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登基后,为什么违背父亲的意愿为明代宗恢复帝号呢?
朱见深,即明宪宗,他在父亲明英宗去世后登基即位,在位初年便强行为其叔父明代宗恢复帝号,他为什么要违背明英宗的意愿呢?,。
从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到明思宗朱由检在煤山自缢终明一朝一共产生过16位帝王,不过现如今在北京关于明朝的帝王陵宣传却是明十三陵而不是明十六陵,这中间固然有朱元璋和朱允炆未葬北京的事实,但除了他俩之外明朝明明有一位皇帝(明代宗)切切实实的生在北京死在北京却遗憾的不能被葬入皇家帝陵中,更甚至在他病逝后,他的皇帝之名被剥夺,当时帝王明英宗不仅不予承认相反还下诏指斥他“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明代宗生前做了什么以至于明英宗要抹杀他称帝的事实呢?明代宗的帝号被恢复真的只是一场简单的平反事件么?
明代宗朱祁钰——明朝第七位帝王,也是明朝迁都北京之后,唯一的一个没有被葬入帝王陵寝的明朝皇帝,他的一生可从其庙号代宗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原本登基为帝是和他无缘的,更甚至若不是他父亲明宣宗临终前的良心发现,他能否被宗室认可,获封为王都成问题,因为这一切的缘由要归结到他的母亲身上,他的母亲吴贤妃本是汉王朱高煦的宫人,朱高煦在明宣宗继位后也想效仿他的父亲明成祖朱棣发动叛乱,谁知偷鸡不成蚀把米,叛乱刚起就被明宣宗御驾亲征的队伍击溃,自己也落得被生擒的下场,按照以往制度朱高煦王府中的女眷都要被充入后宫为奴为婢,吴氏就是其中之一。
一个是得胜归来的帝王,一个是待罪之身的侍女,身份地位的悬殊原本俩人是没有交集的,可阴差阳错的是明宣宗不仅邂逅了吴氏还临幸了她,朱祁钰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诞生的。虽说为帝王诞下龙子,母凭子贵,吴氏被封为贤妃,然而吴氏罪人的身份终究是影响了朱祁钰,以至于朱祁钰迟迟不能获封为王。
公元1435年,明宣宗病重,临终前他将吴氏母子托付给了自己的母亲张太后。明宣宗崩逝后,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在张太皇太后的关照下,朱祁钰获封郕王,奉藩京师。简言之朱祁钰能获封为王已是莫大的荣幸,但命运就是那样的奇妙,公元1449年的一个变故又将朱祁钰推向了历史的前台。
那一年已登基14年的明英宗朱祁镇不甘做一位守成之君,幻想着像其祖父明成祖朱棣那样远征漠北,结果此去征战不仅未取得寸功,连自己也身陷敌手,史称土木堡之变。瓦剌在俘获明英宗之后,乘胜追击,一直往南进逼,北京城危在旦夕。承此危难之际,为免主少国疑,监国的朱祁钰在大臣于谦等人的保举下被拥立为帝。新皇登基一举粉碎了瓦剌想依靠明英宗威胁明朝的企图,一计不成,瓦剌转而集中兵力攻打北京,北京保卫战爆发。
朱祁钰登基为帝后重用于谦等主战派,组织北京保卫战。临危受命的于谦果然不负众望,在他的指挥下明军最终击退瓦剌的多次进攻,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摇摇欲坠的大明王朝转危为安。
此时一个尴尬的现实摆在明代宗面前,他本是临危被拥立的帝王,现如今危机已过,敌方为了求和,也为了给明朝皇室制造麻烦,答应无条件释放明英宗。明代宗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尤其是有大臣建议明代宗理应迎回明英宗时,明代宗更加的不悦,他说:“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潜台词不言自明,毕竟权力这东西一旦到手,谁也不想撒手。这时于谦站了出来,他说:“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于谦的拍板定钉让明代宗知道自己皇位已固,这才不情不愿地下诏命人将明英宗迎回帝都。
明英宗回北京城后,为防备明英宗与旧臣联系,明代宗将明英宗所住的南宫附近的所有树木全部砍伐,明英宗如囚徒般在南宫呆了七年,直到夺门之变发生后这才离开南宫,当然这是后话。
相比于明英宗当政时宦官得势,政治腐败的混乱局面,明代宗在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后在治理国家方面成效显著,在他在位的短短几年内,明朝一改明英宗时的颓势,整个国家国力蒸蒸日上隐然有中兴之局面,史书对于明代宗当政那几年的评价颇高,其言:笃任贤能,励精政治,强寇深入而宗社乂安,再造之绩良云伟矣。
可惜明代宗毕竟不是完人,皇位带来的权力让他迷失自我,为了保证权力能在他这一脉系传承,他不顾旁人反对执意废掉侄儿朱见深的太子之位,谁知造化弄人,自己的亲生儿子无福消受突然病逝,自己也在病笃之时被小人趁势而发,导致夺门之变发生,明英宗成功复辟。
明英宗复辟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合法性,也为了报复朱祁钰对他的囚禁,下诏废去朱祁钰的帝号,并赐他一个恶谥“戾”,将他按亲王礼葬在北京西山,不允许其葬在其生前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中。
虽然明英宗刻意回避或者说是有意抹杀朱祁钰称帝的痕迹,但朱祁钰所做的贡献毕竟实际存在,所以在明英宗去世,明宪宗登基后,一些正直的大臣开始为朱祁钰和被明英宗冤杀的于谦等人鸣不平,并且此种呼声有愈演愈烈之势,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残酷的现实摆在明宪宗眼前,他的父亲明英宗复辟后依旧宠信宦官,导致政治腐败严重,为了缓和矛盾,也为了安抚大臣之心,明宪宗肯定了其叔父朱祁钰的功绩,为其恢复帝号并按照帝王规格修饰陵寝。
明宪宗虽然为其叔父朱祁钰平反,但为了不使自己父亲明英宗难堪,他的平反并不彻底,比如谥号只给予5个字,而不像明朝其他帝王那样拥有17个字,因此与其说是明宪宗正视肯定了明代宗朱祁钰的功绩倒不如说明宪宗是以此为理由缓和矛盾收复人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