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多受制于文官集团,到底有何缘由呢?

  对明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为什么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通常认为,在清朝之前,明朝是中国古时候封建王朝中中央集权程度最高的朝代,在明朝的封建制度下,皇帝于理论上在全国享有无可厚非的绝对权威。但是纵观明朝历史,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多受制于文官集团,到底有何缘由呢?

image.png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不得不谈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朝初年无论是中央建制还是地方治理原则在相当程度上沿袭了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置丞相,地方推行行省制。这一制度运作不久,朱元璋就察觉中央的丞相和地方的长官权力过大,于是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是废除丞相制度,提高中央六部的地位,此后六部尚书直接由皇帝经手管理,六部各不相属。延续千余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辅之于其他制度上的改革意义深远,就此朱元璋构建了一套以绝对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制度。

image.png

  废除丞相之后,所有的政务负担全落在了皇帝一人身上,可料想皇帝的压力之大,若非极强的自制力和勤勉,万不能将全国事务一一梳理清楚。哪怕是素来勤奋的朱元璋也感到非常吃力,在此背景之下,朱元璋于洪武十五年在借鉴宋朝的制度基础上设置了华盖殿等殿阁大学士,这些大学士多由文人进士担任。最初大学士的主要职责是批阅奏章并针对奏折的问题提出对应的意见,其中意见只作为皇帝的备份参考。眀成祖即位之后,在明太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特批解缙、胡广等七人进入文渊阁,得以参与军机要务,这群人被称为内阁学士,这也就是内阁的由来。

  内阁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就是票拟制度,所谓的票拟制度就是朝中内外的奏章先送到内阁处经由各位阁臣审阅,用黑色的墨水将意见书写在一张小票上,呈递皇上批阅。皇帝审阅之后,一般会用赤色的墨水标注,表示已经阅过。由于奏折的数量非常庞大,皇帝一般很少查看奏折中的内容,除非极为重大的事件,所以阁臣言简意赅的建议往往就是最后的措施。内阁在维护皇权至上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完成帝国实权的承接。

image.png

  另外,内阁成员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文人为主,文人在古时候社会中的地位较高,而且在社会网络中影响力较大,特殊的社会地位,让他们在批阅奏章是往往会考虑到社会宗族方面的事情,而这在文臣中多易达成共识。数名阁臣之中,又会推荐一名政治经验丰富、德高望重者为内阁大学士(内阁首辅)。内阁首辅在明朝的文官集团中地位非常,诸如严嵩、张居正等人,在朝中一呼百应,实际上是掌握着国家最高行政权。特殊的社会地位加之特殊的政治权力,让内阁逐渐成为一支与皇权抗衡的力量,而内阁的成员又多来自社会文人构成的文官集团中的成员,所以,明朝的皇帝多为文官制衡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明朝的皇帝在制度上仍然享有绝对的权威。

本文由程序自动从互联网上获取,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系原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