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下西洋的时候 郑和为什么要带着一群老妇人
今天为什么小编给大家带来明朝郑和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为什么小编一起看一看。郑和七下西洋不带少女,却带了许多老妇人?这是为什么?
古时候,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比较困难:因为路途遥远、自然条件差,而且交通也不发达。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西方有了固定的贸易之路,比如说丝绸之路,就是古代对外贸易的必经之路。
其实除了陆地上的通道,我们还有海上的贸易途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郑和七次下西洋,打通了明朝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不过郑和船队中有一个情况让人很纳闷:随行的船只上都没有少女,反而带了一些老妇人,这是为何呢?
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明朝永乐三年,郑和第一次奉命下西洋;宣德八年是他最后一次出海,但是郑和病逝于海上,令人十分遗憾。七次下西洋,途经太平洋和印度洋,郑和的船队拜访了36个国家。这次下西洋活动也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时间最久的一次海上航行。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呢?因为明成祖朱棣是一个非常有雄才大略的人,在他的治理下明朝经济繁荣,但是海外贸易一直停滞不前。为了发展海外的交通和贸易,将我国的丝绸、纺织品和瓷器等远销海外,并换回珍贵的香料,皇帝决定下西洋和其他的国家互通友好。
郑和下西洋的行为将朱元璋的禁海政策彻底推翻,为大明王朝和海外的各个国家建立了友好的政治体系和贸易经济体系。这也将我国的外交推上了新的高度,同时为中国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原材料以及工艺品。
当然,下西洋的活动也是将大明王朝的强大宣扬出去,让周围的小国家意识到中国的富强。因此船队携带了大量的珍宝和物品,作为出使他国的礼物。随着船队回来的有很多他国使者,他们亲眼见到了明朝的富庶,和我国建立了稳定的贸易往来。
与此同时,据说郑和有一个秘密任务,那就是寻找明朝第二代帝王建文帝朱允炆的踪迹。虽然说这件事情没有实际的证据,但是从种种迹象表明,朱棣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朱允炆的下落。所以说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这也很可能就是一个顺带的任务。
无论郑和下西洋是出于何种目的,至少这7次的航海行动为中国带来了很多实质上的好处,恢复了和海外的贸易,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让中西方文化、技术等有了交流的通道,对彼此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随行的老妪
史料记载,郑和每次下西洋的人有3万多人,船只就有200多只。这么浩大的船队随行人员的分配却让大家很纳闷:郑和每次都会带很多老妇人在船上,却从来都不带任何一个少女上船,这样做是因为什么呢?
其实郑和也是经过多方面考虑才做出这样的决定的。首先在海上航行是比较辛苦的事情,海上随时会遇到不好的天气,风浪比较大,让人难以忍受。而且船只在航行的过程中不断摇晃,这个时候如果船上有一些身体柔弱的女孩子,势必会带来很多麻烦。
女子本就娇弱,很难适应船上生活,万一在船上生病了还要人照顾。到时候不仅不能起作用,还会连累他人,甚至拖慢行程。另外一方面,也是怕她们会引起事端:出海的人比较杂,但是大部分都是血气方刚的青年,自然会有生理需求。
海上生活非常幸苦,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如果船上没有少女的话还好,大家相安无事。如果有的话就会吸引男人的注意,男人之间为了女人总会发生很多故事。要是管得不严,再闹出男女私情更难以收场。
相反的,年纪大一点的老妇人就很好,她们在生活中经历的事情比较多,再艰苦的环境都能忍受,这样不至于会因为身体原因拖慢航海的进度。而且她们做事还比较细心,船上的人有什么事情,她们经验丰富的能帮忙解决。
与此同时,这些老妇人可以照顾船上人的衣食,平时可以给船上的人做些可口的饭菜、洗洗衣服等。心灵手巧的她们还可以给大家缝缝补补,所以说经验丰富的老妇人不仅不会是麻烦,反而有助于大家更好适应海上生活。
在这些老妇人中有一部分是有特殊技能的,会接生的接生婆、会纺织、会刺绣的绣娘等。她们负责将我国先进的医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以及文化等传播出去,让这些国家学习我们的技艺和文化,从而更加崇拜大明朝。
总结:
在中国的古代史上,郑和七次下西洋为我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是一件值得让人称颂的事情。随行的人员分配虽然让一些人不解,但是带了许多老妇人出海,也充分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心思缜密,怪不得能受到重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