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有清官和浊官之分 清官和浊官指的是什么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南北朝官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这里的“清官”指的并不是为官公正廉明,“浊官”也并非庸庸碌碌之辈。“清官”和“浊官”之称,是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制度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官僚体系,这里的“清”可以理解为清闲,“浊”则可以理解为工作繁忙。
南北朝时期的门阀制度
门阀制度的诞生,是由于南北朝以前官员的特殊选拔方式导致的,在科举制诞生之前,无论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均以推荐为主,这导致寒门很难出贵子。
由于门阀士族通常世代为官,他们不仅在朝中拥有极大的影响力,甚至能够左右当时的乡闾舆论,从而在以推荐为主的选拔机制中占据了天然优势,门阀士族出身的贵族子弟,即使没有真才实学,也很容易进入朝廷为官。而出身寒门的学子,则由于没有好的推荐通道,除非拥有名扬天下的大才,否则极难步入仕途。
例如东晋朝廷,虽然皇权掌握在司马氏手中,但是王、庾、桓、谢等位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同样拥有极大的权力,门阀士族的势力足以与皇权并立,甚至超越皇权,连皇帝都要依赖士族的支持。
而“清官”、“浊官”之称就是这种制度下的产物。
南北朝时期的“清官”、“浊官”
在九品中正制推行之后,虽然加大了寒门学子为官的数量,但在社会阶层方面仍然存在着贵族和寒门之分,且界限明显。
1、“清官”:门阀士族子弟在入朝为官之后,由于家族的影响力,他们通常担任一些油水多、权力大,但是工作较为轻松、品级较高的官职。所以,这里的“清官”指的并不是官员的人品,而是指他们的工作比较清闲。
2、“浊官”:与“清官”相反,寒门“学子”在入朝为官后,能力虽然普遍比豪门子弟强,但由于没有较好的背景,所以只能担任一些工作繁忙、品级较低的职位。这里的“浊官”主要是指工作任务繁重。
在特殊的门阀制度下,清官只能由士族担任,寒人则只能做浊官。九品中正制当时有上品和下品之分,而“清官”和“浊官”便对应的是上品和下品,这便是所谓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