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大学士官职很大吗 两朝之间的区别有多大
很多人都不了解明清大学士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欣赏。
我们在看一些讲明清朝时期故事的影视剧,经常会听到“大学士”这个词。关于其具体内容和官职等级,或许我们并不清楚,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比如和珅,虽然到今天他留给我们的是不好的感觉,是个大贪官,都是负面印象,但是他实际上也曾任大学士。在以往的朝代,大学士其实没啥地位和权势,到明清才慢慢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明朝时,所说的内阁首辅大学士手中掌握的权力跟以往朝代宰相有一拼。
明朝,朱元璋成了皇帝,他对官员阶级设置有自己的担心,所以并没有在朝中设立宰相的职务,但是政务又过于繁重,就想了个办法,找了一些翰林学士把他们分派到什么殿啦、什么阁啦,主要是通过他们的知识能力,帮自己处理一些事务。但是这些大学士的官地位并不高,一般都是五品,手上没有职权,起到的就是当皇上的顾问的作用。
到了仁宗以后,大学士就开始慢慢兼任了一些有实际权力的职务,地位也开始上来了,被称为辅臣,第一辅臣握有的权力其实就相当于宰相了。明朝最有名的官员张居正就是大学士,是首席辅臣。
到了清朝,他的官制采用了明代的官员管理制度,将他们分成了三院大学士。其官制一直沿用至乾隆时期十四年,又分成了三殿三阁,到三十五年,三殿中其中一殿主事的人逝世,就没有再定大学士,其余两殿三阁中,文华殿地位最高,也最受尊敬,这种大学士制度一直受用,一直到了清朝末年。
大学士是正一品的官职,人员设置由分别满、汉两个人担任,他们职位按今天官员格局来说就是正国级常委。大学士下面还设定了相当于协助大学士的一个职务,称为从一品,同样也是设定满、汉各一个人,其权势可以说成是副宰相,在今天的官职格局里就相当于政治局委员,一般只有翰林出来的汉人才有资格担任此官职。
最开始的时候,成了大学士的官员,在六部中都兼任尚书,但他们一般不参与其中的任何决策,就是一个空名,挂在那的职位。清嘉庆时期,大学士兼任的尚书职务开始参与部门里的一些具体的事务,不再是虚名。叫他们中堂是由于大学士掌握了其中一部的实际权,坐在大堂中间得来的。
由于内阁权力日益变大,雍正为了分散他们,防止权势过大影响自己的皇位,就搞了一个军机处的部门。大学士从那起基本不再参与一些机要事务,他们的握权被一步一步掏空,职位也渐渐成了空职,但是他们的地位依然是非常高和被极为尊重的。
相信大家通过本文对大学士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学士在明清时期地位最高,他们是有才华的人,他们地位的尊贵,也是因为自己的付出以及智慧得来的。
文献出处: 《明史》、《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