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军松锦大战时,明朝13万大军为什么还败给了清军?

  有网友问:明清两军松锦大战,明朝手握13万大军,为什么还败给了清军?下面为什么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1641年4月,明朝出动,洪承畴领王朴、杨国柱、唐通、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吴三桂八总兵,步骑十三万出击辽东。这已经是明朝最后一支精锐野战军团。

  当时的形式是,清军已经征服了关外所有土地,打败蒙古和朝鲜,后方不再有危险,内部安定,实力充足。而明朝内部,李自成,张献忠陆续攻克洛阳,襄阳,明朝急需洪承畴在关外取得胜利,随后立刻入关荡平李自成和张献忠。

image.png

  因此,明朝必须要速战速决,耗不起。心态的不同,很多时候就会影响整个战争的结局。但是,明朝在各个方面都没有优势,明朝曾经引以为豪的火器,现在已经是清军占据上风。

  明军红夷大炮太少,其他各种小炮虽然很多,但是根本不具备与红夷大炮对阵的实力。清军乌真超哈野战重炮兵占据了战场火力优势。在崇德五年至八年的松锦和广宁之役中,被攻占之明军各城堡所配置的大小红夷炮总数不过约18门。

  到崇祯十六年,辽东巡抚黎玉田题报清军在锦州可能共拥有红夷大炮100门,而作为明朝关外重镇的宁远,却只有红夷大炮10门,且宁远以西各城均无大炮。也就是所谓:酋以大炮百位排设而击,即铁壁铜墙亦恐难保……以物力言,酋铸百炮而有余,我铸十炮而无力。

  骑兵冲突明军打不过清军,打阵地战,清军100门红夷大炮轰击,明军车营和步兵阵列又挡不住。各种小炮三眼铳虽然有上万具,但是哪有能力对战大炮?

image.png

  御史杨若桥要求聘请汤若望铸造大炮抵御清军,结果,左都御史刘宗周反对曰:“臣闻国之大事,以仁义为本,以节制为师,不专恃一火器。若堂堂中国,止用若望铸炮小器,恃以御敌,岂不贻笑边方!”也就是说一直到最后,明廷当中,还有一股保守势力在反对西洋火器。

  清军在战马,野战能力,重炮火力上都是绝对优势。明军最后才会因为,一点突发事件,就造成全军崩溃。短短几天,清军歼灭明兵五万三千七百人八十三人,获马七千四百四十匹,赴海死者甚众,所育马匹甲胃数以万计,海中浮尸漂荡,多如雁鹜。

  时人谈迁评价道:“九塞之精锐,中国之粮刍,尽付一掷,竟莫能续御,而庙社以墟矣!”正是松锦大战的失败,才导致李自成乘虚而入攻破北京。否则,洪承畴大军还在,李自成那有实力攻破北京。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