?而到了汉武帝时代,南越国最终又是怎么被收回来的呢?
想要说清楚这些问题,我们还得从南越国的诞生开始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文明的核心,一直都在黄河中下游这一块,南方则是因为气候原因,长时间处于未开发的状态。所以,就连位于长江流域的楚国,往往都被其他中原国家视作蛮夷。而在楚国更往南的东南沿海地区,那就更是完全处于未开化的状态了。
当然,当时在东南沿海地区,其实也是存在着一些小型的国家。不过,这些国家的文明进程,和中原地区的那些强国相比,恐怕就差了太多。而且,这些东南沿海地区的国家,往往和中原诸侯国也没什么交集,因为距离实在是太远了。
这些小国,最多也就和南方的几个诸侯国,稍微有点联系。而到了春秋后期,南方的小国基本上都被歼灭殆尽。到了战国时代以后,南方更是只剩下了楚国和越国这两个大国而已。在这其中,越国对东南沿海一带的影响,显然要大于楚国,因为越国就在那一片。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后来东南沿海地区的小型政权,以及南方很多沿海部落,就被称之为百越。而且,这不光是一个称呼,百越之中大部分的小国家或者部落,真的就是越国的后裔。比如,春秋中期的时候,楚国吞并了越国。最后一代越王无疆的两个儿子,就纷纷跑到了东南沿海地区,建立了闽越和东越。
当然,在战国时期,南方的这些百越政权,基本上价值有限。不光文明层次落后,就连人口和土地也少之又少。再加上地理环境复杂偏远,统治成本实在太高。所以,直到战国后期的时候,南方的楚国也没能吞并百越,彻底统一南方。
就这样,到了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百越依然存在着。
而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心高气傲的秦始皇,自然不会允许自己眼皮子底下,存在这么一大片未开化而且不曾归附的地盘。对于当时的秦朝来说,统一中原之后,继续扩张的方向其实就只有两个。一是向匈奴统治的北方草原扩张,二是向南方的百越地区扩张。
这两个方向,秦始皇当时都没有放过。北方这边,秦始皇派了蒙恬率领三十万秦军精锐,痛击匈奴,逐渐将匈奴赶出了河套草原。而南方这边,当时秦始皇则是同时采取了所谓的‘移民策略’。
因为百越地区和北方草原不一样,草原那边,只要把匈奴打跑了,地盘就归秦朝所有了。但是南方不一样,南方存在了大量的百越部落,如果单靠武力征服的话,很容易会出现秦军过去的时候,百越部落臣服;等到秦军撤退,百越部落就再次反叛的现象。
如果那种情况出现,秦朝在南方就会彻底陷入泥潭,继而彻底拖垮秦朝。而且最重要的是,百越那边的人,基本上都是中原地区逃难过去的百姓的后裔。从本质上来说,百越地区的人和中原人其实任何区别,大家都是一个祖宗。只是当时百越地区的人,还没有被秦朝纳入实控范围而已。
既然是一个祖宗,自然不可能采取向对匈奴那么简单粗暴的手段了。
所以,在派遣大军进攻百越的同时,当时秦始皇还大量向东南沿海地区进行移民。尤其是向岭南地区的移民,规模更是极大。当时秦军为了扫平百越,直接派了五十万秦军精锐,还有大量的百姓和商人。秦朝当时移民到南方的人口总数,甚至堪比整个百越的人口。
当然,征讨百越的过程,也不是那么顺利。据说当时的秦军士兵,三年不解甲弛弩。而且,秦军士兵更习惯在中原地区作战。南方湿热的环境,再加上崇山峻岭阻隔,这些都是秦军作战的巨大障碍。
所以,在征讨百越的过程当中,秦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甚至就连秦军主帅屠睢,都直接战死了。后来,为了彻底控制岭南,秦始皇甚至还下令花费巨大代价,直接开凿了一条灵渠,确保前线秦军的补给供应。
直到灵渠完成之后,中原地区的军队和物资,可以源源不断地进入岭南地区,秦军这才占了上风。此后,秦始皇再次任命任嚣做统帅,赵佗做副帅,继续进攻岭南。有了灵渠的支持,再加上整个秦朝做后盾。所以最终,这支秦军兵团,终于还是彻底攻入岭南,迫使百越臣服。
百越地区的臣服,对于秦朝来说,已经堪称是历史顶点了。因为任嚣攻入百越之后,直接把控制的百越地区,设置了桂林郡、象郡以及南海郡。至此,秦朝版图达到了极盛期。而新开辟的这三个郡,因为当时还有百越余部作乱,所以暂时都由南征军主帅任嚣直接管理。
南方三郡的开辟,对于秦朝乃至整个中华文明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但问题是,就在三郡被设置仅仅五年之后,秦朝便爆发了陈胜吴广起义。随着陈胜吴广开始起义,秦朝就彻底进入了王朝倒计时。
同时,对于庞大的岭南兵团来说,这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十字路口。要知道,当时秦朝内部混乱,岭南兵团这几十万精锐,完全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筹码,帮助秦朝轻易镇压农民起义。但问题是,当时摆在岭南兵团面前的问题,同样也很多。
首先,岭南百越地区,距离中原腹地实在太远。这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等到岭南兵团回去,中原内部的局势早就不一样了。所以对于秦朝高层来说,岭南兵团可以说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其次,当岭南兵团收到起义消息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太过慌张。因为当时秦朝国家机器的力量还很强,根本用不着岭南兵团回去。只不过接下来起义发展的势头,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而已。等到岭南兵团考虑要不要回去的时候,项羽都已经打赢了巨鹿之战,刘邦都已经快攻入函谷关了。这时候再回去,意义已经不大了。
而且,当时岭南地区刚刚平定,如果岭南兵团贸然回国,势必会导致刚刚扫平的岭南,再次被得而复失。如此一来,之前岭南兵团所有的牺牲,就彻底没意义了。
除此之外,当时岭南兵团高层,也有着很大的私心。要知道,随着陈胜吴广开始起义,中原地区的局势风雨飘摇。这个时候,手握几十万精锐的岭南兵团高层,自然不可能不为自己考虑,肯定想借助这几十万精锐,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好处。
只不过大家都没想到的是,就在陈胜吴广起义一年之后,岭南兵团的主帅任嚣,忽然病重去世了。任嚣去世后,岭南兵团的最高指挥权,就落入到了副帅赵佗的手里。赵佗在加入岭南兵团之前,其实只是一个县令级别的官员,所以岭南兵团内部,也有很多人不服他。
这种情况下,赵佗想要控制整个岭南兵团,已经是很困难了。至于说率领岭南兵团,返回中原增援秦朝,或者逐鹿天下,那就更没希望了。此时的赵佗,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对于岭南兵团以及他自身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割据岭南自立。
所以,在这之后,赵佗指挥岭南兵团,控制了中原地区进入岭南的几条通道,彻底让岭南地区,暂时和中原地区隔绝开来。不过,当时赵佗能够控制的,只有三郡之一的南海郡。至于象郡和桂林郡,以当时赵佗的能力来说,暂时也是有心无力了。
顺便说一句,南海郡的郡治,就在今天的广州地区,当时叫做番禺。也正是从这时开始,广州地区,成了赵佗统治之下的核心区域。
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中原地区彻底大乱,起义军最后更是直接攻入咸阳,彻底灭了秦朝。。在此期间,赵佗则是尽全力普及中原文化,将中原地区的文化和先进技术,彻底引入到了岭南地区,继而实现对南海郡的完全控制。
而到了秦朝灭亡之后,就在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赵佗终于彻底控制住了整个南海郡。此后,赵佗又指挥岭南兵团开始扩张,控制了象郡和桂林郡。至此,南方三郡,都落入到了赵佗的实际控制当中。
此后,赵佗正式宣布,自立为南越武王,同时建立南越国。此时的南越国,地盘北至广东北部和江西南部,西至广西云南地区的夜郎国接壤,南至南海,东到福建南部。
南越国的历史,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时候。
随着赵佗统一了南方三郡,此时的赵佗,其实也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格。而且,当时楚汉战争打得如火如荼,几乎所有诸侯国都被卷了进去。
但问题是,当时赵佗如果想参加这场战争的话,还真没这个机会。
一方面,当时南越国的整体实力,实在是不太强。因为南越国刚刚开国,岭南地区又刚刚平定。赵佗能够控制南方三郡,已经是极致了。如果这时候再派兵进入中原争霸,势必会导致南越国内部空虚,接下来很有可能会出现叛乱。
另一方面,南越国想要北上的话,只有三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走闽越的方向,当年越国被灭之后,勾践的子孙建立了闽越国。秦朝建立之后,闽越虽然归顺了秦朝,但整体上还是保持了一定的独立。到了秦末汉初的时候,更是完全独立了。
另一个,便是走长沙国的方向。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曾经封了一个叫吴芮的人做长沙王。这个吴芮也是秦朝的官员,之前是秦朝的县令。他统治的长沙国,整体实力比南越国只高不低。
第三条路,便是广西云南地区的夜郎国那边。虽然有个成语叫做夜郎自大,但历史上真实的夜郎国,和汉朝相比虽然很弱小,但是和南越国相比的话,那就是势均力敌的对手了。
所以,有这么三个邻居在,赵佗别说北上了。就算守住南越国老巢,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就这样,在整个楚汉战争期间,赵佗只能闭关自守,老老实实看好自己这一亩三分地,做好自己的南越王。
此后,又过了两年,等到垓下之战结束,刘邦被几大诸侯王推举为皇帝,历史正式进入了汉朝。不过,汉朝刚刚开国的时候,情况其实有些尴尬。当时的汉朝,其实根本无法控制整个中原。
因为之前楚汉战争期间,刘邦为了打赢项羽,采用的最重要的一种手段,就是拉拢其他诸侯王,一起围殴项羽。所以,项羽战败之后,除了刘邦之外,当时还有八个异姓王。比如先前提到的长沙王吴芮,就是其中之一。
这几位异姓王,各自都有各自的封国。在他们的封国内部,汉朝中央根本就管不着,他们也只是名义上对汉朝称臣。所以,刘邦登基之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办法铲除这几位异姓王。
至于南越国这边,当时刘邦是真的没精力,同时也没能力去管。当时南越国地理位置极为偏远,刘邦连眼皮子底下这几位异姓王,都还没来得及解决,自然也不会劳师远征,先去解决远在沿海的赵佗。
而且,当时南越国和汉朝之间,还夹着夜郎和长沙国这么两个政权。当时的夜郎,甚至还不归汉朝管。也就是说,汉朝真想要解决南越国的话,首先得先解决长沙国和夜郎才行,要不然军队都过不去。
不过,这时候刘邦的智慧就凸显出来了。刘邦虽然知道,短时间内汉朝无力控制南越国,但是也没有让南越国有独立的机会。首先,刘邦先是玩了一手祸水东引,不承认赵佗对南方三郡的控制权,而是将象郡、长沙郡以及桂林郡,在名义上划分给了吴芮的长沙国。
刘邦的这一手,堪称狠辣至极。显然,刘邦的这个决定,目的就是为了挑起长沙国和南越国的战争,借此来削弱这两个诸侯国,然后才方便汉朝渔翁得利。这其实就是一个阳谋,只要长沙国的吴芮想要扩张,就不可能错过这个机会。哪怕明知是一个阳谋,也一定会去和南越国开战。
然而刘邦的这个算盘,最终还是没打好。因为接下来,吴芮的结局,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就在刘邦刚刚把南方三郡分给吴芮之后不到一年,吴芮就去世了。对于吴芮的死,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很多人都怀疑,当时吴芮并没有真的去世,而是功成身退隐居了起来,将长沙国的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至于吴芮本人,则是从此过上了隐居的生活。
不管吴芮到是死还是隐居,总之,在这之后,吴芮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吴芮去世之后,接下来继承长沙王爵位的吴芮长子,对于扩张这件事,似乎也完全没有兴趣,人家真的就只是单纯想要安享富贵而已。
就这样,刘邦的如意算盘,被老吴家彻底‘躺平’这一招给破了。刘邦的阳谋手段,堪称无解,但最怕的就是老吴家没有扩张兴趣,直接躺平。当然,对于老吴家自身来说,这倒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后来,汉初册封的八个异姓王,就只有老吴家他们这一家善终了。
随着长沙国彻底躺平,刘邦针对南越国的手段,暂时就破产了。所以,几年之后,在刘邦预感到自己即将命不久矣的时候,刘邦便主动派了一个叫陆贾的使臣,去联系南越国。此时刘邦也知道,自己这辈子是没机会收回南越国了,只能把这个任务交给子孙后代。
但同时,他这一代人,必须确保南越国对汉朝称臣。这样将来的汉朝皇帝,才有资格说,南越国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然后名正言顺地去收复南越国。
就这样,公元前196年,刘邦派使臣陆贾出使南越国。而南越国这边,赵佗对于汉朝派来的陆贾,也是十分重视。当时赵佗也拿不住,到底要不要彻底独立。到底是应该就此脱离中原王朝,自立一方;还是要接受汉朝的册封,做汉朝的臣子。
经过反复权衡之后,赵佗最终还是决定,接受汉朝的册封。因为赵佗很清楚,在强大的汉朝面前,南越国这点地盘,根本就不是一个层次的。现在汉朝不愿对付南越国,只是因为战争成本太高不划算而已。对南越国而言,想要避免和汉朝的战争,最好的办法就是称臣。
最重要的是,在赵佗心中,自己始终还是中原王朝的臣子。赵佗是传统的中原人士,他接受自己自立一方的理念,但同时他也更趋向于中原应该统一。
当然,称臣归称臣,当时汉朝对南越国这边,也是鞭长莫及。在南越国内部,赵佗完全可以真正实现自治,这一点汉朝也必须默认。就算汉朝不愿意,以当时汉朝的情况来说,拿南越国也完全没有办法。
所以最终,汉朝和南越国彻底妥协。南越国接受了汉朝的册封,汉朝也承认了南越国对南方三郡的控制权。
就这样,当陆贾从南越国回来之后不久,刘邦驾崩了。而南越国回归中原的这个问题,就被拖到了下一个时代。
而刘邦去世之后,接下来即位的,是汉惠帝刘盈。但是刘盈即位之后,因为太过年幼,大权都掌握在吕后的手里。而刘盈好不容易成年之后,又突然暴毙而亡。刘盈死后,吕后又以太后的身份,开始临朝称制。
所以,刘邦去世之后的十几年里,基本可以称之为是吕后时代。
吕后掌权期间,赵佗在南越国的统治越发稳固。所以接下来,赵佗就开始有了扩张的心思,开始试探着进攻汉朝南部的长沙国。而汉朝这边,对于虎视眈眈的南越国,也不是没有办法。一方面派大军出动,将南越国的军队击退。另一方面,还利用汉朝的丰富资源,对南越国进行贸易制裁,严禁盐铁之类的物资流入南越国。
就这样,在吕后掌权期间,南越国和汉朝边境产生了一些冲突。但是在汉朝强大的军力面前,南越国除了劫掠几个县城之外,基本上也占不到更多的便宜。不过,这却让南越国的胆子更大了起来。此后,赵佗直接在南越国称帝,同时还派人去联系东越之类的百越政权,迫使这些百越政权臣服。
所以,在吕后掌权期间,南越国达到了极盛期。就连东越等几个沿海政权,也都倒向了南越国。
对于南越国的袭扰,当时汉朝高层自然很气愤。但问题是,当时汉朝还是没能力进攻南越。因为当时的汉朝,需要布置大量军队在北方防御匈奴,同时吕后作为一个太后,想要把持朝政,也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内斗方面。
就这样,过了十几年之后,吕后去世,此后大臣们诛杀了吕家,拥立了刘邦的第四个儿子刘恒登基,这就是汉文帝。而到了汉文帝时代之后,汉文帝的手段,就比吕后高明多了。
汉文帝掌权期间,最棘手的问题,还是排不到南方的南越国头上。因为汉文帝是被拥立的,所以汉文帝即位之初,首先要解决那些开国功臣,同时压制其他老刘家的诸侯王,防止他们彻底作大,威胁汉朝中央的统治。同时,汉文帝同样需要派遣大量军队,防备北方的匈奴。
所以,汉文帝在位的时候,进一步利用外交手段,对南越国施压。汉文帝先是派人去给赵佗他们家的祖坟扫墓,然后再次派出当年出使南越的陆贾,去面见赵佗,要求南越国臣服。此时的南越国内部,一样存在很多问题。当时赵佗已经彻底老迈,随时有可能去世。为了子孙后的安全,再加上为了维护南越国内部的问题。所以,赵佗再次接受了汉朝的册封,并且对外取消了帝号。当然,在南越国内部,赵佗还是自称为皇帝的。
只不过,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赵佗这个人,寿命实在是长的惊人。从年龄上来看,他应该和刘邦是一个辈分的人。也就是比刘邦小十几岁。但结果,不光刘邦死在了他前面,甚至就连汉文帝这个做儿子的,已经再后来孙子辈的汉景帝,都没能熬过赵佗。
公元前137年,赵佗终于去世了,足足活了103岁!而到了赵佗去世的时候,汉朝这边,已经是汉武帝在位的时候。
之前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汉朝虽然没有对南越国大规模用兵,但是却在外交和经济等多方面,对南越国持续施压。在汉朝的施压之下,之前臣服于南越国的百越政权,纷纷脱离了南越国的控制。而南越国这边,自从赵佗死后,基本上也就彻底老实了。在汉朝的步步压迫下,逐渐向汉朝低头。
到了汉武帝在位初期的时候,当时的南越国,虽然内部还算独立,但已经被汉朝彻底压制,不得不把当朝太子,送到长安,去给汉武帝做护卫。当然,名义上是护卫,实际上既是作为人质,同时也是南越国派来学习中原文化的间谍。
对于逐渐臣服的南越国,汉武帝也没有太过针对。汉朝之前的几位掌权者,各自都有各自的任务。刘邦的任务,是平定天下,消灭异姓诸侯王;吕后的任务,是保证国家不出现大规模动乱,可以安稳传承;汉文帝的任务,是防止匈奴南下,解决刘氏诸侯王势力过大的问题,同时休养生息;汉景帝的任务,是进一步削弱诸侯王,同时进一步休养生息。
而到了汉武帝登基之后,前期主要任务,是彻底掌权,并且把汉朝从休养生息的状态,调整为积极进取的状态。中期的主要任务,是和匈奴开战。在这段时间里,汉朝对匈奴发起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卫青和霍去病等人名扬天下的战斗,基本上都在这段时间里进行。
而经过这三大战役的打击之后,原本不可一世的匈奴,被汉朝彻底打回了漠北。自此之后,漠南再无匈奴王庭,汉朝在北方的安全问题,终于算是解决了大部分。同时,汉朝还把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西域,进一步扩大的国家影响力。
直到这些工作都做完了之后,南方的南越国回归的问题,才成为汉朝必须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在此之前,不管是匈奴的问题,还是汉朝国内诸侯王的问题,重要性显然都要优先于南越国回归中原的问题。
随着北方的匈奴被彻底打垮,收复南越国就被提上了日程。而在南越国回归中原这件事上,最开始的时候,汉朝其实还真没打算动武。
在之前的几十年当中,汉朝一直对南越国进行各种制裁,同时也在尽可能地争取南越国的百姓,希望南越国可以和平回归。毕竟,南越国的百姓,基本上也都是秦朝末年的时候,因为战乱逃到南方的。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能不动武,自然不要动武了。
正是本着这种态度,不管是之前的汉文帝还是汉景帝,亦或是最为激进的汉武帝,都没有直接对南越国动武。只要南越国承认‘一个汉朝’的基本政策,那后面就都有的谈。所以,经过文景之治,再加上汉武帝的积极开拓之后。等到汉武帝打垮了匈奴的时候,当时南越国已经基本回归。不但承认了汉朝的统治地位,甚至还打算彻底放弃割据,直接去长安朝拜汉武帝。
但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外的发生,彻底导致南越国的和平回归,变成了幻想。这个意外,就是南越国内部的政变。
当时南越国内部,从南越国王到下面的百姓,基本上都已经对汉朝子民的身份高度认同。就连南越王本人,都已经打算直接去朝拜汉武帝。但同时,南越国内有一个名叫吕嘉的丞相,坚决反对南越国的回归。
这个吕嘉在南越国内部,确实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从赵佗在位后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担任南越国的丞相。而且,吕嘉的很多家人,也都在南越国内身居高位。对于他们来说,如果南越国回归,吕家的权势就会荡然无存,所以他们自然不希望南越国回归了。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后来,以吕家为首的反对回归派,开始在南越国内兴风作浪。后来,吕嘉甚至干脆打算发动政变,彻底架空南越国王,独自把持朝政。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汉朝中央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理,汉武帝当即派了两千军队,远赴南越国,帮助南越国平乱。但没想到的是,吕嘉等人的抵抗,竟然出乎意料的强烈。最终,不光南越国王被杀,吕嘉拥立了新的国王。就连汉武帝派去的那两千军队,也全都折损在了南越国内部的政变当中。
在这之后,汉武帝自然是勃然大怒。原本汉武帝认为,只要南越国百姓和南越国王,都有回归的意向,南越国就可以和平回归。但眼下这个时候,却跳出来吕嘉这样的人。汉武帝很清楚,如果不以雷霆手段,迅速平定南越国的内乱。那之前汉朝的所有努力,就都成了泡影。
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汉武帝下令,南方的汉军精锐,分三路南下。再加上当时西南的夜郎国,也已经臣服于汉朝。所以,汉武帝又从夜郎国那边,再派一支军队,合力向南越国开始进攻。
顺便说一句,之前吴芮就藩的那个长沙国,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因为末代吴王没有子嗣,直接被除去了封国,而后被封给了。也就是说,在汉文帝时代之后,长沙国虽然还存在,但是却被封给了汉景帝的第六个儿子,也就是汉武帝的弟弟。
所以,当时汉武帝进攻南越国的时候,长沙国这个障碍,也不存在了。
汉朝这次进攻南越国,与其说是灭国,倒不如说是平定南越国内的顽固分子,帮助南越国回归。因为当时南越国从上到下,基本上都认可自己汉朝子民的身份。只有以吕家为首的少数顽固抵抗派,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不愿意南越国回归。
所以,当汉军开始进攻之后,南越国这边的绝大多数人,其实都不愿意抵抗。有些南越国军队,甚至干脆直接开城投降,拒绝抵抗。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汉军进入南越国境之后,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广州地区。而随着汉军对广州地区彻底合围,之前还很猖獗的吕嘉,此时再也无力抵抗,只能彻底投降了。
随着吕家投降,南越国全境也被彻底平定。至此,已经割据九十多年的南越政权,终于彻底回归了中原王朝的怀抱。
这就是南越国回归的整个过程。
从南越国回归的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最开始的时候,南越国的出现,纯粹是因为时代趋势造就而成。在秦朝末年的时候,赵佗割据岭南自保,保护了岭南地区不受战火侵袭,这个目的也是好的。但是后来,因为汉朝和南越国双方各有利益,双方存在利益冲突,所以南越国的问题,自然也就暂时割据了下来。
而接下来,从刘邦时代,一直到汉武帝时代,汉朝一直想通过和平的手段,让南越国回归。而南越国这边,其实也感受到了汉朝的诚意,所以才会在汉武帝时代,基本上认可汉朝子民的身份。
至于说为何和平回归,会演变成武力统一,这就要归咎于南越丞相吕嘉了。吕嘉为了自身的利益,不愿意让南越国回归,所以才导致汉朝不得不出兵,进行武力统一。而对于当时的汉朝来说,此时出兵,也是最好的时机。之前不管是汉文帝时期,还是汉景帝时期,都有各自的问题。
只有这个时候,汉朝已经彻底崛起,而且已经彻底解决了北方的匈奴问题,所以才有精力去武力统一南越国。这个时机,不早不晚,其实刚刚好。
南越国的回归,其实也带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启示就是,像南越国这种政权,想要回归,内部肯定会有一部分既得利益者想要阻止。而如果想实现南越国的和平回归,最重要的,除了保持自身要足够强大,拥有雷霆手段之外,也要尽可能地争取南越国内部的认可。
汉武帝时期,汉朝之所以能够迅速收复南越国,就是因为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既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也得到了南越国内部的广泛支持。在这种局面下,就算有少数像吕嘉这样的人捣乱,最后也注定会以失败告终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