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名将高敖曹最后是怎么死的?

  南北朝名将高敖曹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为什么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南北朝后期,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他被人称项羽再世,但却尴尬而死——孤身一人、被大群敌军狂追,好不容易跑到自家城门下,里面的队友却故意不开门,乐呵呵地在城头围观他被人砍掉脑袋。

  至于原因,其实就俩点:时代与个性。

image.png

  即使在怪杰辈出的南北朝,高敖曹也称得上一个十足的“怪咖”。年轻时的他,像极了如今我们所说的“黑社会分子”,而且他走上这条路,并不是寻常人想象中的被生活所迫、误入歧途,而是从骨子里天生就酷爱、沉醉这一行。

  高敖曹,名高昂,他的父亲名为高翼,还有俩哥哥分别叫高乾、高慎,这一家子都是些标准的狠角色:

  北魏末年六镇起义爆发,朝廷依靠地方豪强维持政权,因此颇有名望、史称“豪侠有风神”的高翼被拜为渤海太守,后来又升为东冀州刺史。古时所谓的“豪侠”,其实就类似于今天的黑道大哥。

  长子高乾有样学样,年轻时就喜欢行侠仗义,犯法成为常态;年纪稍大后略有收敛、变得“稳重”——不再打打杀杀,而是轻财重义、有目的地结交豪杰,从一个混混走向气质大佬。在这期间,他认识了北魏藩王元子攸;

  次子高慎貌似是个另类,他喜欢读书、性格沉稳,成年后从政,但这并不代表他是个善类:据称他当官时为政严酷、凌压老百姓,在朝廷里也无所避讳、经常得罪人,后来因为心胸狭窄被高欢骂了几次后,一气之下竟投奔了西魏,个性之鲜明由此可见。

  而高敖曹,则堪称青出于蓝,是家族特质的集大成者。

  在豪气这方面,他堪称父兄的威力加强版,从小到大一直是一副豪爽洒脱、胆力过人的模样,宛如一匹无人能驾驭的烈马。为了收拾这个儿子,高翼不惜花大价钱请得名师出马,并要求老师对高敖曹该揍就揍、绝不手软。

  但这一点儿用都没,高敖曹仍旧到处惹是生非,甚至还放话:“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当一个老博士!”
年纪稍大后,他就跟着哥哥高乾招揽亡命之徒、到处打家劫舍,横行一方、无人敢惹。

  兄弟俩嚣张到何种地步?高乾向豪门大户博陵崔氏求婚被拒,兄弟俩直接翻脸、杀进崔家劫走了姑娘。刚跑出崔家庄,高敖曹就在路边鼓动哥哥霸王硬上弓、把崔家姑娘变成了自己嫂子。

  由于高氏兄弟无恶不作、堪称当地头号黑恶势力,父亲高翼也经常受到牵连,不是被抓在监狱、就是在被抓的路上。这位绝望的老父亲曾说:“四个儿子个个都是亡命徒,我死后也不知还有没有儿子给我添土?”

image.png

  如果放在太平盛世,高翼的担心是对的;但随着北魏崩盘,高家兄弟这样的人反而成了时代的香饽饽,后来纷纷加官进爵。所以在高翼死后,高敖曹刻意大起坟墓:“您生前就怕死后没人给您添土,现在你知道我的本事了吧!”

  高氏的崛起,得益于北魏末期的六镇之乱。公元528年,起义军领袖葛荣横行河北,高家兄弟认为这正是英雄扬名立万之时,于是便聚众起事,并且屡次击破北魏军队。没多久,听说老朋友元子攸(即孝庄帝)被迎立为皇帝,高乾便率部投降了朝廷。兄弟几人都被封官,其中,高敖曹被任命为通直散骑侍郎、封武城县伯。

  由此可见,平日里结交权贵、拓宽人脉是多么的重要。不过,当时实际掌权的是尔朱荣,他不愿意看到元子攸形成自己的势力,便以“高氏兄弟先叛后降,不应担任重要官职”为由,把他们赶回了老家。兄弟几个当然不服气,他们在当地重操旧业、继续干起了黑社会营生。尔朱荣听说后,派人诱捕了高敖曹,囚禁在自己身边。

  元子攸设计手刃尔朱荣后,立即释放高敖曹、引为己用。高敖曹也不负所望,他当即披挂上马,带着侄子迎战正在围攻皇宫的尔朱氏兵马。对于当时的场面,史书中用了“推锋径进,所向披靡”的措词,用今天的概念来讲,就像一辆平推过去的重型坦克。观战的孝庄帝等人叹为观止,当场任命其为直阁将军。

  按照这个趋势,高敖曹有成为孝庄帝嫡系亲信、北魏朝廷柱石的架势。只可惜,当高氏兄弟回乡招兵买马期间,元子攸被尔朱氏家族击败并杀害。消息传来,高敖曹一怒之下与父兄在信都起兵。

  期间,尔朱氏任命的殷州刺史羽生曾率五千人奔袭信都,高敖曹听说后,直接带着十多个骑兵前去迎战。他一马当先,一手马槊使得虎虎生风,以令人窒息的气势冲进敌群砍瓜切菜,无人可以抵挡;当高乾随后派出五百人前去救援时,高敖曹已经凯旋归来......此战之后,高敖曹获得了“当世项羽”的名号。

  随着高欢崛起,高氏兄弟投靠了这位“本家”(其实并没有宗亲关系)。期间还发生了一个插曲:高乾打开信都城门迎接高欢时,高敖曹在外攻城略地;听说此事,心高气傲的他给自己的亲哥送上了一套女装,奚落其为妇人;高欢正值用人之际,可不敢得罪这位暴躁老哥,于是让自己的长子高澄以晚辈身份前去拜见高敖曹,这才让这位悍将归附。

  从此,高敖曹成了高欢手下的一员猛将,活跃在自己最喜欢的领域:在战场拼杀,享受鲜血四溅的酣畅淋漓。他的部下,基本都是自己的同乡,悉数为汉人;而在当时,鲜卑武士的赫赫威名已经横行了上百年,鲜卑骑兵几乎等于精兵强将的代名词。因此,早已鲜卑化的高欢,曾提出送给高敖曹一些鲜卑兵。但高敖曹很不屑:“敖曹所将部曲,练习已久,不烦更配。”高欢也只好作罢。

  高敖曹的队伍,也许是高欢势力中唯一一个纯汉族将士组成的部队,在胡骑横行的北朝堪称另类。但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却突破了所有人的认知:在于尔朱兆、宇文泰的战斗中,高敖曹一军悍不畏死、专啃硬骨头,屡屡扭转战局,甚至还救过高欢的命。

  但这种才能出众的人才,大多都有心高气傲的特征;身在那个特殊时代,高敖曹的这一气质尤其突出:

  当时的北朝,胡族军人普遍瞧不起汉人,认为后者温和、软弱,但唯独忌惮高敖曹;而高敖曹也针尖对麦芒,对那些敢于挑战自己的同僚毫不客气。

  高敖曹曾经与北豫州刺史郑严祖玩握槊的游戏(可以理解为赌博),御史中尉刘贵(匈奴人,高欢好友)恰巧派人召见郑严祖。高敖曹故意不放人,还让人用大枷锁起了来使;这位使者出言威胁:“枷时易,脱时难。”高敖曹随即抽刀砍掉了此人的脑袋,轻蔑一笑:“何难之有?”对此,刘贵却敢怒不敢言。

  高敖曹如此针对刘贵,事出有因。第二天,刘贵、高敖曹共坐,有人汇报很多役夫被淹死了。刘贵不以为意,随口说了句:“头钱价汉,随之死”。“头钱”,指的是儿童每人每年交二十三钱,刘贵其实就是说汉人命贱、死就死了。

  但他也许忘了身边人是谁。高敖曹当场暴怒,抽刀就要砍刘贵,吓得他赶紧跑回自己军营;但高敖曹毫不罢休,随即鸣鼓整队,摆出阵势攻打刘贵。后来,在侯景等人的劝说下才作罢。

  对于这位悍将,高欢既尊重又忌惮。由于麾下将士大多是鲜卑人,高欢每次训话,都用鲜卑语;但只要高敖曹在,他就会改说汉语。

  然而,无论任何时代,一个人即使再有才,但一旦高调到这种地步,往往意味着危机的到来。

  公元538年,高敖曹被进封京兆郡公,奉命与侯景一同攻打西魏大将独孤信(后来的西魏八柱国之一、隋文帝杨坚的老丈人)镇守的金墉城(洛阳外围)。宇文泰闻讯,亲自前来救援。

  对于出自鲜卑族的宇文黑獭(宇文泰的字),高敖曹向来从心底里瞧不起,他故意让人竖起自己的旌旗、伞盖,自己跨马临阵、高调地挑衅宇文泰。

  但这下却捅了大篓子,西魏大军不管其他人、抓住高敖曹猛打,没多久就打得他全军覆没、只剩一人单骑突围,逃向河阳城。但河阳太守高永乐(高欢宗族)早就对高敖曹恨得牙痒痒,他关闭城门、不准高敖曹进城。

  最终,高敖曹走投无路,招呼追兵砍掉了自己的脑袋,当时仅仅38岁而已。北朝汉军的杠把子,就这么尴尬地退出了时代舞台。

  高敖曹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人,但他身上体现了一个特殊时代格局下汉人的真实武力,也许这就是纷纷攘攘的十六国、南北朝终归溶于隋唐的原因之一。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