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举人”有何特殊性?他们有哪些特权?

  明清时期,乡试中试之人被称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度有1200多年的历史,很多有抱负的读书人都期待通过科举这条道路开启自己的仕途。有一则非常讽刺的故事《范进中举》,就描写了他中举前与中举后周围人对他态度的改变,读书人成为举人以后,连当地的知县都要来恭贺他, 前后的差异也让范进喜极而“疯”。

  知县简而言之就是管理一个县份的人,与现代的县长类似。但古代知县的实权其实是更大一些的,县内大到决策,小到诉讼案件,都是他们的权利范围,如果地方偏远,那知县几乎可以一手遮天了。那么有权势的知县,为何不敢得罪无官的举人?举人究竟有何特殊,他们都有什么特权,你看看便知道了。

  对于状元、探花之类的称呼大家可能更加熟悉,而对于举人却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举人”概念远早于科举制度出现,在不同的时期这个词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可以大致分为三种解释。举人的意思是推举、挑选,第一个意思就是举荐人才,也可以指被举荐的人。这一含义主要用于汉朝,当时科举制度没有产生,所以朝廷中的人才都是通过举荐而来的。

image.png

  在隋朝末、唐宋时期,出现了进士科的考试科目,但是参加考试的资格是需要地方来推荐的,在当时举人也就是被举荐到京城考试的人。如今常常提到的举人其实是指第三种含义,就是明清时期,在乡试中考中名次的举人,范进中举也就是指这样的含义了。

  从表面意义上看,举人也就是在乡试中获取名次的人,后续还有多次考试也不一定能够通过,那么知县为何不敢得罪举人,甚至还有一点讨好对方的意思?其实非常好理解。乡试作为科举考试的分界线,考生一旦中举以后就有了入朝的资格,他们的仕途一定比其他人更加顺畅,而其他没有中举的人自然没有这样的好处了。

  通过会试的举人,那最差也是进士,一般的安排都是先外派再根据政绩来逐步提升,如果表现好一些被一些高官青睐推举,就能担任更高的官职。知县本身官阶不高,举人是很有可能很快就和自己官阶相同,甚至还可能成为自己的上司。知县会对举人另眼相待,就是害怕未来出现这种情况,也是人之常情。

image.png

  若举人不能通过会试,也只是晋升途径会曲折一点,可是这样的举人同样具有入朝为官的资格。官场本身就复杂难测,每个人的官运也各不相同,万一这样的人以后还成为高官了,自然得恭敬对待,不要轻易产生过节。这样一分析,知县的行为自然就不奇怪了。

  知县不敢怠慢举人除了上述害怕举人未来成为高官的可能性外,还因为举人有“特权”。因七品知县为最小的地方官,故有“芝麻七品”之说。知县下还有一些人,简单来说就是知县的助手,这些人并不属于官员。一个县想让知县一个人管理是不太妥当的,毕竟人数众多,那么这时候知县需要当地乡绅的帮助。

  乡绅其实就是一群有文化有钱财的人组成的,大部分都是举人或者秀才。但举人和秀才有巨大的身份差异,秀才相当于有文化的人,而举人则已经步入了士族阶层,不再属于平民范畴。二者跨越了一个社会 阶层,虽然都有知识文化,但是权力地位是大不相同的。平民可以嘲笑秀才,但是没有一个平民敢对举人不敬。

  特别是在古代封建制度中,阶级划分明显,士族阶层有自己的特权。例如举人家属的田地可以免除徭役,举人自己的田地还能免除赋税,这属于非常优越的条件了。举人一般都能够成为当地的地主,有极高的社会身份,知县想和举人打好关系也不令人奇怪,不过就是想让自己的工作进行更顺利一点。

image.png

  乡试就是科举考试的分界线,一旦考过成为举人就能够让自己和家庭跨越一个社会阶层。明、清两代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虽然这能够让寒门学子有机会在朝堂上一展抱负,但同样也让社会的阶级划分更加明显,形成一种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社会氛围。

  科举制的好处和弊端都非常明显,回顾历史,寒窗苦读几十年,中举的人始终寥寥无几,但仍有很多人想着追名逐利,奔着科举考试改变自身的命运。每个人的出身不同,未来的方向不同,只有脚踏实地,务实进取,方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