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最后一支抗清义勇军:竹林大盗怎么消失的?
1644年,吴三桂投降清军,引清军入关。清摄政王多尔衮与吴三桂部联合在山海关击败李自成部,占领京师。此时清的控制区域仅限于东北及京师附近区域,全国的其他地区主要由大顺、大西以及南明占据。清先取西北,击败大顺军,继而南下进攻南明。南明和大西军都感到仅靠自身力量无法与清廷对抗,便展开了合作。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明节节败退。顺治十八年(1661年),永历帝被俘殉国,次年大西军首领李定国于公元1662年六月在勐腊(在澜沧江以西)病逝,时年42岁。部下有的投降,有的解散,大西军的抗清斗争基本结束。
众所周知,此时在中国大陆上坚持抗清的仅有夔东十三家了。夔东十三家,或称川东十三家、西山十三家、夔东四家,是清初活跃于川、鄂、陕、豫诸省的反清势力。
1644年,张献忠攻占成都,建立大西政权。1646年张献忠战死,其部下将领与大顺军余部以及南明抗清武装(王光兴、谭文、谭诣、谭宏)联合,以四川、湖北为根据地,坚持抗清。
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在历次围剿失败之后,清廷组织了规模最大的对夔东十三家的联合围剿,由李国英、董学礼、王一正等率部对十三家义军实行三面夹击。战事异常惨烈,十三家起义军多次反攻,准备进行战略突围,因力量过于悬殊,皆未成功。到康熙二年冬,夔东十三家的基地日益缩小,处境困难。十二月,刘体纯兵败自缢,郝永忠、袁宗弟被俘杀,很多将领降清。康熙三年初,清廷调动大军10万,包围李来亨部于茅麓山。八月五日,粮尽矢绝,眼见大势已去,李来亨将金银财宝分与众将士,令部下分散突围逃命,自己却携全家自焚,大顺军最后一支队伍最终被消灭。
至此,坚持斗争达21年之久的夔东十三家起义军宣告失败,大陆地区的抗清武装被消灭殆尽了。
可是,这抗清的火种还没有完全熄灭,除了夔东十三家,还有一支武装,他们依然故我,至死不降,坚持抗清300年,这就是浙江绍兴一带的“竹林大盗”。
所谓的“竹林大盗”,又称为“竹林人”,其来源可以说是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到宋末元初。这些人是宋末元初,以及明末清初,绍兴长塘一带的农民和大户人家中的爱国少壮子弟结合起来,浴血战斗,抗击入侵异族。
明末清初,在国破家亡之际,“竹林人”又自动组织起来,协助明兵,抵抗南侵的满州人。他们全是长塘镇以及附近丘陵地带的劳动人民,农民占多数,还有猎人、渔民等。当时,这支义勇军有二三百人,其中姓罗的人数不少,因为这一带劳动人民姓罗的很多,据说都是南宋末年从河南迁移到江西,又在明代陆续转移到绍兴鉴湖畔繁衍起来的。明末时期,绍兴府各县,如诸暨、嵊县等多山的地区,民风强悍,处处有劳动人民痛恨异族入侵,为自卫而组织的义勇军游击队。明兵溃败之后,这些游击队大都退入高山密林中隐伏着。如果他们敢在市镇上出现,万一让清兵抓住,只有死路一条,立即“就地立法”。
几百年来,这些历史事实流传在民间,渐渐变成了富有传奇色彩的传说,甚至夹杂了神话色彩。比如关于“罗亿王”的传说,“罗亿王”是农民起义反抗异族入侵的军事指挥官,民间传说中,他被敌人设计虏获,慷慨就义之后,他的部属大部分退入了“里山”。“里山”是长塘居民对丘陵和竹林地带以及西部高山之间的深沟峡谷的称呼。
明末,当地农民起义反抗满州异族入侵战败之后退入“里山”,与“罗亿王”的部属的后代会合,在“里山”开荒种地,传宗接代,他们在茫茫竹海里建立了永久性的基地。他们很少和竹林外边的世界来往。外边的人也很少到“里山”去,由于他们与世隔绝,“竹林大盗”这个诨名就是这样产生的,实际上他们是竹林英豪。绍兴城西南鉴湖西面的丘陵地带,大竹园里,曾有“义民”,就是当时抗清的游击队。
从清初到现在,三百多年以来,勇敢的义勇军和他们的家属,扶老携幼,隐伏在高山密林中,生活非常艰苦。竹林中不能耕种,不生产粮食,野兽出没,遍地蛇蝎。人们不死于饥饿,就死于疾病。“竹林大盗”们有时断粮,没办法,到市镇上“借粮”,往往在夜间,他们明火执仗,打开大地主或官府粮库的门,把粮食分给穷苦百姓,剩下部分他们运到山林中去。当然,这样“借”的粮食是无法归还的。但除此之外,他们从来不劫掠金银财富,从来不糟蹋妇女。他是“大盗”,不是“小盗”!
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初几百人的队伍,后来只剩下几十人,甚至十几人了。可是,他们仍然不肯离开山林,他们心想:有朝一日,还需要他们去和入侵的敌人作战,他们随时准备整队下山与敌人拚命。他们不怕死,就怕死得没有骨气。“竹林大盗”这个名称是入侵的敌人、汉奸给他们加的,人民群众跟着叫“竹林大盗”,实际上对他们心怀敬畏,正如对小说水浒传中的梁山泊的英雄好汉一样。据说,这些“竹林人”的后裔一直坚持到辛亥革命以后,才渐渐走出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